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降低二次有机碳对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22:08
【摘要】: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是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起来的受体模型,广泛应用于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中。在源解析研究中,由于大气颗粒物中的二次有机碳(SOC)不是一次污染源的排放物,而是由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大气环境中经过光化学氧化反应生成的,因此难以获得SOC源的成分谱,这样造成了纳入CMB模型进行计算的受体中含有SOC组分,而源类中却没有相应的SOC排放源的成分谱,使源与受体的匹配程度降低,导致CMB模型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大,这是一直困扰着CMB模型的可靠性的重要难题。 本论文针对SOC源成分谱难以确定的难题开展研究,提出了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来估算受体颗粒物中SOC的浓度,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受体成分谱,使碳组分在受体和源之间更加匹配,建立了修正的CMB模型方程,有效地解决了二次污染物SOC对CMB模型的影响,也为解决二次颗粒物的源解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法。 针对SOC定量困难及目前缺乏碳分析方法的统一标准(尤其是OC、EC的界定)等问题,本研究对同一样品中的碳组分同步采用元素分析(EA)法和热-光碳反射(TOR)法进行测定,结合两类分析方法的原理,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因分析方法不同造成的SOC定量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可能可以利用TOR法加热过程中得到的OP含量值校正EA法测得的OC浓度的思想。 利用本论文所建立的方法,对开封、无锡和攀枝花三城市的颗粒物进行了来源解析,并与传统的CMB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论文所建立的源解析方法的结果优于传统CMB模型的结果。
【图文】:

滤膜,称重,空白,样品


空白滤膜和样品滤膜两次称重比较

谱图,元素碳,分析仪,基本原理


第二章 实验部分0.52;g e /cm Z! 0.19 !g e /em Z, 测量范围0.2一7500g e /cm Z "质量控制: 每天在进行样品之前, 采用 CH 4C/ O: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校正,当天样品分析结束后仍采用 C场/C O:标准气体校准仪器 "每 10 个样品中随机抽出 1 个进行平行分析 "每周进行 2 次标准样 品的测量, 标准样品的回收率为98% 一10 2% "每周测量仪器的系统空白以及实验室空白"与美国沙漠所同类型号以及 A tm A A 公司的热锰氧化法测量结果对比表明, TC 的实验误差小于5% ,O C 和 EC 均小于 10% "IM PR OV E 协议规定的热光反射 (TOR ) 和热光透射 (TO T ) 升温谱图如图.2 3 所示 "/IF D 0 信号指示出每个温度阶段测得碳组分的量,/ eT Pm 0 是产生含碳气体时的热演化程序 "/反射光分界点0/ /透射光分界点 0 是反射光/透射光恢复到最初的光强值, 即OC ! EC 的分割点"!M PRO V E 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郇宁,曾立民,邵敏;气溶胶中有机碳及元素碳分析方法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朱坦,白志鹏,陈威,,谢晓玲;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新技术的应用──TEDA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实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年01期

3 王振亚,郝立庆,张为俊;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化学过程[J];化学进展;2005年04期

4 陆放,潘金芳,赵一先,李定邦,黄雪娟,郑到,张大年;含碳气溶胶的热分解测定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1995年06期

5 刘新民,邵敏;北京市夏季大气消光系数的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6 谢绍东;于淼;姜明;;有机气溶胶的来源与形成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2期

7 于建华,虞统,魏强,王欣,时建纲,李海军;北京地区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8 于建华,虞统,杨晓光,时建纲,王欣;北京冬季PM_(2.5)中元素碳、有机碳的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9 黄晓锋,胡敏,何凌燕;北京市大气气溶胶PM_(2.5)中水溶性有机酸的测定[J];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10 魏复盛,滕恩江,吴国平,胡伟,W.E.Wilson,R.S.Chapman,J.C.Pau,J.Zhang;我国4个大城市空气PM_(2.5)、PM_(10)污染及其化学组成[J];中国环境监测;2001年S1期



本文编号:2684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4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