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新型酶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在环境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28 09:18
【摘要】:生物传感器在临床诊断、生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环境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酶传感器满足了现场环境监测和化学战剂快速检测的需要,已逐步应用于环境毒物的测定。在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中,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如何将生物分子稳定、高活性地固定到换能器表面。本文针对生物传感器固定技术中存在的生物分子失活的问题,发展了一系列固定基质材料和固定方法以提高固定化生物分子的活性,并以之为基础设计制备了过氧化氢、葡萄糖、尿素的酶传感器; 另外,利用聚电解质的尺寸排除效应解决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干扰; 利用纳米金的吸附-解吸作用对失活酶层进行更新,构建了一系列一体化的单酶电极用于环境毒物的测定。其次,本文还采用酶标杂交法研制了一种与结肠癌高度相关的基因传感器。具体内容如下: 1.发展了4种固定生物分子的新方法并用于固定酶构建电化学酶传感器。(1)在第2章中,首次研制出一种基于纳米ZnO/壳聚糖有机-无机复合膜作为固定基质的酶生物传感器。该复合膜结合了无机材料纳米ZnO和有机材料壳聚糖的优点。酶的固定基于纳米ZnO的吸附作用,因此避免了使用戊二醛时对酶的化学损伤。选择典型的辣根过氧化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纳米ZnO/壳聚糖膜呈多孔状,可使辣根过氧化酶有效地包埋在膜中,比用戊二醛交联的酶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电极测定H2O2溶液的浓度线性范围是5.0×10-5~2.0×10-3 mol /L,灵敏度为43.8μA L mmol-1,在3σ处得检测下限为2.5 ×10-6 mol /L。此基质可用于其它生物分子的固定。(已成功用于固定抗体制得免疫传感器) (2)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从扫描电镜图中发现ZnO在壳聚糖中分散的均匀性有待提高。在第3章中报道了一种基于改性纳米ZrO2/壳聚糖复合膜作为固定基质的葡萄糖传感器。首次将纳米ZrO2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以处理以提高其在壳聚糖溶液中的分散性。当葡萄糖溶液浓度在1.25×10-5~ 9.50×10-3 mol /L变化时,电极呈线性响应,灵敏度为0.028μA Lmmol-1。在3σ处得检测下限为1.0×10-5 mol /L (3)在第4章中报道了一种新型尿素传感器。以胺化PVC(PVC-NH2)作基质的PVC膜pH电极为原电极,首先采用戊二醛将伴刀豆球蛋白交联到pH电极上,再利用伴刀豆球蛋白(Con A)与糖蛋白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Con A和酶表面的麦芽糖残基结合,采用交替沉积Con A和脲酶,进行多层酶膜的组装,电极在尿素浓度为6.9×10-5~1.0×10-3mol /L范围,响应电位与尿素浓度的对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P212.2;X859
【图文】:

自组装单层,方程,线性图,电极


weaver Burk 方程对图 3-pp = 3.14 mmol L-1。此值低在自组装单层电极上的 2的 6.34 mmol L-1 [156],以],表明分散在 ZrO2/CHIT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磊,丁彦青,张进华;广东地区2 037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2 马全红,邓家祺;苯醌介体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池其金,董绍俊;酶直接电化学与第三代生物传感器[J];分析化学;1994年10期

4 陈勇,李元宗,常文保,慈云祥;核酸探针技术[J];分析化学;1995年04期

5 朱荣贵,赫春香,韩吉林,陈洪渊;甲苯胺蓝修饰石墨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对血红蛋白的电催化还原[J];分析化学;1996年02期

6 王歌云,王宗花,肖素芳,王义明,罗国安;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电分离及同时测定[J];分析化学;2003年11期

7 黄聪;键合固定相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J];分析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8 阳明辉,杨云慧,李春香,沈国励,俞汝勤;基于氰化物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作用测定氰化物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9 史立新,卢迎习,张晶,刘俊秋,沈家骢;伴刀豆球蛋白-糖蛋白特异性识别作用构筑的多层膜及其在生物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钱军民,李旭祥;介体型电流式酶传感器中电子媒介体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2732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32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