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环境污染的压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2:08
【摘要】:渤海环境污染严重,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陆源污染物占入海污染物的80%以上,减少陆域污染源排放是解决渤海污染的根本,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环境污染的压力机制研究是解决污染问题的突破口,通过辽宁省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不仅可以分析陆域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影响压力机制,也是对辽东湾乃至整个渤海的海洋环境污染压力的探索性研究。本文以辽宁省为空间范围,以COD、氨氮和重金属三类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从污染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来源构成为切入点,研究污染排放与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并评估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压力。研究结论可为辽宁陆域和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也可为我国其他流域、湖泊、海域污染的治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构建了影响COD、氨氮和重金属污染排放的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在追溯各污染物入海途径的基础上,划分影响三类污染物排放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系统分析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污染产生与排放系数,结合污染源规模,筛选污染贡献大,可操作性,获取相对容易的社会经济指标,构建了影响COD、氨氮和重金属污染排放的社会经济指标体系。 (2)以7个重金属重点排放行业的6905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辽宁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特征与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六价铬的等标污染负荷最大,其次为砷、汞、铅和镉,其中六价铬、砷和汞的污染负荷量差别并不大;有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金属制品业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辽宁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各地市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从高到低依次是:葫芦岛沈阳开原锦州辽阳抚顺大连营口。重金属污染重在防范,以企业类型、规模与布局为视角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将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管理由实际污染风险管理转变为对潜在污染风险的管理,是落实重金属污染防范工作的一种尝试。 (3)在影响污染物排放的社会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上,以2010年为横截面,分别从工业生产、城镇生活和农业农村三方面估算并分析了辽宁COD和氨氮污染的排放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和畜禽养殖业排放是COD和氨氮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对COD和氨氮污染的贡献仅分别占11%和5%,可见,工业已不是COD和氨氮的主要污染源;结合1981~2010年污染排放及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社会经济增长与COD和氨氮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发展对COD污染的贡献地位发生了变化,污染贡献次序由之前的农业工业城镇居民生活,转变为农业城镇居民生活工业;对氨氮污染而言,污染贡献次序由工业农业城镇生活,转变为农业城镇生活工业。其中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和规模的提高是推动农业污染快速增大的最主要原因,快速城市化进程是城镇居民生活污染增加的驱动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污染治理规模的扩大促使工业污染的快速下降,而工业规模的扩大对工业污染的贡献已不显著。 (4)在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压力机制研究基础上,利用方差分解估算了各社会经济因子对污染物排放变化的相对贡献度,借助相对贡献率构造了污染物排放的社会经济影响压力指数,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景下,对2011~2020年的COD和氨氮污染排放压力进行了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未来10年,COD污染排放总量在波动中上升,短期内将保持高位稳定,氨氮排放总量缓慢下降,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压力逐渐减少,农业农村污染排放总量保持线性增长趋势。该研究为污染治理工作目标的确定带来启示,也为污染治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24;F127
本文编号:2747433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24;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万静,高亳洲;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鲁欣;邓祥征;战金艳;李玉江;;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基于AHP分析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3 刘志彦;孙丽娜;郑冬梅;罗庆;;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农用潜在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4 张淑娜;李小娟;;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5 诸献雨;;鞍山市城郊污灌区农地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6 薛力群;;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汞污染现状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2期
7 孙韬;张宏伟;王媛;王晨婉;;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中国“先污染,后治理”问题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8期
8 张峥;周丹卉;谢轶;;辽河化学需氧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9 常原飞,贾振邦,赵智杰,方志刚,贾玉霞;辽河COD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严加永;吕庆田;葛晓立;;GIS支持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预测预警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娟;渤海化学污染物入海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7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4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