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溶液中多氯联苯(PCBs)的光降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16:38
【摘要】: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广泛分布的环境污染物,其理化性质稳定,且抗生物降解,但它可以被紫外光所降解。本文在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有关PCBs光降解的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PCBs在表面活性剂溶液和环糊精溶液中的紫外光降解情况,分析了PCBs的光降解途径和降解动力学,建立了PCBs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本文还采用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溶液对受PCBs污染的天然土壤进行了清洗,并对洗脱液的紫外光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后论文还从量子化学的角度对PCBs的光降解行为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通过PCBs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降解实验发现,PCBs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降解反应与其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反应相比得到了强化,且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和量子产率均略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PCBs初始浓度影响其光降解反应速度,浓度较低时光解反应速度较快,量子产率较高,且光化学反应速率常数(y)与PCBs初始浓度(x)之间存在y=axb的关系。实验还发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解氧分子对光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大,这预示PCB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可能是在单线态下发生C-Cl键断裂而直接导致光解脱氯,对此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实验还建立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中PCBs光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的模拟曲线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 多氯联苯在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溶液中可有效地为紫外光所分解,通过对各个时段光解试样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检测,发现随光解时间的增加其吸收光谱中的κ波段逐渐发生红移。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试样做进一步检测确定光解产物为含氯量较少的多氯联苯,并且反应物与其产物之间存在很好的质量平衡关系。此结果表明在HPCD溶液中从邻位氯原子开始的逐步脱氯反应为所试PCBs的主要光解途径。PCBs在HPCD溶液中的光降解反应为假一级反应,试验测得2,2',4,4'CB和2,4,4'CB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和量子产率分别为:0.00816 s-1和0.0183、0.00911 s-1和0.0124。由于环糊精为天然化合物,环境毒性很低,所以在环境修复中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利用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溶液可以有效地将受污染土壤中的PCBs洗脱出来。当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清洗剂时,SDS浓度为10g/L,清洗液容量(mL)与土壤质量(g)比为20:1时的清洗效果较好。但是以HPCD作为清洗剂时,难以找到最佳的HPCD浓度和清洗液容量,随着HPCD浓度和清洗液容量的升高PCBs的洗脱量增加。采用SDS和HPCD溶液清洗受污染土壤的过程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试验还对SDS、Brij35和HPCD三种洗脱液进行了紫外光降解,其中的PCBs可被有效地降解,且浊度较高、溶液中的颗粒粒径较大时对洗脱液的光解反应速度影响较大,pH值对洗脱液的光解反应速度影响较小。 最后,论文还利用量子化学软件探讨了PCBs分子的双面夹角、生成热、前线轨道能量和总能量与其光降解性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半经验方法(PM6)逐步分析了2,2',4,4'CB的光降解途径,从理论上进一步证明了含邻位氯原子的PCB分子受到紫外光辐照发生降解反应时其邻位氯原子会优先脱除的结论。
【图文】:

分布情况,五氯联苯,三氯联苯,海豹


博士学位论文区,还有从北极的海豹到南极的海鸟蛋以及从美国、日本和瑞典等许多国家的人乳中均检测出了 PCBs。甚至在几千米高的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雪水、江水、土壤、自然植被及动物体内也检测出了 PCBs(ppt 级)[6]。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我国生产PCBs始于 1965 年,1974 年大多数工厂已经停止生产,到 80 年代初国内完全停止生产PCBs。在此期间,我国生产的PCBs总量累计达 10000 吨,其中 1000 吨为五氯联苯,用作油漆添加剂;另外 9000 吨为三氯联苯,用作电力变压器的电介质[7]。此外,还曾从一些发达国家进口过含有PCBs的电力电容器、变压器等。图 1.2所示为PCBs在我国的应用分布情况。

富集过程,食物链


0.0010.010.1CB污染水平P松花江通惠河胶州湾淮河扬子江太湖闽江口九龙江口珠江口大亚湾东湖,武汉南迦巴瓦峰,西藏图 1.4 受污染流域水体中 PCBs 的含量1.3 PCBs的危害由于PCBs具有亲脂憎水性及不易降解性,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过程在生物体内聚集。当PCBs被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逐级放大,如图 1.5所示。鱼类、猛禽、哺乳动物以及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吸收PCBs的量较大,因此对其生理健康的影响也较大,甚至导致中毒。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斌;刘贵荣;孙晓菲;;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多氯联苯洗脱影响研究进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4期

