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攀枝花含钛高炉渣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0-07-23 15:39
【摘要】:我国钛资源丰富,占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钛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攀枝花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尽管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是仍然难以实现攀枝花含钛高炉渣的大规模综合利用。同时,目前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因此,本论文选择碳化还原法提取攀枝花含钛高炉渣中的TiC,设计工艺流程,完成攀枝花含钛高炉渣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同时,通过粘度测定和拉曼光谱分析法从性质和结构两方面解释了铝还原过程中渣-金分离困难的原因:通过改变碳颗粒粒度以及使用气体分析仪进行了碳化还原过程中TiC的形成过程的研究以及碳化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通过粘度测定研究了碳化还原过程中TiC固体颗粒的形成对高炉渣粘度的影响。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工艺流程并加以验证。主要步骤包括:预处理、配料、碳化还原、水冷、酸浸、碱浸。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研究碳化还原过程,研究发现:当还原温度高于1773K后,还原产物中的MgAl2O4相消失,主相为TiC;含钛高炉渣的还原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碳比的增大而增大(碳比不大于1.0);TiC有可能是在Fe表面形核,与Fe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酸浸和碱浸实验,研究发现:在同一浓度下,酸浸失重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温度下,酸浸失重率随着HCI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高于25%以后失重率增大幅度变小:酸浸反应的控速环节是界面化学反应,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32 kJ/mol;碱浸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浸出时间越短。碱浸反应的控速环节是界面化学反应,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0~51 kJ/mol。2、通过改变碳颗粒粒度以及使用气体分析仪进行了碳化还原过程中TiC的形成过程的研究以及碳化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研究发现:采用两种不同粒度的碳颗粒(0.05~0.055mm和0.15~,0.166mm,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含钛高炉渣进行还原,得到的TiC的粒度大致相同。也就是说,碳颗粒的形貌对TiC并没有遗传性。碳热还原反应的控速环节是界面化学反应,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9.16kJ/mol。3、通过粘度测定和拉曼光谱分析法从性质和结构两方面解释了铝还原过程中渣-金分离困难的原因,研究发现:在铝热还原过程中,CaO-MgO-Al2O3-SiO2-TiO2体系的粘度随着Al2O3/TiO2的增大而增大;拉曼光谱分析表明,TiO2含量在3~17 mol%范围内,TiO2主要以[TiO4]的形式存在于体系中,含有少量的[TiO6]八面体结构单元;随着Al2O3不断替代TiO2,一方面,体系中[TiO4]单体结构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碱性氧化物CaO进行电荷补偿,使更多的Al2O3进入SiO2网络结构,从而导致体系聚合度的增大。因此,随着铝还原反应的进行,Al2O3/TiO2比率不断增加,体系的粘度会增加。因此,渣-金分离变得困难。4、研究非均相熔体的性质—碳化物TiC对熔渣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对于相同体积分数的TiC添加,TiC的粒径越小,粘度越大;无论有无TiC固体颗粒的熔体,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总是遵循Arrhenius定律;熔体粘度随着Ti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少,表现为剪切变薄熔体。同时,温度对于含TiC的非均相熔体的相对粘度几乎没有影响。通过与模型计算粘度的比较,TiC固体颗粒对粘度的影响远远大于根据描述非均相熔体粘度的Einstein-Roscoe方程计算的粘度。如果使Einstein-Roscoe方程的参数随转速和TiC的粒径变化,可以取得不错的计算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57
【图文】:

气体分析仪,碳颗粒,恒温温度,碳化反应


6N2实巧方法逡逑根据(式6-1)和(式6-2),采用两种不同粒度的碳颗粒进行碳化还原逡逑反应,碳颗粒分别为0.05 ̄0.055mm和0.15-0.166mm。逡逑将混好的渣样放于氧化错巧蜗,设定H个恒温温度,分别为化73K,1773K,逡逑化73K,待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将巧巧在商温下放入,恒温4小时后,分别逡逑取出进行水巧冷却。碳化后渣样分别进行XRD和SEM检测分析其物相组逡逑成和形貌特征。逡逑另外,为了研巧碳化反应的动力学,准备了不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的逡逑渣样。由(式6-1)和(式6-2)确定碳与渣样的比例为11.63:100邋(质量比),逡逑温度仍采用化73K,邋1773K,化73K。反应产生的气体由气体分析仪(型号:逡逑XLZ-1090)进行测定。气体分析仪采用300ml7min的氨气进行保护。逡逑6.2实验结果逡逑

