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对淡水生态系统中群落的组成和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三种常见沉水植物小茨藻、马来眼子菜和菹草,研究在共培养系统中对斜生栅藻、汉氏菱形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效应。同时研究三种植物的种植水对斜生栅藻、汉氏菱形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在富营养化湖泊恢复过程中菹草是否存在化感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共培养实验中小茨藻明显抑制了两种不同起始密度斜生栅藻的生长(OD650、细胞数和叶绿素a)。仅在共培养结束当天斜生栅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到了3.75 g/L的小茨藻的影响。共培养结束时对斜生栅藻的一些生理指标和细胞形态进行了测试。对于起始低密度的斜生栅藻, 2.5 g/L的小茨藻明显促进了斜生栅藻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刺激了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NR)和碱性磷酸酶(APA)的活性;除影响抗氧化酶系统和APA的活性外,3.75 g/L的小茨藻还明显促进了斜生栅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但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其39.8 kDa的蛋白条带消失。对于起始高密度的斜生栅藻,两种生物量的小茨藻都明显促进了斜生栅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影响了藻的抗氧化酶系统,抑制了与氮代谢相关的NR活性,使其39.8 kDa的蛋白条带消失。两种不同起始密度的斜生栅藻都是以四细胞形态为主。共培养结束时小茨藻叶绿素a含量未受到明显影响。小茨藻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和生理过程存在明显的化感效应。一次添加小茨藻种植水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缺氮、缺磷培养过的斜生栅藻并不比正常培养的更敏感。 2.在共培养实验中马来眼子菜明显抑制了两种不同起始密度斜生栅藻的生长,并对光合作用也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共培养结束当天对斜生栅藻的一些生理指标和细胞形态进行了测试。与两种生物量的马来眼子菜共培养的起始低密度斜生栅藻的三种抗氧化酶(SOD、CAT、POD)和APA的活性都明显增强,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显著增加,某些蛋白条带消失(3.75 g/L马来眼子菜还促进了斜生栅藻的NR活性)。除不影响起始高密度斜生栅藻的SOD、NR和APA活性外,马来眼子菜对其它生理指标的影响依赖于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两种不同起始密度的斜生栅藻都是以四细胞形态为主。抑制作用较强的共培养种植水(起始低密度斜生栅藻)对再接种的斜生栅藻的生长没有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植物与起始低密度斜生栅藻共培养结束时叶绿素a含量增加。马来眼子菜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和生理过程存在明显的化感效应;起始低密度的斜生栅藻对马来眼子菜的叶绿素a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马来眼子菜进行曝气处理或实验前对斜生栅藻进行缺氮、缺磷培养,一次添加的种植水都不能抑制斜生栅藻的生长。 3.在共培养实验中菹草对两种不同起始密度斜生栅藻的生长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接种藻细胞形态的不同,植物处理中的起始高密度斜生栅藻在培养最初几天形成更多的多细胞形态,到培养结束时差异已不明显。植物对细胞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共培养结束当天对斜生栅藻的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对于起始低密度的斜生栅藻,两处理组中的斜生栅藻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增加,POD和APA活性增强,较高生物量(3.75 g/L)的菹草还使斜生栅藻15.1 kDa的蛋白条带消失。对于起始高密度的斜生栅藻,3.75 g/L的菹草促进了斜生栅藻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的增加,刺激了藻的CAT和APA活性,并抑制了NR活性;5 g/L的菹草促进了斜生栅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影响了藻的抗氧化酶系统并抑制了APA活性。植物的叶绿素a含量在共培养结束时未受到明显影响。菹草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和生理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效应。 除菹草在不添加营养盐的条件下对无磷培养过的斜生栅藻表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其它对植物或对藻的各种培养方式都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4.在共培养实验中小茨藻对两种不同起始密度汉氏菱形藻的生长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组中起始低密度的汉氏菱形藻在实验开始1天后细胞数已非常少。共培养结束当天对起始高密度汉氏菱形藻的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2.5 g/L的小茨藻抑制了汉氏菱形藻的CAT活性,使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但对蛋白条带没有产生影响;而3.75 g/L小茨藻使汉氏菱形藻的MDA含量降低。共培养结束时小茨藻的叶绿素a含量也明显减少。小茨藻对汉氏菱形藻的生长和生理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效应;汉氏菱形藻对小茨藻的叶绿素a含量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化感效应。小茨藻种植水未对汉氏菱形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与马来眼子菜共培养的两种不同起始密度的汉氏菱形藻在共培养第4天细胞已几乎全部死亡。 