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破源有效利用与曝气模式调控的氧化沟强化脱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00:03
【摘要】:氧化沟是一种常见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传统氧化沟采用表面曝气设备,具有点式曝气的特征,脱氮效率在工艺运行过程中易受溶解氧不足或过量以及供氧分区调控困难的影响;而氧化沟等速运行的方式,又存在着系统能耗高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氧化沟工艺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氧化沟工艺曝气模式及碳源利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实现氧化沟工艺强化脱氮与节能降耗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本课题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部分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氧化沟工艺碳源利用与运行调控强化脱氮理论与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颗粒态碳源转化与释放特性研究,分析曝气模式对氧化沟工艺脱氮性能影响和机制,评价开孔方案对氧化沟流态调节作用与节能效应,并将研发理论与技术成果应用于三项实际污水处理工程,验证了理论与技术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组分进行解析,指出了城市污水具有颗粒态碳源含量高、碳源种类差、生物降解速率低等特点,从而导致初沉池中碳源流失严重,系统中碳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扩大传统初沉池污泥斗容积延长污泥在初沉池底部的停留时间、增设污泥回流系统与淘洗单元等措施构建活性初沉池中试系统,分析污泥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淘洗强度对系统碳源转化与释放的影响,开展颗粒态碳源转化与释放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初沉池系统有利于Paludibacter、Macellibacteroides、Ruminococcaceae等水解发酵细菌的繁殖与富集,可实现污泥中颗粒态碳源向溶解性碳源的高效转化,淘洗单元通过破碎污泥粒径、促进发酵产物释放等途径强化颗粒态碳源转化。活性初沉池系统最佳运行工况为污泥停留时间5d、污泥回流比10%、淘洗强度152s-1,系统出水溶解性COD(SCOD)与VFAs可分别提高57mg/L和22mg/L,显著改善污水中碳源种类,提高城市污水中快速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从而促进生物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2)针对传统氧化沟点式曝气模式供氧缺陷以及脱氮效率低的问题,对比分析了点式曝气模式与连续曝气模式对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曝气面积与曝气量的条件下,两种曝气模式均具有较好的硝化效果,氨氮去除率达到98%以上。然而,两种曝气模式下系统出水TN浓度分别为5.3mg/L和11.1mg/L,连续曝气模式对TN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点式曝气模式。对两种曝气模式脱氮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哪种模式,氧化沟曝气区末端均存在一段较长的好氧延伸区,从而影响氧化沟好氧-缺氧分区比例。相比较而言,同样的曝气量与曝气区域,连续曝气模式使得好氧区域集中,在氧化沟内提供了更大的缺氧区体积,提高了系统脱氮效果。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曝气模式影响了系统微生物种群结构,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曝气模式下微生物种群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连续曝气模式相对集中的缺氧区域有利于反硝化细菌的富集,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达到1.55%,明显高于点式曝气模式下系统中反硝化细菌含量(1.12%),从而强化了系统反硝化脱氮性能。(3)通过在微孔曝气氧化沟缺氧区廊道弯道处开设孔洞、设置设挡水墙与导流板等措施,提出了开孔变速氧化沟流态调节理论与技术。采用CFD模拟与现场流态测定的方法对开孔变速氧化沟流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者流速分布吻合较好,开孔方案可实现较好的变速运行效果。在氧化沟流速为0.15m/s时,其开孔廊道流速可提高至0.25m/s。开孔变速方案通过提高氧化沟缺氧区廊道流速,减少氧化沟系统推进器功率,实现推进器节能21.6%。(4)研发的活性初沉池碳源转化与释放技术、氧化沟连续曝气与开孔变速流态调节技术成功应用于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初沉池、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Carrousel氧化沟及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工艺,有效解决了污水厂进水碳源不足、氧化沟系统溶解氧与分区调控困难、运行能耗高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三座污水处理厂应用研发的技术后,生物系统运行稳定,脱氮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氧化沟系统运行能耗大幅降低。
【图文】:

