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图文】:
乙酸四丁铵及乙酸铵等通常被用来作为离子抑制剂/离子对使用,联系到方法要能适用 LC-MS 分析检测及控制 pH 在酸性条件下,,选用乙酸。又因为酸的存在对叶绿素-a 和 β-carotene 的分离影响较大(拖尾且保留时间差别小),所以,经过实验确定水的 pH=3.75(用乙酸调节)。如果仅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则chl-a 和 b-carotene 不能洗出,考虑到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同水不互溶易堵塞而选用丙酮和甲醇以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较好地将三者区分开。确定流动相为:A:甲醇/水(pH=3.75)=8/2;B:甲醇/丙酮=7/3。梯度洗脱为:0min:A%=100%、B%=0;5min: A%=0、B%=100%;25min:A%=100%、B%=0;postime= 5min。c.紫外吸收波长的确定:根据三种物质的紫外吸收等吸收图(图 2-18)可知,脱镁叶氯酸-a的最大吸收在 410nm。叶绿素-a在 434nm,β-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480nm处。本实验分别采用三个通道对三种物质定量。这与文献( Luis, 2000; 刘红, 2003; Louda, 1998; Tadashi, 2005; Wang, 2006)的介绍吸收波长还是稍有出入的。
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 Dissertation 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实验中对于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段设定,即在 0~8.5min参照Peophorbide-a的荧光特性设定,而在 8.5min后按照Chl-a的特性设定。这与文献[1]中介绍差别很大若按照文献中的设定,则理论上是得不到荧光谱图的,本实验也证实这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173;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宽意;张雷燕;刘正文;;螺类牧食对伊乐藻与苦草种间关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12期
2 段德龙;于金金;杨静;胡倩如;马帅;任韶霞;马剑敏;;伊乐藻与狐尾藻、苦草和金鱼藻的竞争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马剑敏;靳同霞;李今;吴娟;吴振斌;;伊乐藻、苦草和菹草对磷急性胁迫的响应[J];水生生物学报;2008年03期
4 沈耀良;王美敬;李勇;张维佳;费忠民;罗麟;黄勇;;沉水植物修复受污水体净化效能的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4期
5 李宽意;刘正文;杨宏伟;宋晓兰;文明章;;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6 居超明,舒少武;中华绒螯蟹对苦草生境的依赖与破坏[J];水生生物学报;1999年06期
7 熊秉红,李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蚌湖和中湖池苦草冬芽的调查[J];水生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8 王小平,华春,刘少华;Hg~(2+)污染下苦草的细胞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韩留福;;苦草和黑藻的实验室培养[J];生物学教学;2007年01期
10 王小平;华春;周泉澄;;Hg~(2+)、Cr~(3+)及复合污染下对苦草的SOD、POD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燕萍;马利民;林匡飞;;伊乐藻控制河道底泥中磷营养盐释放的效果[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2 慕君玲;;用苦草生理生化指标监测水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程度的研究[A];山东微生物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许晓伟;陈昌仁;万福绪;谢宇;;高等水生植物对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的影响[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陈灏;张木兰;高爽;郅海威;;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中不同氮源对苦草初期生长的影响[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蔡叶红;赵联芳;朱伟;;营养盐浓度对共培体系中沉水植物、铜绿微囊藻的生理影响[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张兰芳;朱伟;梅新敏;;沉水植物伊乐藻生长的氮阈值[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尹颖;郭红岩;孙媛媛;贾海霞;王晓蓉;;芘对苦草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沛芳;李金;王超;牛淮金;程涵;王蓉;;沉水植物对河道水流及水质净化影响规律的耦合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袁琳;张利权;;大型沉水植物的光谱特征识别[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易冕;;水绵粉、金鱼藻粉、伊乐藻粉和苦草粉对水体重金属镉离子的生物修复效果[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纪增;栽种伊乐藻 养虾蟹效果好[N];农民日报;2004年
2 ;伊乐藻栽培技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3 吕纪增;蟹池适时栽种伊乐藻[N];河南科技报;2007年
4 ;伊乐藻生物学特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5 蒋胡;养殖河蟹首选轮叶黑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6 安徽省当涂县大陇乡水产服务站 严爱平;养殖虾蟹合理搭配水草[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7 盐城市盐都区水产站 宋长太;种草投螺养大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8 ;苦草生物学特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9 吕纪增;栽种伊乐藻 虾蟹养殖效果好[N];中国渔业报;2005年
10 潘家迅邋严淦;“纤锯法”控制伊乐藻旺长[N];中国渔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之;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2 李强;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昀;江滩湿地植物恢复的影响因子与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厉恩华;大型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06年
5 谢贻发;沉水植物与富营养湖泊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相互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马剑敏;受污染城市水体水生植被重建研究与工程实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7 陈昌仁;不同水动力下水生植物群落底泥磷素迁移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严雪;水生植物的逆境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9 雷泽湘;太湖大型水生植被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袁琳;大型沉水植物遥感监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梅;光照和氮、磷的复合作用对苦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坤;水中硝态氮加富对伊乐藻生长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3 胡倩如;外来种伊乐藻的竞争能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松;苦草氮磷吸收动力学[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美敬;受污水体的沉水植物与生物促生剂的原位修复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黄峰;n坪了参锶郝渲亟八示换Ч芯縖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7 徐升宝;东太湖内源氮、磷释放及两种沉水植物净化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范媛媛;富营养水体中氮、磷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文明章;营养盐及螺牧食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徐会玲;两种沉水植物的净水功能及其对根际沉积物中磷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4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