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VOCs混合气体响应干扰现象及其神经网络识别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3:14
【摘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是检测人体患病的标记物,因此VOCs的检测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常常采用传感器阵列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解决两类VOCs混合气体的识别问题即分类识别和浓度预测。传感器阵列获取混合气体信息,神经网络通过分析信息得出识别结论。神经网络的分类正确率、浓度预测误差、训练速度等识别性能与网络的层数、每层的节点数和节点间的连接方式等网络结构的组成方面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神经网络对VOCs混合气体的识别性能,本文从分析混合气体的响应互相干扰现象、网络结构确定方法和传感器阵列的组建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应用极限学习机(ELM)方法提高了使用传感器阵列识别混合气体的速度。极限学习机结合传感器阵列对固定四种组分的混合气体样本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极限学习机的训练时间为0.03秒,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14秒)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10秒)的训练时间相比速度分别提高了 466倍和333倍。当训练样本由22个提高到91个,极限学习机的训练时间保持不变。原因在于极限学习机的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权值随机生成,其它权值求解方程获得,取代了传统网络学习的迭代方式,提高了速度。从传感器响应机理的角度分析了乙醇、丙酮及二者的混合气体的试验现象。传感器对两种单一气体乙醇和丙酮的响应值的代数和大于对这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响应值。以该现象的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将混合气体中除目标气体外其余气体一律作为一类干扰气体,仅以目标气体的不同浓度进行分类的新的种类定义方法。新方法有效避免了按照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气体为一种气体的传统定义方法中,由于气体种类和浓度两组参数同时变化所产生的识别种类维度过多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对具体样本的依赖性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和支持向量机(SVM)分别结合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浓度的单成分、两成分和四成分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类识别。新方法成功的将气体种类由108种降低到4种,将网络输出节点数由11个降低到2个,2个输出节点的网络解除了混合气体中除目标气体浓度外的其它气体成分和浓度对网络结构的限定。依据L1正则项能够促使网络的部分权值趋近于零的特性,提出了确定网络的隐层节点数量的修剪方法。综合考虑正则项的数学含义、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和传感器阵列组成特点,设立了网络隐层节点修剪的规则。使用基于正则学习的修剪方法所确定的隐层节点数与若干穷举的节点数做了实验数据对比,修剪方法确定的隐层节点数量为较优解16个,若干穷举法确定节点数量为区间最优解15个。两种方法确定的网络对相同样本的测试均方误差相差0.16,修剪法解决了网络的隐层节点数量依据经验确定的随意性问题和依据穷举法确定的复杂性问题。为保证传感器阵列能够获取充足、准确和有效的气体样本信息,设定了传感器阵列的组成规则。结合传感器阵列中每个传感器的自身特点和对气体样本响应的特点,从传感器对目标气体的响应浓度范围、传感器获得信息的数量和传感器获得信息的意义等方面对传感器的选择做出了具体要求。
【图文】:

原理图,嗅觉,人体,原理


逑电子鼻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单元和模式识别单逡逑元[96],如图1.4所示。电子鼻的工作原理是仿生人体嗅觉,如图1.5所示。电子鼻组成逡逑的三大部分分别相当于人体嗅觉系统的嗅感受细胞、嗅球和大脑。逡逑^逦气体传逦|信号预逦|模式逦识别逡逑样本二=0感器阵处理=0识别结果逡逑图1.4电子鼻系统的组成逡逑Fig.邋1.4邋Composition邋of邋the邋electronic邋nose逡逑电子鼻在工作中,气体传感器阵列吸附被测气体样本,并产生响应信号,传感器将逡逑化学输入转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就形成了混合气体的信息集。这个信息集可以是最逡逑简单的对一个气体样本一个时刻的描述,也可以是多个传感器对混合气体样本一个时间逡逑段的复杂的信息描述,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气体的响应曲线图案是不同的,这些信息可以逡逑看成是一个响应谱,是后续模式识别的对象。响应谱经过信号预处理单元处理,主要进逡逑行的是特征提取,并可以在此过程去掉噪声,对信号进行放大等处理。模式识别模块的逡逑作用就是使用具体算法根据响应谱的特征区分气体种类,实现对混合气体样本的定性或逡逑定量分析。逡逑V;逦'逦—邋一邋—.

