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除藻系统和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征

发布时间:2020-07-20 21:30
【摘要】:富营养化湖泊和水库,在气候适宜时容易形成水华和赤潮,影响和改变水的理化性质,直接和间接引起其它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特别是对于以湖泊水和水库水为水源的饮用水生产,藻类的危害更为严重,如造成滤池堵塞,运行周期缩短,反冲水量增加,制水成本提高;藻类及其可溶性代谢产物还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在利用物理、化学和其它生物方法处理不甚理想的情况下,研究利用溶藻细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去除藻类和藻毒素的效果、机理以及从该系统中分离获得的高效溶藻细菌进行了系统研究。 1.利用驯化污泥,经海绵固定化,构建了一种对藻类、藻毒素、COD、UV_(260)去除率高的微生物处理系统,研究了其对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该微生物系统去除藻类和藻毒素的主要方式。 (1) 常规的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经7天以上的驯化,利用海绵固定后,构成的微生物系统能有效地去除藻类、藻毒素及有机物,当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5h时,该系统对藻类、藻毒素、COD、UV_(260)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4%、75%和84%。 (2)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原生动物纤毛虫、肉足虫以及后生动物轮虫。该系统去除藻类主要有两种方式:菌胶团细菌的吸附分解和微型动物的摄食。a.菌胶团将藻类吸附至菌胶团表面或内部,然后对其分解,最终生成CO_2和水,同时,菌胶团也利用一些中间产物合成自身细胞,维持生命;b.微型动物对藻类摄食或以“沉食”方式直接摄食降解。 (3) 微生物系统中微型动物对藻毒素的分解是不彻底的,细菌对藻毒素的降解是藻毒素的主要去除途径。 2.从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获得5株高效溶藻细菌P01、P03、P05、P07和P15,并对其进行了外毒素检测。 (1) 从对藻类及藻毒素有良好去除作用的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溶藻细菌,时间短,效率高,针对性强,避免了目前溶藻细菌均分离自天然水体,水样浓缩量大,耗时等弊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52
【图文】:

海绵,驯化污泥,生物系统,除藻


2.2.3动态试验结果.2.23.1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见图2一5。结果表明,当原水中藻密度为.9x104个·mL一,时,停留时间hl,出水藻密度为7xl少个·mL一,,藻的去除率23.08%,当停留时间延长到Zh时,去除率达到83.16%,停留时间继续增加

TOC值,停留时间,固定化微生物,水力停留时间


图2一8不同破碎时间水样的TOC值Fig·2一8TOCofsamPlesteratedwithultrasonie图2一9~图2一10为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对CODcr、UV261)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停留时间为h2时,CODc,和UVZ,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6.6%2和65.38%,随停留时间的延长,CODc,和UV

海绵,吸附活性,菌胶团,藻类


图2一n吸附活性污泥的海绵Fig.2一11SPongeimmobil七ingactviesluge图2一12纯海绵对硅藻的吸附Fig.z一12BacJli阮r帅匆匆absorbedbyspongeimmobil试ngactviesluge由图2一13可以清晰地看出,海绵孔隙中的菌胶团能吸附大量的藻类,在其中的一个海绵孔隙所吸附的菌胶团中,吸附有水网藻,舟形藻,月芽藻,栅藻、小球藻等,说明菌胶团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海绵对藻类的吸附作用。菌胶团是由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成的,具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菌胶团不但能吸附大量的藻类,而且分解藻类,导致藻类死亡。在图2一14和图2一巧中,硅藻残体和栅藻残体的周围存在有大量杆状细菌,证明了这一点。图2一13吸附活性污泥的海绵孔中的藻类F云9.2一13AlgaeinSP0ngeimnlobil妞ingaetiveslu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将;应急性溶藻菌剂生产技术及其溶藻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金黎;高效溶藻菌的选育及其溶藻机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晓云;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用于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去除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3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63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