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厌氧氨氧化菌胞外聚合物吸附氨氮和亚硝态氮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23:29
【摘要】:厌氧氨氧化反应作为同时处理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反应,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则是厌氧氨氧化反应正常发生的保障。厌氧氨氧化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对反应和细菌生长有什么作用,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本论文旨在研究厌氧氨氧化菌EPS对底物的吸附和底物解吸作用,为理解EPS对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作用方面提供一定帮助。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第一,根据透析原理,建立EPS吸附底物模型,利用模型对EPS对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吸附量进行计算。检测多种底物浓度的氨氮与亚硝态氮的透析曲线,计算固定底物浓度的透析常数k值,分别为k~+_(NH4)=0.16157、k~-_(NO2)=0.08154。后续EPS相关吸附实验的混合液均为高浓度氨氮溶液和亚硝态氮进行稀释,与EPS溶液的混合溶液。结合对EPS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基团检测与蛋白组学的分析结果,EPS蛋白质呈现正电性。蛋白组学检测EPS中的蛋白质不仅在细胞内部存在,也在细胞外部存在。第二,吸附等温实验表明EPS对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最佳吸附量与吸附机理有明显差别。正交实验各因素之间未发生交互作用,实验设置的温度变化不会对EPS吸附氨氮或者亚硝态氮的结果产生影响。被EPS吸附的亚硝态氮含量,平均是被吸附的氨氮含量的7.5倍。Freundlich模型可以用来描述EPS蛋白质对亚硝态氮的吸附,但其假设的多吸附位点不完全适合对氨氮吸附的机理进行描述;Langmuir模型拟合EPS对氨氮的最大吸附浓度与实验测量值相差较大,但很好的拟合了EPS对亚硝态氮的吸附作用,拟合的最大吸附浓度比较高。因为EPS蛋白质的带正电性,决定了EPS对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吸附机理不同。探究EPS全部物质如何对底物的吸附是比较难实现的,提出EPS中某物质的可吸附氨氮或者亚硝态氮的吸附位点浓度,占EPS该类物质的各吸附基团与各吸附结构位点浓度总量的比率K_a的理论表达式。第三,吸附氨氮和亚硝态氮的EPS解吸呈现不同的规律。建立EPS解吸计算模型,对吸附底物的EPS进行解吸实验研究。EPS所吸附的氨氮基本可以全部解吸;亚硝态氮浓度较低时,EPS所吸附的亚硝态氮基本能全部解吸,当亚硝态氮浓度较高时,约有一半的亚硝态氮以更加稳定的电性作用方式与EPS相结合,较难解吸。计算EPS吸附与解吸的反应平衡常数,表明尽管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吸附机理不同,但EPS对氨氮和亚硝态氮均趋向于吸附;利用单位EPS对底物保存量p,以公式形式,对EPS对底物的吸附量、解吸量和EPS的加入量进行描述,表明添加EPS含量越高,保留在EPS层中的底物越多;利用物质扩散模型,对底物在EPS中的分配计算进行描述,以及推出EPS对底物的多种作用方式的计算公式。底物在EPS层中受到结构吸附与解吸,电性吸附与解吸的作用,底物透过EPS迁移到细菌菌体就是底物在EPS中的传质过程。第四,通过对厌氧氨氧化菌EPS对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吸附和解吸作用进行研究,结合EPS对双底物的吸附机理与吸附量,揭示了自然环境中,具有EPS的厌氧氨氧化菌对底物产生的双重作用机理,分别为对氨氮的隔离作用和对亚硝态氮的富集作用。这种双重作用为厌氧氨氧化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提供了保障。
【图文】:

照片,厌氧氨氧化,透射电镜,照片


氧化反应是自然界氮素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据报道,释放到的氮,是由长期以来被认为不可能的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的[1],统称为厌氧氨氧化菌,作为氮素循环的参与者,其分布非常污水处理系统[3,4]、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界水体、城市径流、湖,都有相关报道[5-8]。也在这些区域,发现了分属各不同科属的,10]。目前厌氧氨氧化菌已经发现6个属至少27个种[11-13,29],见表物分类学研究,厌氧氨氧化菌为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成厌氧氨氧化菌为厌氧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唯一碳与NO2-为底物;对氧敏感,,只能在氧分压低于5%氧饱和浓度条范围为6.7-8.3;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自然条件下的细菌增长率非h,倍增时间为10.6d[27];经过一定的培养,倍增周期可以缩短[14,富集培养物为红色或者深红色;能分泌胞外聚合物,容易形有特殊细胞器:厌氧氨氧化体。另外,有人认为厌氧氨氧化细阴性菌也不属于革兰氏阳性菌[15]。

反应模型,厌氧氨氧化,绪论,亚硝酸盐


1 绪论NO,以NO为氧化剂,接受2个[H]同时将氨氮氧化为N2H4,然后N作用生成N2和4[H]。在这个模型中,亚硝酸盐作为NO的前体并且]与1个电子的受体,同时在其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提供能量。厌可分为3个步骤进行:反应1:NO2-+2 H++e-→NO+H2O反应2:NO+NH4++2 H++3 e-→N2H2+H2O反应3:N2H2→N2+4 H++4 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然登;程战利;彭永臻;王淑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胞外聚合物的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11期

2 贾方旭;彭永臻;王衫允;王淑莹;杨庆;;厌氧氨氧化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年05期

3 王静;郝建安;张爱君;杨波;姜天翔;张雨山;;厌氧氨氧化反应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4年03期

4 唐崇俭;熊蕾;王云燕;郑平;;高效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动力学特性[J];环境科学;2013年09期

5 王群;张文静;马晨曦;;不同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启动[J];辽宁化工;2013年07期

6 钱玮;朱艳霞;邱业先;;太湖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7 沈李东;郑平;胡宝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J];生态学报;2011年15期

8 吴华勇;黄巧云;蔡鹏;梁巍;荣兴民;;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固相表面细菌吸附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9 康福星;龙健;王倩;齐瑞环;朱健;;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水体重金属和富营养元素的环境生化效应研究展望[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年01期

10 郑平;张蕾;;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与分类[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680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0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