2 蒋慧;赵力;;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产品中的多氯联苯[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3 李玉美;班睿;;贵阳市花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4 郑怀东;刘学光;关丽;唐治宇;;气相色谱法测定河蟹中多氯联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食品科学;2011年16期

5 曹磊;韩彬;郑立;杨东方;王小如;孙丕喜;;桑沟湾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2011年04期

6 施跃锦;蔡美强;金米聪;;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顶空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多氯联苯[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年06期

7 方浩;吕颂辉;马方方;滕德强;;多氯联苯对2种微藻的急性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8 宋杨;吴南翔;韩见龙;沈海涛;谭玉凤;丁刚强;项菊香;陶核;金顺亮;;某电子垃圾拆解地鲫鱼和鸡蛋中二VA英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状况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4期

9 王佳琪;余美维;薛松;;多氯联苯在底泥中的释放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7期

10 孙向辉;滕应;骆永明;涂晨;李振高;;多氯联苯在紫花苜蓿体内的积累、分布及形态[J];土壤;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凤菊;吴霞;;纳米银-多氯联苯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尹文华;吴丞往;方力;张安平;;纤维素和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分离多氯联苯[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开;李通化;唐凯临;;Kernel PLS用于多氯联苯气相色谱保留行为的预测[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傅建捷;王亚椺;江桂斌;;台州湾海产品中PCBs与PBDEs现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段宇;;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多氯联苯对衰老及2型糖尿病促形成作用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庄惠生;陈寒玉;;环境优先污染物多氯联苯的实时荧光免疫PCR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志英;张东霞;余瑾雯;薛林科;杜新贞;;苯基官能化的MSU作为SPME新型涂层吸附水样中的多氯联苯[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俞苏霞;柴剑荣;蒋世熙;张幸;;人乳中多氯联苯的测定[A];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建院55周年院庆论文专辑[C];2005年

9 吴明媛;;多氯联苯的性质、危害及在环境中的迁移[A];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C];2006年

10 赵高峰;徐盈;;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在废旧变压器拆卸场的释放及生物转移[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南;浙江正在清除多氯联苯[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敖娟;警惕电暖气中的多氯联苯危害[N];中国建材报;2005年

3 ;日本拟取消《化学物质控制法》公告[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4 姚文;浙江示范处置多氯联苯[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实习记者 陈治国;我国首个POPs公约履约示范项目启动[N];中国电力报;2006年

6 苏燕;多氯联苯影响大脑发育[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记者 苟慧智;电力行业全力清剿多氯联苯[N];中国电力报;2005年

8 沈阳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总工程师 刘振山;警惕多氯联苯给人体带来的危害[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多氯联苯借鱼和肉“伤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陈荣圻;国内染料生产及印染企业常见生态问题分析(六)[N];中国纺织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政华;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溶液中多氯联苯(PCBs)的光降解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马保华;Aroclor 1254对小鼠生殖毒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杨奇;Aroclor 1254对3种成纤维细胞的毒性及绵羊ES细胞的分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史永富;多氯联苯在生物体内羟基化代谢研究及其代谢产物毒理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青;多氯联苯(PCBs)气相色谱多柱互补分离与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李春雷;广州市及附近地区大气中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时空分布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7 张志;中国大气和土壤中多氯联苯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志;中国大气和土壤中多氯联苯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来国;广州市大气环境中多溴联苯醚(PBDEs)和多氯联苯(PCBs)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高军;长江三角洲典型污染农田土壤多氯联苯分布、微生物效应和生物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欣华;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PCBs的光降解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许华;鱼油中痕量多氯联苯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3 耿存珍;青岛地区土壤和大气颗粒物中含氯有机物污染物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方X;海洋微藻对多氯联苯的吸附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陈颖;城市河流重金属与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王冬;多氯联苯(PCBs)的环境生态毒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周海燕;北京城区大气中有机卤素污染物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刘宏;羟丙基-β-环糊精对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洗脱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李静;Ni/Fe及纳米Ni/Fe对多氯联苯的催化脱氯[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10 范丽丽;松花江流域底泥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8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28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