氧化沟,交替运行


D型交替运行氧化沟

交替运行,氧化沟,合建式氧化沟,氧化沟工艺


图 1.5 T 型交替运行氧化沟氧化沟工艺沟(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又称合建式氧化沟,沟。广义地说,,就是不单独设二沉池及污泥回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昌梓;程飞;陈雪梅;;氧化沟的优缺点及发展应用型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2 张爱华;一体化氧化沟技术应用实例[J];环境保护;2000年06期

3 邓荣森,李伟民,王涛,潘江浚;从运行方式看氧化沟技术的发展[J];给水排水;2000年03期

4 徐传海,黄海林;牛口峪奥伯尔氧化沟运行分析[J];石化技术;2000年04期

5 张宗才,张新申,张铭让;氧化沟水力学分析及流场计算[J];中国皮革;2004年11期

6 苗洪波,梁玉祥,易美桂,付兵;几种氧化沟工艺的比较分析[J];四川化工;2004年06期

7 石超,康建雄,熊向阳;氧化沟工艺处理火车站废水的运行与调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3期

8 倪春雨;高富丽;杨云龙;;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1期

9 邓荣森;张新颖;王涛;肖海文;;氧化沟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估[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16期

10 杨星宇;孟凡丽;;新一代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镇污水技术研究[J];环保科技;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汉;李心君;;污水处理氧化沟设计评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排水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陈立;;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A];第四届全国给水排水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吴昊;杨传文;;谈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赵传周;李帅军;;浅谈氧化沟工艺特点与动力控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5 陈立;张悦;;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颜秀勤;;浅析奥贝尔氧化沟溶解氧的分布与能耗的节省[A];第四届全国给水排水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区岳州;;微曝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研究[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八期)[C];2002年

8 张晓琳;;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静洁;孙力平;袁忠伟;王少坡;;改进型氧化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与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贤彬;张浦平;;中小城市(城镇)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生产实践[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 俊 通讯员 杨晓宝;国祯环保建国内最大 氧化沟工艺成套设备生产基地[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钟国明 特约记者 何青松;引进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污水3.5万吨[N];四川科技报;2010年

3 通讯员 赵武强;铜梁生物技术处理城市污水[N];人民长江报;2007年

4 罗开林邋段舰;新型氧化沟工艺去除氮磷有招数[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刘群 张宇 赵娜;微曝氧化沟工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李杰;新型氧化沟工艺专除氮磷[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群 特约记者 张宇 赵娜;氧化沟工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N];中国化工报;2005年

8 记者 黄亮斌;氧化沟+微滤膜污水净化节省投资1/3[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记者 田远进 通讯员 宁桂忠;我市一水专项技术课题通过国家立项论证[N];桂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彭芳 实习生 吴敏莲;城市污水如何“脱胎换骨”[N];北海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先宝;基于破源有效利用与曝气模式调控的氧化沟强化脱氮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亚红;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夏岚;卡鲁塞尔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许丹宇;卡鲁塞尔氧化沟液固两相湍流与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王淦;氧化沟污水厂关键设备及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6 杨跃;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杨晓;基于节能减排的改良型氧化沟流场优化与污泥制备建材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艳臣;Carrousel氧化沟单沟脱氮优化条件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高守有;Orbal氧化沟强化生物脱氮的中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柏林;A/A/O氧化沟工艺强化脱氮调控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应奇;深沟转刷型一体化氧化沟水力特性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石雯琴;城镇污水处理厂A/0工艺与三槽式氧化沟工艺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张磊;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运行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赵晓龙;小城镇污水厂氧化沟升级改造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贺玉萍;复合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除磷途径探讨[D];重庆大学;2015年

6 任艳龙;复合式氧化沟—菌藻共生系统脱氮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鲍军;氧化沟及水解酸化池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8 崔莹;氧化沟式污水处理工艺中汞的迁移转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况力;一体化奥贝尔氧化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孙伟民;一体化氧化沟的生产性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9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29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