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废渣的环境毒性及其电动去除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751
【图文】:
图 1.1 危险废物浸染途径示意图Fig 1.1 Schematic diagram of hazardous waste pollution approach国浸出程序中液固比的确定在方法学上借鉴了美国 TCLP 的方法[21]设填埋场的渗透率为 100%,并且假设全部为工业固体废弃物,设定
电动修复初始装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友泽;成应向;向仁军;王强强;李小娇;;重金属沉渣土著微生物浸出后余渣的潜在毒性[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毛佳君;陈文彬;王强;洪新;;不锈钢冶炼渣熔融还原及毒性浸出实验研究[J];上海金属;2011年04期
3 陆清萍;武增强;郝庆菊;江长胜;;铬渣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11年04期
4 薛璐;徐颖;谢志钢;路景玲;;生物淋滤技术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3期
5 黄永文;李成国;毕亚凡;;硫酸工业含砷污泥中的重金属测定[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7期
6 朱华兰;杨兰;赵秀兰;;水泥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家瑛;黄毅明;;废石膏路基回填材料的路用性能及安全性评价[A];建筑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清;陈德珍;王正宇;龚佰勋;吴立;;垃圾焚烧飞灰预处理后水泥固化实验研究[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3 刘辉利;邹凯旋;朱义年;;pH对重金属污泥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的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4 施慧聪;俞松波;施惠生;;利用硫离子固结水泥基材料中的重金属[A];建筑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家瑛;王志新;乔燕;;生活垃圾固结技术及其安全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家瑛;;废石膏路基回填材料的路用性能及安全性评价[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郝沙金;毕朝文;;四川省几类特殊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研究[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景辉;刘朝辉;西伟力;王旭东;董晶;毕涛;王文茜;赵源;张曙光;;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工管袋高效脱水减量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9 汤友明;蹇金云;李秋菊;洪新;;不锈钢渣的毒性浸出与分析[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10 朱湖地;陈静;王贝贝;;土壤重金属污染几种评价方法的对比[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义峰;矿业废渣污染需引起重视[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2 记者 李文健 通讯员 滕娜娜;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开创援藏新模式[N];西藏日报(汉);2010年
3 本报记者 罗晖;北京水泥厂老总的烦恼[N];科技日报;2003年
4 记者 李刚;广州叫停市中心最大保障房项目[N];人民日报;2011年
5 殷德洪;废旧电池何处是归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任树言 刘挺;请来细菌治污染[N];湖南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天舒;水热法为医疗垃圾焚烧“减毒”[N];健康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李莹 记者 蔡新华;世博园成功修复污染地块[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薛秀泓;危险废物管理有了新章法[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侯静;熔渣法城市垃圾高温焚烧技术[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中慧;矿业废渣的环境毒性及其电动去除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胡艳军;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底灰特性表征实验及热力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3 谢燕;水泥工业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灰渣技术及重金属离子固化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威;铬污染土壤特性表征与陶粒制备机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李晓阁;印染污泥的生态治理[D];东华大学;2009年
6 金漫彤;地聚合物固化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项玮;脱硫粉煤灰元素释放动力学特征与风险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武旭仁;鲁西南煤矿区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罗晖;污水污泥页岩建筑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陈喜平;铝电解废槽衬火法处理工艺研究与热工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辉;铅锌冶炼污酸体系渣硫固定/稳定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王景然;预处理飞灰对水泥性能影响及其浸出毒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郑庆锋;含重金属危险固体废物药剂稳定化处理及机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4 方选进;电解锰渣及其复合胶凝材料的环境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龙腾发;还原Cr(VI)的特异功能菌的选育及其解毒铬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黄玉柱;铬渣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7 张晓萱;垃圾焚烧飞灰及其熔渣浸出毒性鉴别适宜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8 段华波;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雷一楠;污水污泥烧制陶粒对重金属固化效果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桂双林;废铅蓄电池中铅泥浸出特性及氯盐法浸出条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5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1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