在共培养实验中菹草对两种不同起始密度汉氏菱形藻的生长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组中起始低密度的汉氏菱形藻在实验开始的第3天细胞数已非常少。共培养结束当天对起始高密度汉氏菱形藻的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2.5 g/L的的菹草使汉氏菱形藻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并影响到蛋白条带,促进了抗氧化酶(SOD和POD)、NR和APA活性的增强。除不影响可溶性蛋白含量外,3.75 g/L的菹草影响了汉氏菱形藻的蛋白条带,并刺激了其抗氧化酶(CAT和POD)、NR和APA的活性。与汉氏菱形藻共培养的菹草叶绿素a含量在实验结束时未受到明显影响。菹草对汉氏菱形藻的生长和生理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效应。不添加营养盐培养的菹草种植水对磷缺乏和正常培养的汉氏菱形藻都产生了抑制作用。 5.小茨藻、马来眼子菜和菹草在共培养实验中都明显抑制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共培养3-4天后处理组的细胞都表现为死亡。正常营养条件培养的三种植物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曝气培养较静止培养的马来眼子菜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更明显。有根和无根的菹草种植水一次添加或半连续添加对铜绿微囊藻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但在营养盐缺乏条件下培养的菹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缺磷培养要比正常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更敏感,菹草分泌的化感物质是整株植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种植物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都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效应。 6.在菹草生长阶段(2004.12-2005.5),对武汉市月湖浮游植物进行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在营养盐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浮游植物仍保持较低的生物量和密度,浮游植物生长与温度保持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湖水营养盐浓度并不存在相关关系。菹草和其它水生植物(主要是伊乐藻)组成的水生植物群落能使水体的透明度保持较高的状态。在不受营养和光照影响的条件下浮游植物组成中能形成水华的一些常见种类并未随温度升高而出现,可能与水生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有关。
【图文】: 目前在国内外较广泛采用“根系分泌物连续收集系统”来收集根分泌物中的疏水性物质。采用专门设计的水培系统,用XAD-2树脂收集未受干扰的根分泌物,再用甲醇洗脱树脂中吸附的物质,进行生物测定和分离鉴定洗脱液,如图1-2所示(孙文浩等,,1993)。图1-2 凤眼莲根分泌物(疏水部分)连续捕获系统Fig. 1-2 Continuous hydrophobic root exudates trapping system for water hyacinthWater hyacinthCeramic potCulture waterSintered glass filterTeflon filmRubber stopperTeflon stopcockSocketGlass woolXAD-2 ResinGlass woolPeristaltic pump
牧食会强烈影响栅藻的存活,而竞争可影响栅藻的生长和繁殖。如图 2-1所示,还有很多其它环境因素也影响到栅藻的生长、发展和活动。图2-1 不同环境影响下斜生栅藻形态学变化Fig. 2-1 Different morphologies of S. obliquus沉降速率的增加与细胞的尺寸有关,多细胞有较高的沉降速率(见图 2-2)。与大群体相比单细胞的栅藻和小群体有较好的浮力,从而使它们能生活在水体上层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表明栅藻可以形成保护性的多细胞群体,通过沉降远离富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173;X5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红;王洪兴;贾秀粉;张俊辉;;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控藻技术概述[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3期
2 巨颖琳;李小明;;南四湖3种沉水植物对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3期
3 吴珊;李孝红;杨龙;;邻苯二酚和邻苯三酚对藻类化感作用的试验[J];水资源保护;2011年03期
4 邹华;邓继选;朱银;;植物化感作用在控制水华藻类中的应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树林;中草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铃铃;植物多酚抑藻效能与其作用下藻细胞生理特征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屈铭志;淀山湖微囊藻种群时空特征研究及预警意义[D];复旦大学;2011年
3 巨颖琳;南四湖水生植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郝文涛;菹草根际微生物生态及其对酞酸酯消减行为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5 吴溶;藻毒素产生影响因子、化感抑制及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6 刘艳;额尔齐斯河及邻近内陆河流域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7 刘宇;新疆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杨虹;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美玖;氨氮浓度对太湖附着藻类的定植及演替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韩欢欢;黑龙江省安兴湿地藻类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相关性初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685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