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现场试验的循环式垃圾准好氧填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13:16
【摘要】: 准好氧填埋技术因具有填埋结构简单、垃圾降解速度快等优势而成为目前垃圾处理处置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仍以基于室内试验的理论分析为主,为了探索准好氧填埋技术的工程适应性和对准好氧填埋技术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了三个规模为10m×10m×5m的不同回灌方式和前期不同覆盖方式的垃圾循环式准好氧填埋单元的现场试验。探讨了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在不同时期的降解规律;氧气在准好氧填埋场的传质和消耗规律以及填埋气体的排放规律。同时对填埋场污染物运移的平衡流与优先流进行数值模拟,确定影响污染物运移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准好氧填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相关的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 通过对试验单元渗滤液水质的监测,结果表明:三个单元的COD在分别经过742、704、697天后,从最初的26172 mg/L、72435 mg/L和65324 mg/L降低到1566mg/L、1443mg/L和2013mg/L,去除率分别为94.0%、98.0%和96.9%。BOD_5分别从21012mg/L、42800mg/L和33900mg/L降低到130mg/L、120mg/L和140mg/L,去除率为99.4%、99.7%和99.6%。可以看出准好氧填埋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受到渗滤液收集管直径较小的限制,渗滤液氨氮的降解受到一定的影响,降解效果不够理想。分别利用Excel和Lingo软件对渗滤液COD降解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结果显示采用Lingo拟合的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其预测值也更为准确。 在考虑弥散、对流、吸附和降解作用下,首次利用FlexPDE软件对填埋场污染物的平衡流和优先流运移模型进行模拟。研究表明:在平衡流条件下,当扩散系数和渗流速度增大时,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趋势很明显。当扩散系数为0.5m~2/d和0.05m~2/d时,扩散系数较小方向上的运移可以忽略不计,渗流速度降低到0.02m/d后,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污染物衰减系数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较大,衰减系数越大,污染物浓度降低得越快,而当污染物衰减系数减小到0.0008/d后,污染物浓度变化受衰减系数的影响大大减小。通过优先流模拟发现,在流动区域,由于污染物随着流体快速运移,其浓度也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对于不流动区域,由于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只受到降解以及动力学传质的影响,所以其浓度变化缓慢;流动区域的含水率越大,不流动区域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越快;传质系数越大,不流动区域污染物浓度降低越快,相对而言流动区域的浓度有所增大。在优先流发生时,渗流速度和扩散系数明显增大,当扩散系数为5m~2/d,渗流速度为2m/d时,到了第50天,流动区域污染物浓度的最大值与扩散系数为0.5m~2/d,渗流速度为0.2m/d相比较,降低了96.7%。说明优先流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大。 对准好氧填埋场氧气的传质和消耗规律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Surfer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气在垃圾层的传递方式主要以扩散传递为主;通过覆盖层进入垃圾层中的氧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效应,从上到下浓度依次减小。在渗滤液收集管氧气供给的影响下,导气管周围的氧气浓度有所增加。三个试验单元上、中、下层氧气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8%、2.1%、0.6%;13.6%、2.3%、0.3%;13.8%、2.4%、0.4%。利用氧气浓度的大小将填埋场的不同垃圾降解区域进行划分,好氧、兼氧和厌氧区的氧气浓度分别为大于2.4%、大于0而小于等于2.4%和等于0。 利用静态箱法对准好氧填埋场填埋气体排放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导气管较近的区域,在垃圾好氧降解的条件下,CH_4的排放通量绝大部分接近于零,即处于完全被氧化的状态。随着离导气管距离的增加,CH_4排放量逐渐增大,但是受到填埋场垃圾层厚度等的影响,不同的区域的CH_4和CO_2排放量有所不同,填埋垃圾层较厚的区域,气体的产量增大,排放量也较大。在填埋边坡地带,CH_4排放量较低,CO_2排放量较大,在覆盖层较薄区域,大气渗透到垃圾层的深度增加,使垃圾好氧降解区域增大,CO_2排放量增大。整个试验中的CH_4排放量远远低于CO_2排放量,两者的通量比值除了第二单元在4月为47外,其余时段都在688以上,最大比值达到204940,说明在准好氧填埋条件下,CH_4排放量大大减小。
【图文】:

剖面图,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相对浓度


vx一称时:取R一L613,几一o.smZ/d,几一o.smZ/d,vx一0.2而d,帐一0·Zm/d,凡一o·008/d。当时间分别为l、2、5、10、25、50、 100天时的污染物运移变化规律见图3一l一3一7所示。各图中的x和y坐标表示填埋场的长度,单位为米,,右图为坐标为x一0zn,厂sm到x二10m,y=sm的剖面图(下同),从图3一1一3一7看出,在第1天时,污染物的相对浓度(C/CO)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大部分区域的值为1.0;第2天时的污染物相对浓度最大值为9.9

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扩散系数,相对浓度


(2)不同扩散系数的比较:在上述参数的基础上,当扩散系数Dx一 5mZ/d和 0.05mZ/d,其余参数不变,时间为10天时的污染物相对浓度变化趋势见图3一8和3一9。从图3一8看出,当扩散系数几一 5mZ/d,几一 0.5mZ/d,在第10天时,污染物相对浓度的最大值为0.051,是扩散系数为从一 0.5mZ/d,几一 0.5mZ/d第10天最大值的6.5%,说明当一个方向的扩散系数增大时,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趋势很明显;与此同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703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智勇;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规律及运行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尹朝阳;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气规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陈清华;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孙益彬;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气体注入、产生及运移的拟稳态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6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36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