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框架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22:40
【摘要】: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基础内容,也是综合解决当前地表水、海洋等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自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以COD减排为约束性指标的“目标总量控制管理”计划以来,尽管采取了严格的政府责任制,但由于“目标总量控制管理”方式存在减排指标核定方法不科学和监管模式缺乏整体性等固有的缺陷,不仅导致年均减排2%左右的强制目标没有实现,而且部分纳污海域水质改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根据美国、欧盟、日本等有益经验,我国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迫切需要由现行的“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一方面,可以采取以精准数值计算的环境容量为科学依据的分配容量为量化管理指标,结果可以细化到具体的行政区责任主体甚至到排污责任主体,同时在管理模式上可以采取“排污链全过程监管模式”以有效提高管理的整体性。但由于陆源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管理”是一个涉及从陆域污染源到纳污海域的多界面、多层次、多节点的全过程连续动态管理,因而不仅需要更加完备科学的“排污链全过程管理”流程,而且也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 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完善适合青岛市实际情况的陆源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管理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为实现由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有4个方面:(1)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总量控制管理经验,综合考虑青岛市目前“目标总量控制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总流程。(2)按照“排污链全过程管理”模式要求,构建总量控制管理总流程中关键功能模块的运行流程,主要包括陆域污染源排放数量核算、总量控制率定量化指标体系、总量控制量化管理模式等。(3)根据总量控制管理总流程要求,设计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4)以Microsoft. NET Framework和ArcGIS Engine为开发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在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框架中,实现上述关键功能模块的运行。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完善了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总流程。以美国总量控制管理流程为基本框架,借鉴欧盟、日本等经验,综合考虑青岛市现行“目标总量控制管理”在数据管理、减排指标行政核定不合理等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了青岛市陆源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管理流程。该流程以青岛市环保行政部门为综合管理主体,围绕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量化目标,实现管理界域识别、行政区和排污单元鉴别、数据管理、率定量化指标体系、污染负荷判别、总量控制措施优选、总量控制效果评价等管理环节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其中数据管理、率定量化指标体系、污染负荷判别等是流程的关键环节。 “数据管理”不仅可以实现相关数据尤其是监测数据的采集、汇总、加工等常规处理,而且应具有数据筛选、互校、整合等预处理功能。其中,行政区和排污单元污染物排放数量核算是重要核心任务,前者一般可应用直接统计方法,后者既可以应用直接统计方法,也可以应用间接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青岛市各行政区所在的排污管理区排放数量统计结果与排污单元累加统计和计算结果平均相差26.7%,与应用污染物陆海响应数值模型推算结果平均相差47.4%。 “率定量化指标体系”是青岛市12区市和12735个排污单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量化管理约束性指标,采取“一主多辅”序列指标构成。这里,“主体指标”是指分配容量,对于行政区是根据目标海域水环境质量要求,以目标海域环境容量为限值,综合考虑经济规模、人口数量、排放强度和污染治理技术等因素优化分配而得到的,对于排污单元是依据各排污单元准入的排放强度与相关规模度量要素如产值、人口等计算得到。“辅助指标”是实现量化管理目标的充分或必要条件,主要包括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源结构、工程减排等(非)约束性指标。 “污染负荷判别”是根据行政责任主体和污染排放主体超排率%大小确定其总量控制管理等级,一般划分为红、橙、黄、绿和蓝色五个等级,其中可将超排率%=0%作为判别基准,可参照数据序列间差异程度确定等级分级幅度为±25%。分析表明,在青岛市12区市中,只有城阳区超排率%大于25%,需要实行橙色管理,其他区市都小于25%,可实行黄色、绿色或蓝色管理。其中15%的街镇级行政区需要实行红色或橙色管理,主要分布在城阳区、李沧区和莱西市,其余85%需要实行黄色、绿色或蓝色管理。 (2)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根据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总流程的要求,设计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不仅要实现陆域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同时要解决由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不同部门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总量控制指标建立和完善、总量控制效果评估和反馈等。这样,综合管理平台在逻辑上采用“三层”架构,中层是由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运行操作的“系统运行操作模块”,同时将与总量控制相关的专业数据和一般数据模块汇总生成“数据中心模块”,将资讯产品模块与用户界面分离生成“功能产品模块”,归并为中层。系统运行操作模块除具有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等常规功能外,还应具有数据管理、功能产品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专门功能。这样,在中层内可以通过功能产品管理功能从“数据中心模块”中分别调用模型或方法和专业或公共数据,生成各类功能资讯产品;在中层外可以通过系统运行管理功能实现数据中心模块的更新,或实现前层不同用户界面的功能产品模块的调整,等等。 (3)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日常管理功能的运行实现。以Windows Server2003为操作运行平台,以SQL Server2005为数据库平台,以Microsoft. NETFramework为系统开发平台,以C#为系统开发语言,将GIS组件与“数据中心模块”中数据库、模型库等进行组件式二次开发集成。初步实现了对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数量核算和青岛市胶州湾纳污海域总量控制效果评价功能。 总之,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是按照“容量总量控制管理”的要求,在建立完善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总流程基础上,设计了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的“三层”架构设计中突出强化了“运行操作模块”的功能,并将其作为独立操作界面,以适应青岛市现行环境管理多部门数据综合管理、多用户功能产品扩展等需求,不仅整体上满足从排污单元监测数据采集到总量控制效果综合评估全过程管理要求,而且可以适应由“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的需求。同时,论文特色体现在数据管理、率定量化指标体系、污染负荷判别等关键功能流程设计等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3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正中,张秀敏;滇池水体污染与目标总量控制──再谈加强环境管理的现实紧迫性[J];中国环境监测;1994年03期

