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7:56
【摘要】: 综述了我国及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的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引入Thomas公众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并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构建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管理模型。基于改进的Thomas公众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将我国现阶段的规划与建设项目根据决策质量和决策的公众可接受性划分为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分散式的公众协商决策、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决策以及公共决策;基于所建的公众参与有效管理模型,对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公众参与主体、参与领域、参与途径以及参与效果进行讨论,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一种理论范式,并使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效果得到保证。
【图文】:
表 6-1 各决策模式下公众参与主体及公众可接受度决策模式 公众参与主体 可接受度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情形 1:单一层次的受建设项目直接影响的人们;情形 2:环境影响评价中各层次的参与公众。认可分散式的公众协商决策 各层次的参与公众5满意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决策单一层次的受建设项目直接影响的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认可公众决策 各层次的参与公众 支持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活动大多数是在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进行,且《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公众参与时间为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这无疑会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王志刚等,,2000)。而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大多仅介入一次,一般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平行进行,仅在此时,公众才会获悉项目概况、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等信息,介入时机过于单一,介入时间明显滞后,不利于及早使公众获取信息,研究对策,也不利于对反馈的信息整理、研究和采纳。本研究分别对“公众应当参与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哪些阶段”(B3题)和“对于“问卷部分”第 B3 题中的①~⑧选项,请将其按照公众参与必要性的角度按“必须要”、“如果可以最好要”、“不需要”进行分类”(B9 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别如图 6-3、表 6-2 和图 6-4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820.3
本文编号:2663724
【图文】:
表 6-1 各决策模式下公众参与主体及公众可接受度决策模式 公众参与主体 可接受度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情形 1:单一层次的受建设项目直接影响的人们;情形 2:环境影响评价中各层次的参与公众。认可分散式的公众协商决策 各层次的参与公众5满意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决策单一层次的受建设项目直接影响的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认可公众决策 各层次的参与公众 支持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活动大多数是在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进行,且《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公众参与时间为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这无疑会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王志刚等,,2000)。而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大多仅介入一次,一般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平行进行,仅在此时,公众才会获悉项目概况、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等信息,介入时机过于单一,介入时间明显滞后,不利于及早使公众获取信息,研究对策,也不利于对反馈的信息整理、研究和采纳。本研究分别对“公众应当参与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哪些阶段”(B3题)和“对于“问卷部分”第 B3 题中的①~⑧选项,请将其按照公众参与必要性的角度按“必须要”、“如果可以最好要”、“不需要”进行分类”(B9 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别如图 6-3、表 6-2 和图 6-4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820.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阳阳;六安市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龙惠;福建高星级酒店员工服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孙晓琳;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我国核电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3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6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