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及税收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7:26
【摘要】:近年来,交通运输业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二大排放源。我国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增速均快于世界平均水平,位居行业碳排放第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向西、东西联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下,未来交通运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碳排放量将更令人堪忧,丝绸之路沿线环境质量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欧亚各国的生态安全,面对气候变化及国际碳减排压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要求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将交通碳税引入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及税收政策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论证,对于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思路,创新减排技术、降低能耗强度、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绿色协调、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国际碳减排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丝绸之路交通运输发展史和我国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政策及成效,然后运用ESDA、通径分析与VAR模型、BVAR模型、STIRPAT模型等方法,分别全口径测算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碳排放趋势及空间转移、交通运输能耗影响因素、能耗规模、碳减排潜力;采取LMDI分解法、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交通运输碳减排绩效及省际差距;构建CGE递推动态模型,模拟了碳税税率、不同情景下的碳税效应;最后立足“十三五”规划要求和国际碳减排目标任务,结合分析结果,设计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碳税制度及对策建议,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交通工具由零碳排放→高碳排放→低碳排放转变,现有财税政策调控低碳发展的效率较低,缺少专门的环境税种,缺乏对煤炭等化石能源主要污染物征税的措施。②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碳排放规模与强度不断趋增,省际差异较大,存在空间转移现象,2013年以来,碳排放增速减慢,铁路运输业的减排效应凸显,公路、管道运输业碳排放增速加快,西北五省区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质量渐而下降。③换算周转量(经济活动)是影响交通运输能耗的主导因素,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技术进步)对其抑制效应显著,公路民航周转量占比(交通运输结构)对其促进效应逐渐趋缓。④降低交通运输能耗、创新技术、放缓经济增速、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交通运输将有较大的减排空间。⑤2013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效应弱增。其中,换算周转量、运输强度对碳排放的促进效应趋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⑥技术进步缓慢引致交通运输碳减排增速减慢,减排绩效区域差异明显。⑦对化石能源排放出的CO2课征碳税,有助于提高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水平,降低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⑧采取定额税率课征碳税,财政收入保持中性,将碳税收入按比例分别返还给企业和居民,减少企业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可以促进单位GDP的碳减排、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负效应,促进“双重红利”效应的实现。本文做了三个创新性工作:①研究视角的创新。首次基于碳税视角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系统梳理了丝绸之路交通运输发展及低碳制度制定历程,模拟了最优交通碳税税率,提出了促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实现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②样本与变量选择的创新。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13个省区发展实际,采取因素影响机理分析→关键因素筛选→VAR动态关系检验的逻辑体系,科学筛选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的主要变量,改进多种实证模型,测算了各种交通运输部门的碳减排潜力、碳减排绩效。③政策建议的创新。依据分析结论及最优碳税税率,提出通过税收返还制度,促进“双重红利”效应实现,同时还提出构建能源高铁等措施促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196;F512;F812.42
【图文】:

关系图,碳税,碳排放量,关系图


制可用模型来分析说明。图卜2中的MAC线代表时,生产企业的碳排放量为£0,当政府课征碳税,有利于激励企业碳减排到r位置,即边际治理业碳排放量还是尽,那么,企业承担的碳税便为至£%企业此时的总成本为a+b部分,a代表应。与未实施碳减排相比,其成本减少了邋c部分,应的产生。逡逑

负外部性,环境资源,生产者,边际成本曲线


逦Q逡逑图1-4环境资源的负外部性图逡逑图1-4属于环境负外部性模型,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MCP位于社会边际成逡逑本MCS之下,生产者和社会边际收益重合于曲线D。MCS与边际收益曲线D的交逡逑点对应的产量Qs代表了最优产量。但是企业做决策时,是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线逡逑MCP与边际收益线D交点所对应的产量Qp来组织生产活动,显然QP>QS,这表明,逡逑在生产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环境资源被过度利用,直接导致污染逡逑物过度排放至社会中增大了社会成本。若课征碳税(t),将引致生产者碳排放成逡逑本增加,可以弥补环境负外部性损失,减少碳排放、降低对环境负外部性影响。逡逑1.3.1.3庇古税理论逡逑环境负外部性引致社会福利损失、资源配置低效、有损公平,需要采取手段逡逑进行矫正。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Arthur邋C.邋Pigou

本文编号:2718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18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