响应曲线,电子鼻


逑电子鼻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单元和模式识别单逡逑元[96],如图1.4所示。电子鼻的工作原理是仿生人体嗅觉,如图1.5所示。电子鼻组成逡逑的三大部分分别相当于人体嗅觉系统的嗅感受细胞、嗅球和大脑。逡逑^逦气体传逦|信号预逦|模式逦识别逡逑样本二=0感器阵处理=0识别结果逡逑图1.4电子鼻系统的组成逡逑Fig.邋1.4邋Composition邋of邋the邋electronic邋nose逡逑电子鼻在工作中,气体传感器阵列吸附被测气体样本,并产生响应信号,传感器将逡逑化学输入转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就形成了混合气体的信息集。这个信息集可以是最逡逑简单的对一个气体样本一个时刻的描述,,也可以是多个传感器对混合气体样本一个时间逡逑段的复杂的信息描述,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气体的响应曲线图案是不同的,这些信息可以逡逑看成是一个响应谱,是后续模式识别的对象。响应谱经过信号预处理单元处理,主要进逡逑行的是特征提取,并可以在此过程去掉噪声,对信号进行放大等处理。模式识别模块的逡逑作用就是使用具体算法根据响应谱的特征区分气体种类,实现对混合气体样本的定性或逡逑定量分析。逡逑V;逦'逦—邋一邋—.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831;TP1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洛国;张良华;康景利;;基于小波分析的神经网络识别毒剂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瑞林,蒋静坪;人工神经网络识别丝织物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2年02期

3 胡小平,杨世锡,谭建荣;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的特征自组织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9年04期

4 谭云亮,吴士良;巷道类别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J];煤;1997年04期

5 王金东,张嘉钟,刘树林;应用神经网络识别往复式压缩机指示图[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3年03期

6 陈娟,王一民,于长胜,胡恒章;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识别差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7 刘念;旋转整流器故障的神经网络识别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0期

8 姚志红;费敏锐;孔海南;谢雳;孙林峰;;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藻类神经网络识别[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9 胡和平;黄保华;姚寒冰;卢正鼎;李瑞轩;;P2P环境下局部可信度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08期

10 韩萍;仓储物害虫Kohonen神经网络识别方法[J];河南科技;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寿祥;W.Porter;张侗;;利用神经网络识别系统的新方法[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许鹏;左广霞;黎素芬;秦晋;;具有信息屏障功能的神经网络识别系统的方案设计[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3 刘念;王海田;党晓强;刘靖;;旋转整流器故障的神经网络识别研究[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崇凯;王贵成;王树林;柯显信;;机械结合面动特性参数神经网络识别[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念;王海田;党晓强;刘靖;;旋转整流器故障的神经网络识别研究[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众;蒋慰孙;陶振麟;张素贞;;间歇共聚过程反应期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敖仙丹;何世彪;苏志广;;认知无线电调制信号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薛海飞;高海滨;刘惠州;柏冠军;;地震相在煤层气富集区预测中的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郁志宏;王春光;张晓芳;张莉;;自适应粒子群神经网络识别种蛋成活性[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张大伟;章新华;付留芳;胡光潮;李前言;;基于听觉感知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舰船目标[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常丽君;最新计算机神经网络识别图像达灵长类动物水平[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林;VOCs混合气体响应干扰现象及其神经网络识别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吕琳;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属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及软件开发[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焕军;油气层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2 邓艳平;水下图像的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李林;桥梁断面气动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张磊;三种神经网络识别P2P流量的方法比较[D];重庆大学;2010年

5 郭力宾;交叉点的神经网络识别及联机手写字符的概率神经网络识别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高毅;低应变法检测桩身曲线的BP神经网络识别[D];兰州大学;2012年

7 李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水面运动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阚文君;基于机器视觉的泡罩药品缺陷检测系统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9 杜圣康;汽车牌照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吴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识别定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7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97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