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屠宰加工废水生物脱氮工艺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11:57
【摘要】:NH_3-N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要问题,而屠宰加工废水是NH_3-N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针对屠宰加工废水生物处理中脱氮存在的困难及尚无人开展专题研究的现实,作者开展了现有屠宰加工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现场调查分析,进行了ABR厌氧氨化、SBR脱氮(硝化及反硝化)现场模拟试验及硝化菌鉴定、生物脱氮过程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系统深入研究,并进行了研究成果的应用验证。 现场调查分析表明,屠宰废水是一类富含有机氮(尿素、尿酸、蛋白质等)的有机废水,其NH_3-N浓度在整个生物处理工艺过程中存在一定变化规律,特别在厌氧之后,NH)3-N浓度将大幅增加(净增加70%—150%),显然多数以进口NH_3-N指标进行硝化及反硝化的设计是错误的,且是导致NH_3-N难以达标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屠宰加工废水最佳的脱氮工艺条件为指导。 厌氧氨化的试验结果表明,屠宰加工废水ABR氨化反应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8小时,HRT越长,NH_3-N净增率越高,厌氧氮化后NH_3-N的峰值出现在6—8小时之间,且原水NH_3-N越高,峰值越高,出现时间越晚。试验结果表明氨化完成后,NH_3-N净增加率在90%—196%之间。屠宰废水厌氧氨化后期存在明显厌氧氨氧化现象,造成NH_3-N减少8%—14%。氨化在厌氧条件下可以发生,在好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厌氧氨化时间较长,氨化彻底,NH_3-N峰值高(净增率可达196%),而好氧氨化时间短,峰值低(净增率仅33%)。对含有机氮的废水,其最佳氨化途径为厌氧氨化。厌氧氨化过程中NO_3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而NO_2则始终未检出。 SBR硝化反硝化试验研究表明,在脱氮去碳目标下,屠宰加工废水SBR的最佳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8h)→厌氧搅拌(1h,并添加碳源)→后曝气(0.5h)→沉淀(1h)→排水(闲置)。其最佳DO=2mg/l,最佳污泥浓度MLSS=3500mR/l。最佳碳源为甲醇或原水。硝化过程中NO_2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而NO_3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逐渐升高,致反硝化开始达峰值,反硝化开始时,NO_3逐渐降低,但一定时间或NO_3~-15mg/L后,其降低速率极低。污水排放标准中仅以NH_3-N为指标是不够的,而应以总氮或凯氏氮为宜。SBR硝化过程存在明显的好氧反硝
【图文】:

工艺模拟,水质指标


第14页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取样,测定各水质指标。各项水质指标及测定方法见表2一3。图2一6所示为SBR工艺模拟试验现场。图2一3SBR模拟试验装置图2一4SBR工艺模拟试验现场4.试验用水取自绵阳双汇污水站水解酸化出水5.试验主要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便携式pH计转子流量计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蠕动计量泵6.试验分析项目及方法同上述氨化试验2.2.3石肖化菌种分离、鉴定试验1.目的开展硝化菌微生物学研究,分离、培养找出参与屠宰加工废水脱氮反应的微

柱形图,COD去除率,外加碳源,原废水


方式(在厌氧搅拌开始之初),分别以甲醇、乙醇、葡萄糖、原废水作外加碳源,,添加量都为CODcrZoom岁L,其最终出水CODc「和氨氮如表4一9所示。用柱形图可表示为图4一14。一U八U一11

本文编号:2654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54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