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和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21:21
【摘要】:三嗪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重要的工业和家庭用品原料及医药合成的中间体,衍生物众多。其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是两种常见的具有基本杂氮环结构的三嗪类化合物,二者能够作为涂料、黏合剂、树脂、阻燃剂等商业化工品的原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纺织、橡胶、塑料、造纸等工业生产和农业、医药等行业。由于含氮量高(66.7%),三聚氰胺作为添加剂被非法加入食品(宠物食品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导致了猫狗以及婴儿的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三聚氰酸不仅可以作为药物原料用于卤三羟嗪的生产,还被广泛的添加到露天游泳池、娱乐水域及景观水体中,以固定氯化消毒剂,减缓其分解速率。因此,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大量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大多数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是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能够通过聚合、沉降、生物吸附、降解以及其他方式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而污染物的存在可能会对污水处理过程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水体中有痕量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存在,但有关二者对污水、污泥的理化性质、对污水生物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以及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影响的相关报道涉及极少。本文通过两种三嗪类化合物在污水生物处理和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和质量平衡、污水中营养物的去除效率、污泥厌氧消化酸潜能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几个方面全面的研究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和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过程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本文首先研究了三聚氰胺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的行为和长期影响。在污水脱氮除磷系统中,三聚氰胺的生物可降解性较低,主要通过污泥的吸附作用得以去除。微量三聚氰胺(≤0.10 mg·L~(-1))的存在对系统带来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高浓度的三聚氰胺(1.00和5.00 mg·L~(-1))使污泥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细胞表面轮廓模糊不清;当三聚氰胺浓度分别为0、1.00和5.00 mg·L~(-1)时,系统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由94.15%降低到79.47%和68.04%,出水中磷的含量分别由0.11 mg·L~(-1)增加到1.45和2.06 mg·L~(-1)。三聚氰胺的存在改变了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了聚磷菌、硝酸盐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抑制了相关功能酶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和聚磷酸外切酶的活性,导致了系统中硝化反应不完全、释磷和反硝化过程受到抑制。同时,高浓度的三聚氰胺促进了糖原分解和糖原再生的代谢能力,增加了聚糖菌(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s,GAOs)在微生物种群中的优势性,对(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的生长生存造成了威胁。三聚氰胺的存在抑制了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过程,尤其是可溶性蛋白质的水解过程,降低了污泥厌氧消化的产酸潜能,其抑制能力随三聚氰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发现,分别含有0.10、1.00和5.00 mg·g-VSS~(-1)三聚氰胺的污泥系统的产酸量与空白对照组的产酸量(366.14 mg-COD·g-VSS~(-1))相比,分别减少了4.69、15.68和22.03%。三聚氰胺的存在导致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发生了变化,降低了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此外,在厌氧消化产酸过程中,三聚氰胺主要通过污泥吸附的方式从消化液中去除,微量的三聚氰胺(0.10、1.00 mg·g-VSS~(-1))能够被有效去除,被吸附的三聚氰胺主要存在于LB-EPS中。而初始三聚氰胺含量为5.00 mg·L~(-1)时,在系统消化产酸第12d后,发酵液中仍有大量的三聚氰胺残留,并且在恒定pH=10.0条件下,会产生三聚氰胺的脱附现象。随后,本课题研究了三聚氰酸(0、0.01、0.10和1.00 mg·L~(-1))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聚氰酸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能够通过三聚氰酸-缩二脲-尿素-氨的途径被活性污泥中的相关功能微生物(Acidovorax和Pseudomonas)降解,但高浓度的三聚氰酸浓度较高(1.00 mg·L~(-1))时,生物降解不完全,出水中仍有残留。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三聚氰酸的存在能够提高细胞内聚物和糖原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能力,为污水中磷的去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三聚氰酸对硝酸盐氧化菌有抑制作用,导致系统中总氮的去除效率较低。当三聚氰酸浓度由0 mg·L~(-1)增加到1.00 mg·L~(-1)时,总氮的去除率由97.23%下降到74.72%。此外,三聚氰酸的存在改变了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聚磷微生物,如拟杆菌、绿弯菌等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增加,而硝化螺旋菌的相对丰度减小。最后,本论文研究了三聚氰酸对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资源化过程的影响。恒定pH=10.0条件下,三聚氰酸水平为0、0.01、0.10、1.00 mg·g-VSS~(-1)的系统中的产酸量分别为380.36、392.08、408.29和377.60 mg-COD·g-VSS~(-1)。微量的三聚氰酸(0.01、0.10 mg·g-VSS~(-1))有利于系统中的污泥水解和产酸过程,尤其是糖类的水解,增加了乙酸的生成比例;而当三聚氰酸增加到1.00 mg·g-VSS~(-1)时,对系统的产酸过程没有促进作用,而对多糖的水解产生抑制。这是由于1.00 mg·g-VSS~(-1)三聚氰酸的存在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减少了功能性微生物的数量。在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过程中,低浓度的三聚氰酸(0.01、0.10mg·g-VSS~(-1))能够被系统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高浓度三聚氰酸(1.00 mg·g-VSS~(-1))在系统运行第12 d时的降解效率为52.04%。在初始pH=10.0的条件下,1.00 mg·g-VSS~(-1)三聚氰酸能够促进系统的发酵产酸过程,增加乙酸和丙酸生成比例。三聚氰酸对溶解性多糖和溶解性蛋白质的溶出、葡萄糖和L-丙氨酸消化产酸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污泥生物厌氧消化产酸过程中,三聚氰酸降解产生的氨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初始pH=10.0条件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碱度的缺失,使系统更有利于厌氧消化过程的进行。本研究通过对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两种物质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和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过程中的行为和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两种污染物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和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系统处理效率的潜在影响,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为水资源管理和用水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图文】:

