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地下水中四氯乙烯迁移归宿与修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4:11
【摘要】: 受氯代烃类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环境修复,是环境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了解四氯乙烯(PCE)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和转化如对流、弥散、吸附、生物化学降解等环境行为,是研究地下水污染控制的前提,对掌握有机物污染机理及确定控制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室内批量试验、砂柱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在实验室试验研究PCE在地下水环境中的各种行为特点。 等温非平衡吸附研究显示:PCE在砂质含水层介质(孔径9 nm左右)中的吸附特性与有机碳含量(f_(oc))有关。(1)f_(oc)为0.080~0.090%的固相介质对PCE的等温吸附能在2小时内达到吸附体系的表观平衡状态;影响吸附过程快慢及表观平衡时的单位介质吸附量的主要因素是孔内充填及毛细凝结作用。(2)f_(oc)在0.220~0.540%的砂质介质,影响其吸附过程及单位介质吸附量的主要因素是固相有机质的吸收作用。 等温平衡吸附研究显示:(1)PCE在f_(oc)为0.080~0.090%的固相介质上的等温平衡吸附特性用由线性吸附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组合并经修正后的双模式模型描述的效果最好。(2)f_(oc)为0.220~0.540%的砂质介质对PCE的等温平衡吸附特性用线性模型描述的效果最好。(3)本文定义的与修正的双模式等温吸附模型相对应的阻滞因子(R)表达式,可用于量化描述PCE在此类含水层介质中因吸附作用而滞迟的迁移过程,在特定的溶质迁移环境下,R的大小与溶质液相浓度直接相关。 采用零价金属铁、锌或厌氧微生物单独作用、零价铁和厌氧微生物联合作用(FeMB)、零价锌和厌氧微生物联合作用等技术降解去除污染物PCE,研究表明:(1)在25天的运行时间内,FeMB技术对PCE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9.9%;约有44%的PCE被降解为乙烯、乙炔、乙烷等无氯碳氢化合物。与其它几种技术相比,FeMB技术不仅对PCE的去除率最高,而且对PCE的降解脱氯程度也最高。(2)PCE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衰减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3)在FeMB降解体系中,PCE的主要降解路径为PCE先后经历氢取代反应脱去一个氯原子转化成三氯乙烯(TCE)和二氯乙烯(1,1-DCE),1,1-DCE再经历α-还原脱氯反应转化为乙烯,再经氢气加成反应转化为乙烷。这个路径不同于铁或微生物单独作用的反应体系,表明铁和微生物联合作用不仅能影响零价金属铁与PCE及其降解产物的反应速率,还能改变脱氯过程的反应路径。(4)根据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的结果显示,FeMB技术将反应体系中的PCE全部转化为无氯碳氢化合物所需的时间为150天,是所有降解反应体系中耗时最短的。研究结果表明FeMB技术是一项有巨大潜在意义的环境修复技术。 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建立的PCE在地下水中的物理性迁移模型、物理化学性迁移转化模型能很好的描述溶质PCE在模拟砂柱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该模型是在经典对流弥散方程的基础上耦合了修正的双模式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反应动力学的溶质衰减模型而成,可用作PCE在地下水中的行为规律和最终归宿的预测分析。
【图文】:

污染羽,状物,地下水,过程


[15]。图1-1 地下水中污染羽状物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源自Schirmer和Butler,2004年)Figure 1-1 Development of contaminant plumes in groundwater over time (source from Schirmerand Butler, 2004)

示意图,四氯乙烯,脱氯反应,链式


正如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介质对污染物的吸附常是非线性的,,则阻滞因子和相应的迁移模型则复杂些[17,32]。Chang 等人提出非线性的 Freundlich、Langmuir模型的阻滞因子 R 的表达式,并成功地用在迁移模型中预测金属铜和镉的穿透曲线[37]。尽管不少研究表明某些介质对 PCE 的吸附等温线是非线性的,但是将非线性阻滞因子引入 ADE 模型,描述 PCE 或其他有机污染物在该类介质中的迁移的研究报告还相对很少。1.3.2 四氯乙烯在含水层中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影响 PCE 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规律及最终归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 PCE 的生物化学衰减过程。已有研究表明[38,39,40],PCE 分子上的四个氯原子在适当条件下可被依次除去,最终将 PCE 转化为无氯的碳氢化合物,这一链式反应可用示意图(见图 1-2)表示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52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瑞利;张施阳;李辉;林匡飞;吕树光;;上海浦东浅层地下水环境三氯乙烷自然衰减规律及过程模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2 何龙;邱兆富;吕树光;逯志昌;王治立;隋倩;林匡飞;刘勇弟;;三氯乙烯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2012年11期

3 张凤君;王斯佳;马慧;吕聪;王禹博;;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及修复技术[J];科技导报;2012年18期

4 贺亮;王乐力;李亚军;刘小波;;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J];地下水;2012年03期

5 韦尚正;席北斗;张化永;姜永海;于会彬;赵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席北斗;韦尚正;姜永海;于会彬;赵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研究进展[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飞;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苯系物和重金属吸附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许增光;地下水有机物和重金属迁移与污染修复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邱立萍;硝基苯在河流—地下水系统中的行为特征与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桐桐;污泥堆肥用于沙荒地土壤改良效能与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刘国;四川省典型矿山地下水污染因子识别与修复技术筛选[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葛毅捷;介孔氧化铝负载镍—铁氧化物对三氯乙烯的催化脱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4 安蕾;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朱瑞利;上海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三氯乙烷的自然衰减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杨贵芳;南京东郊轿子山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7 贾慧;非饱和区石油污染的自然衰减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8 林四发;脂溶性高锰酸钾包覆颗粒的制备及去除TCE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0年

9 韦尚正;硝基苯类化合物在土壤和砂质上的竞争吸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631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31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