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的原位生物修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凌;李轶;胡洪营;;活性炭固定耐冷菌对硝基苯的降解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09期
2 刘鹏;张兰英;焦雁林;刘娜;刘莹莹;高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和苯胺含量[J];分析化学;2009年05期
3 谢青;董迎松;易薇;杨广笑;;一株苯胺降解菌的分离及其苯胺降解特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9年01期
4 饶永才;马运宏;;徐州市三环西路硝基苯泄漏事故应急监测案例分析及研究[J];环境科技;2008年S2期
5 王书航;孙世群;张乐;程静;邹婷;;硝基苯降解菌筛选和鉴定[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6 薛胜平;杜连祥;路福平;;三种益生菌混合培养及共生机理研究[J];工业微生物;2008年02期
7 罗兰;;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峰;张兰英;刘鹏;刘莹莹;高松;;采用Biolog法分析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多样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21期
9 黄宝定;;车载苯胺泄漏事故造成水井污染的监测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年04期
10 梁秀娟;肖长来;盛洪勋;孟晓路;李生海;赵峰;;吉林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章元;;从部分渗漏检测结果看北京地下渗漏污染的严峻性[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琦;;国家环保总局通报垫江苯系物泄漏事故[N];中国环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泗进;土壤柴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强化技术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立波;化学与生物组合型反应墙原位修复硝基苯和苯胺污染地下水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文静;佳木斯地区地下水、土中硝基苯迁移转化机理及其模拟预测[D];吉林大学;2007年
4 郑春莉;R.mucilaginosa,S.albidoflavus和M.luteus对硝基苯的好氧生物降解[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毕海涛;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的生物可渗透反应墙新型装填介质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鹏;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吉林市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及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蓝远东;硝基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木金;地下水生物修复释氧过程及污染物迁移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谢航;水产养殖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与多菌种混合培养条件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7 毕洪凯;高效苯胺降解细菌GXA7的筛选鉴定及其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簇的克隆[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9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8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