分子结构图,三嗪,分子结构,除草剂


子能够通过与-OH、-NH2、-NHR 等多种官几十年来,,从小分子化合物到超分子化合物生物被合成。三嗪类衍生物可以作为除草剂菌灵)、抗癌药(六甲蜜胺)、酶抑制剂(肌光增白剂、阻燃剂(三聚氰胺衍生物)等(医药、纺织、橡胶等行业。例如,阿特拉津剂,于 1952 年合成,由于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公司(瑞士)开发并大量生产,并于 20 世的除草剂。迄今为止,三嗪类的农田除草剂津(Simazine)、西草净(Simetryn)、扑草莠灭净(Ametryn)等。由于三嗪类除草剂全球许多地区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视。经研究发现,三嗪类除草剂能够影响内影响精子活性、损伤动物肝脏、肾脏和睾丸因此多种均三嗪类除草剂均已被欧盟、日本

三聚氰胺


博士学1.1.2 三聚氰胺性质三聚氰胺是一种常见的三嗪类含氮杂环图 1.2 所示),由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次合成。IUPAC 命名为“1,3,5-三嗪-2,4,6-三高达 66.7 %。三聚氰胺是白色无味的单斜晶(0.33 g,20 ℃),能溶于甲醇、甲醛、乙酸三聚氰胺属于弱碱性物质,通常情况下性质物[2]。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奥提;污水生物处理工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01期

2 胡锋平;王全金;兰蔚;陈鹏;陈红岩;;污水生物处理实验室建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3 文伟河;;我国开发出二元复合结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装备[J];生物加工过程;2009年04期

4 郑雪梅;化工污水生物处理途径探讨[J];氯碱工业;2000年06期

5 高俊发,乔华;污水生物处理活化剂的研制与开发[J];陕西环境;2000年03期

6 陈文忠;几种屠宰场污水生物处理方法[J];福建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7 陈韬,彭永臻,王淑莹,曾薇;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刘红,何韵华,欧阳威,张山立;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8期

9 崔有为,张国辉,计立平,王淑莹,彭永臻;海水冲厕污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3年12期

10 王之晖,王淑莹,彭永臻,李勇智;智能控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晶;;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自控系统方案选择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史骏;李军;;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设置及工艺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李志东;张洪林;;影响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环境因素[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4 郑正;袁守军;张继彪;;γ-射线辐照预处理加速污泥厌氧消化[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谢文玉;陈建军;钟理;钟华文;廖艳;李德豪;;炼油碱性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6 陈波水;张楠;孙霞;;脂肪酰基氨基酸促进润滑油生物降解的作用及机制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7 严超;;化学品的降解性及其预测方法[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8 隋倩;黄俊;邓述波;陈伟伟;余刚;;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对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去除效果的季节变化[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季宇彬;范玉奇;李文兰;王艳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的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10 Ahmad Sabzali;Mitra Gholami;M.A.Sadati;马丽颖;;培养基组成成分的改变可增强苯的生物降解[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敏 通讯员 陈彦华;同汇生物降解:开启绿色环保新生活[N];承德日报;2014年

2 雪见;污泥厌氧消化期待技术集成整合[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通讯员 周晓燕;八十七团推广生物降解膜800亩[N];兵团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一娟 实习生 李冰;生物降解新材料真“金”尚待人识[N];经济参考报;2006年

5 陈希荣;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的研究[N];中国包装报;2007年

6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陈希荣;全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通讯员巴雅;贝乡4000亩作物使用降解膜种植[N];博尔塔拉报(汉);2011年

8 陈宜勇 丁悦;古城煤矿:生物降解提水质[N];中国煤炭报;2014年

9 记者 过国忠 实习生 吴狄娟 王琛临;我开发出二元复合结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装备[N];科技日报;2009年

10 罗大钧;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专利大有“钱”途[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鸿雪;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和污泥厌氧消化产酸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陈峗;混菌厌氧发酵代谢产物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徐鹏;煤气废水杂环与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降解及抑制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雪;微生物法预处理污泥厌氧消化过程性能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朱亮;生物降解微生态系统优化技术的基础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杜先君;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建模、优化与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杨洁;碱和超声波预处理技术促进污泥厌氧消化效能及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吕剑;废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生物降解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秦勇;表面活性剂好氧初级生物降解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10 夏凤毅;邻苯二甲酸酯生物降解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泾涛;生活污泥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杨翠翠;污泥厌氧消化精调池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钱燕云;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行为特征[D];浙江大学;2015年

4 赵鑫;絮凝污泥厌氧消化与强化处理效果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5 徐明哲;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6 张晓娜;超声—热水解破解污泥厌氧消化有机物释放及减量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汪中宇;超声波碱解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及脱水性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陈玲波;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代璐;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特性及硫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10 王超;热水解及组合预处理工艺对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79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79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