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组合型化学与生物反应带修复硝基苯、苯胺复合污染地下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22:20
【摘要】: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足轻重的供水水源。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诱发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凸现,不同程度地呈加重趋势。针对复合有机污染地下水开展经济、快速、有效的净化技术与应用研究,将对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意义。 本论文在现有可渗透反应屏障修复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构建化学与生物反应带原位修复受硝基苯、苯胺复合污染的地下水。确定了硝基苯最佳还原介质及最佳处理条件;分离筛选到了两株苯胺、硝基苯耐冷降解菌,并确定了生物膜组件的构建方法;明确了组合型化学与生物反应带修复实际场地污染地下水的效能及反应带填料的更换周期。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为以下两点:1)发明了相对于PRB技术具有易施工、适用性更广、安装灵活、反应介质易更换等特点的地下水组合型化学与生物反应带修复技术。2)首次将活性生物膜组件作为反应填料并构成反应带,有效的修复了地下水中苯胺和硝基苯的污染。 本研究成果能为受复合有机污染的地下水,尤其是地下管网密集的城市中被污染的含水层的原位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图文】:

示意图,净化过程,地下水,修复技术


下水抽到地表进行适当处理后,,再利用或回灌地下。随着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各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原位抽滤技术已经发展的为完备,并且形成了一套有效地理论与方法。由于传统地下水净化技术多包含下水抽取或注入过程,这类处理方法都可以称为 P&T 技术[12]。P&T 地下水处模型示意图见图 1.1。

示意图,修复技术,地下水,空气


图 1.2 地下水空气注入修复技术示意图通常情况下,因为 AS 技术和原位生物曝气技术也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划分,所以也被定义为原位生物曝气技术,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应用条件和操段,其中操控阶段的限制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最大[18-20]。这些限制因素包附、解吸以及生物去除等几个阶段。研究显示,在处理初级阶段污染组分去要是以物理状态下的挥发为主,而在处理末期,系统中生物量较大时形成以去除为主的状态。而 AS 技术和 BS 技术的区别就在于此,前者主要定性为挥发为主,后者主要以生物降解为主。一般情况下,这种技术用于处理地下和带(主要指饱水带、毛细饱合带)有机污染时,通常与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其修复过程如下:为防止污染晕进一步向下迁移和扩散,通过向地下注入空气,在污染晕的下方形成一道气流屏障,受气压梯度的影响,地下水中可性的污染物向上迁移时进行收集,必要时可以考虑加压充纯氧来进行纯氧充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03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永磊;原位生物修复硝基苯污染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修复效能[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昭贤;石油污染浅层地下水中氯代烷烃降解的微生物响应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0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10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