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燃锅炉焦炭氮转化的调控机制研究
【图文】:
烧中更容易分解氧化,因此一般煤燃烧中 75%-95%以上的 NOx是对于层燃而言,,由于其燃烧温度较低,因此认为燃料型 NOx是产途径,并强烈依赖于过量空气系数(化学当量比)。而燃煤烟气中主要成分,所以在层燃的研究中,燃料型 NO 是关注的重点。 1-1 是煤中氮元素(N)的转化路径示意图。
图 1-2 煤分子结构单元中的含氮官能团.1-2 Nitrogen functional groups in molecular structural unit of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1;TK22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海亮;张品;罗永浩;曹阳;;颗粒粒径对层燃炉煤层NO_x析出影响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4年05期
2 徐杰;马利锦;孙锐;贾良晨;;煤焦N向NO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3期
3 王凡;刘宇;卢长柱;田刚;张凡;岳涛;;层燃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2014年01期
4 方晓晴;范垂钢;都林;宋文立;林伟刚;李松庚;;煤焦直接还原脱除烟道气氮氧化物[J];化工学报;2014年06期
5 杜海亮;张品;罗永浩;陆逸;;不同配风方式下层燃炉煤层NO_x析出特性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3年01期
6 王贲;苏胜;孙路石;胡松;周英彪;向军;;O_2/CO_2条件下煤焦-NO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10期
7 丁波;;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及节能途径[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1年02期
8 宋谦;安恩科;朱基木;史萌;周海珠;杨丹;陈跃华;;灰分矿物质组成对焦炭还原NO_x反应影响研究进展[J];锅炉技术;2007年01期
9 旷戈;张济宇;林诚;;煤颗粒燃烧灰层厚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6年02期
10 向银花,王洋,张建民,董众兵,李斌;煤焦气化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冬冬;多活性位焦炭原位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的反应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徐j;煤焦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3 齐学军;矿物质及Fe化合物对低阶煤气化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秀霞;焦炭燃烧过程中氮转化机理与低NOx燃烧技术的开发[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学斌;生物质燃烧及其还原氮氧化物的机理研究及应用[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6 林鹏云;高温条件下焦炭反应特性实验研究及层燃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陈瑶姬;W型火焰锅炉燃用无烟煤低NOx燃烧技术机理和模化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陶玲;油漆渣-焦油渣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聚伟;高温条件下NO-焦炭反应动力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吕洪坤;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先进再燃技术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振祖;微波辐射对焦炭微结构及焦炭-NO反应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全;基于SNCR技术降低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实验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3 王剑;层燃条件下烟气携带煤焦还原NO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贾良晨;煤焦孔隙结构对焦炭氮释放特性影响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马利锦;煤焦燃烧过程中燃料氮转化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冯淑娟;工业锅炉脱硝技术经济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孟宪宇;高温条件下烟气成分对NO-焦炭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徐力;烟气再循环条件下链条锅炉燃烧及NO_x生成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赵来福;燃用烟煤链条锅炉NOx生成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林鹏;秸秆类生物质层燃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0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0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