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多孔建材VOC迁移及静电场对其行为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01:17
【摘要】: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室内建筑材料所散发出的可挥发性有机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恶化,引起多种病态建筑综合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建筑板材这一典型的VOC污染源,探索其内部VOC迁移行为特征,发展建材VOC强化脱除技术,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建筑材料VOC的散发,提高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从微观孔隙尺度探索的多孔建材孔隙结构内的VOC迁移行为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建材孔隙结构对VOC迁移影响机制还没有得到全面揭示。而探索非热外场强化建材VOC迁移脱除方法方面的研究也几乎是一个空白。为此,本文引入分形重构方法对典型建筑板材的孔隙结构进行重构,并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方法,在多个空间尺度层次上对建材VOC包括脱附、扩散、散发在内的迁移行为以及外加静电场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搭建了建材甲醛散发特性密封舱实验系统,开展了刨花板材的甲醛散发特性实验,获得了对刨花板材甲醛散发过程密封舱内瞬态浓度曲线,并基于足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舱内温度和外加静电场场强对刨花板甲醛散发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场对建材甲醛散发关键参数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甲醛的传质扩散系数随温度上升而明显升高,而与此相反地,甲醛吸附分配系数却随温度升高而单调下降。通过外加静电场作用下建材甲醛散发特性实验发现外加静电场对甲醛散发关键参数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其吸附分配系数影响较为明显。外加静电场场强与甲醛吸附分配系数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函数关系。(2)开展了多孔建筑板材孔隙结构特征的分形分析以及分形重构工作。通过观测建筑板材的微观结构,发现建筑板材的孔隙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多孔建筑板材二维孔隙结构的拓扑特征适合于用分形几何理论来描述。基于二维的多孔建材结构的分形特性,引入了基于分形布朗运动理论的随机中点位移算法,实现二维和三维分形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重构。并通过滤波变换的方法得到各项异性的分形布朗运动结构,发展了各项异性的二维和三维多孔结构重构方法,并应用于多孔建材的孔隙结构重构研究。(3)发展了基于混合动理学的格子-Boltzmann模型,对二维和三维分形重构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内VOC扩散迁移行为进行系统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多孔材料的有效扩散系数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随着Hurst指数减小,孔隙结构的曲迂度增加,有效扩散系数显著降低。对于各向异性的多孔结构,气体在各个方向扩散时的有效扩散系数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平行于各向异性强化方向有效扩散系数随孔隙的增加呈现线性变化,而在垂直于各向异性强化方向则有比较明显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在非连续区间的多元组分混合气体的扩散过程中,微尺度的Knudsen扩散阻力对以大分子VOC气体组分的影响要大于氮气等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气体组分。(4)在分子尺度,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外加静电场对甲醛分子与建材纤维素分子吸附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甲醛分子和建材基质之间的吸附势降低,吸附势与电场强度符合指数关系预测。(5)建立耦合VOC吸/脱附过程LBM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建材孔隙结构内VOC迁移行为以及静电场对其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施加电场作用后会造成甲醛分子迅速从固相基质上脱附,从而造成迁移初期孔隙内有较高的甲醛浓度,在压力和浓度梯度的共同驱动下,甲醛向孔隙外部的散发速度增加。而随着迁移时间的持续,孔隙内的压力逐渐下降,不同电场强度造成的甲醛浓度下降速率差异逐渐减小。本文工作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多孔建材孔隙结构内的VOC迁移机理,为预测建材VOC的迁移散发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撑。探索了外加静电场对建材VOC迁移过程的影响规律,为发展建材VOC的脱除强化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的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0;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斌;对静电场描绘实验的研究[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吴舒萍;用比较法电路进行模拟静电场实验的探讨[J];水利科技;2005年02期

3 崔云康,狄云松,王铁平,蒋耀妹;静电场描绘仪的改进[J];大学物理;2005年07期

4 牛麒斌;徐生寅;闫兵虎;邱选兵;刘淑平;;计算机静电场模拟实验研究[J];山西电子技术;2011年01期

5 代伟;;静电场描绘仪的改进[J];大学物理实验;2011年03期

6 于启新;;关于静电场的几个定律间关系的分析与论证[J];黑龙江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7 黄键,谭邦定,俞集辉;用互补变分法计算一个新的三维静电场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8 王树林;关于模拟静电场的描绘的两种方法的比较[J];抚州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9 李平,隋艳丽;静电场描迹仪的改进[J];物理实验;1997年06期

10 马广明;;这道静电场问题的正确解法是什么?[J];物理教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银林;冯肖珊;;静电场微弱电流信号检测[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严羚玮;孙迎春;佟倜;张羽;;芒刺静电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学文;孙可平;于格非;;雷云静电场的模型化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忠华;解禹;;基于主动准静电场的体域通信信道增益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华山;朱志红;李吉春;;模拟静电场实验仪的数控化改造[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李彦堂;常树国;王付良;赵平原;郭光中;;邢台5.0地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俸永格;;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论证[A];静电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C];2002年

8 那日;杨体强;;介质液体中的微粒在静电场中行为的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朱伟玲;熊建平;;这里的静电场能到哪里去了?[A];静电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C];2002年

10 孙介如;;静电损伤[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曹新建 翁大卫;点燃学员创新的“火花”[N];解放军报;2011年

2 记者 王夕;遭雷劈,可预知![N];北京科技报;2011年

3 许来庆;樊正来;隔墙有“眼”[N];中国质量报;2002年

4 许来庆 樊正来;任你躲 任你藏 隔墙也能“抓”到你[N];中国国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冯智晨;静电扰动下粒子输运机制和叠加法数值求解静电场问题[D];浙江大学;2014年

2 王尧;静电场下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169组织演化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马强;多孔建材VOC迁移及静电场对其行为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佟倜;高压芒刺静电场辅助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现周;频率调制场中里德堡原子的激发与态囚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立立;阻隔性包装和低压静电场对猪肉品质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晏才玉;超声波复合静电场改进活性污泥分离效果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3 张毅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物理《静电场》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陈程;静电场对细胞冻存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定兴;静电场力线的求解与描述及相关疑难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林;解析法及有限差分法在静电场中的部分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刚;静电场对菜豆、青椒和茄子冷害的作用及生理生化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潘运霞;静电场某些边值问题的求解及描绘[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芦虎;六极杆静电场对分子的转动态选择及态选择后分子的准直和取向设想[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刘斌;油品作业区域人体静电场的仿真研究与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6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36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