2 李冬;王国印;;美国排污权交易给我们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3 周世良;运用环境规划进行目标总量控制[J];福建环境;1998年06期

4 王江玲;李鱼;赵文晋;;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探讨[J];环境保护;2007年18期

5 黄玉凯;;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定量化过程与方法[J];上海环境科学;1990年05期

6 华迎春;陈卫兵;;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模式探索[J];环境经济;2007年06期

7 ;2007年上半年广西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通报[J];南方国土资源;2007年09期

8 杨寿堂;;大理市试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设想[J];云南环境科学;1991年03期

9 于乃利;王爱杰;单德鑫;张颖;;小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与容量总量控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2009年上半年广西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通报[J];南方国土资源;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良英;韦高玲;曾永平;;多环芳烃在中国沿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的分布——陆源人为活动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京凯;陈廉;;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证研究——以嘉兴市、南京市、深圳市为例[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3 王小军;;浅议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实施[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4 王雁;张怀德;闫世明;;翼城县工农业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黄信佳;裴元庆;;加强水环境安全保护,实现广西可持续发展[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房春生;王菊;刘林;马小凡;赵文晋;;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总量控制问题初探[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昌敦虎;宋国君;;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预测的一般模式[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李瑜;;论排污权交易及其配套制度的构想[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9 朱友君;吴静静;;排污权交易在我国水土资源保护中的法规发展探析[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杰;李志阳;雷菲;陈蔚芳;贾国东;;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东沿海水生生产力对沉积有机碳的贡献持续增大[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文颖;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沿海 地区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减排正攻坚 专家献良策[N];人民日报;2007年

3 叶朝翠 伍荣 谢岛;联合执法 保护海洋[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陈文驱;防违规倾倒保亚运环境[N];广东建设报;2009年

5 刘宝森;陆源超标排放 渤海生态问题日益突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张悲啖;耽于想象的往事爱好者[N];文艺报;2010年

7 ;环保新举措——污染物总量控制[N];淮南日报;2006年

8 陆源 张隆;陆源谈《祖先的爱情》[N];文艺报;2010年

9 记者:李禾;区域总量控制:为大气污染开“药方”[N];科技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章轲;“十二五”治水:科学治理是关键[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国栋;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框架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任春艳;中国东海和黄海中一氧化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军;长江口与密西西比河口沉积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穆迪;渤海湾营养盐对浮游生态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丁东生;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计算[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王毅刚;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邹涛;夏季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徐亚岩;渤海湾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及环境演变指标的筛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9 余云军;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许博超;天然镭同位素富集和测定方法及对河口混合过程的示踪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玉环;东营市陆源入海污染物调查与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吴天;中国东海近海大气气溶胶的陆源特征、污染混合机理及干沉降量的估算[D];复旦大学;2010年

3 曲东;污染源总量减排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吴丹丹;长江口沉积物碳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来源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5 周璇;陕西省榆林市“十二五”污染减排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俊龙;胶州湾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王芳;近岸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殷倩;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单红侠;沈阳市实施排污权交易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肖晓彤;莱州湾沉积物主要有机物含量分布与来源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9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29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