能谱分析,碳颗粒,还原反应,区域


20(d巧巧e)逡逑田6-2邋1873K还巧反应后渣样的XRD分析逡逑图6-3(a)-(f)为在不同温度下采用不同粒度的碳颗粒还原反应后渣的逡逑SEM结果。图片显示有白色,灰色,黑色=种区域。为了进一步确认物相,逡逑进行了能谱分析。1773K邋(C颗粒粒度为化15 ̄0.166mm)下还原后的SEM图逡逑片W及EDS结果如图6-4所示。区域1包含%.7%的Fe,表明白色的区域为逡逑Fe相。区域2由78.96%Ti,11.68%C组成,表明灰色为Tie物相。区域3有逡逑很多元素组成,其中邋34.10%邋0,邋25.29%邋A1,20.88%邋Ca,邋8.47%邋Si,邋NB30%邋Ti,逡逑1.96%邋Mg等,表明黑色区域为还原反应后Rp余的渣相。逡逑由上结果对比可W看出虽然采用了不同粒度的碳颗粒,但是TiC的尺逡逑寸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曲线,百分数,生成速率,气体速率


气体速率最大时为反应开始时间。因此,本部分分析将上升过程舍去,从C0逡逑生成速率最大时为反应起始点,即为0时刻。据此作图可得到不同温度下C0逡逑的生成速率曲线,如图6-6所示?从图中可W看出温度巧巧,其生成速率越逡逑快。逡逑I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淑芳;鲁礼林;;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与钛组分析出技术的进展[J];矿业快报;2008年03期

2 方秀君;李运刚;何晓凤;;含钛高炉渣提取金属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年10期

3 张悦;杨合;薛向欣;;由含钛高炉渣合成复合肥初探[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9年03期

4 邹星礼;鲁雄刚;;攀枝花含钛高炉渣直接制备钛合金[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09期

5 文玲;张金柱;;含钛高炉渣性能的研究进展[J];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05期

6 王思佳;张悦;薛向欣;杨合;;硫酸铵熔融反应法从含钛高炉渣中回收钛[J];化工学报;2012年03期

7 郭培民,赵沛;从相图分析含钛高炉渣选择性分离富集技术[J];钢铁钒钛;2005年02期

8 刘晓华,隋智通;含钛高炉渣湿法提钛时杂质酸解行为的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5年05期

9 王明玉,张力,张林楠,隋智通,涂赣峰;含钛高炉渣中钛组分最佳富集相的选择[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5年03期

10 高水静;张文丽;;含钛高炉渣的利用现状与展望[J];山东陶瓷;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悦;薛向欣;杨合;刘素兰;;由碳酸钾和含钛高炉渣制备肥料[A];2011新型肥料研发与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思佳;张悦;白丽丽;薛向欣;杨合;;由含钛高炉渣提取钛[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3 王思佳;张悦;薛向欣;杨合;;含钛高炉渣提取氧化铝及熔剂循环利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4 都兴红;何桂珍;李锐;娄太平;涂赣峰;;含钛高炉渣中钛的选冶结合回收[A];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论文集[C];2013年

5 敖万忠;张东升;施丽丽;张金柱;;水钢含钛高炉渣流动性的实验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6 赵宝军;Eugene Jak;Peter C. Hayes;;含钛高炉渣相平衡的研究及其应用[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雷珊;杨娟;余剑;刘云义;许光文;;含钛高炉渣制备脱硝催化剂钛原料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8 马兴冠;温静;马志孝;陈晨;明铁山;;含钛高炉渣光催化氧化处理糠醛废水[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杨合;薛向欣;张志宏;左良;杨中东;;我国几种含钛高炉渣光催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10 杨合;宋兆莲;李述贤;赵志春;董学文;薛向欣;;含钛高炉渣抗大肠杆菌性能[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孔祥文;有机聚合物改性含钛高炉渣免烧免蒸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张武;改性含钛高炉渣中金红石相的析出与分离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甄玉兰;攀枝花含钛高炉渣资源化利用新途径[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杨合;含钛高炉渣再资源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D];东北大学;2005年

5 白晨光;含钛高炉渣的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雷雪飞;掺杂硫酸盐的含钛高炉渣处理溶液中Cr~(6+)及Cr~(6+)复合体系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翰;攀钢含钛高炉渣中钛组分的分离提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慈颖;含钛高炉渣制取碳氮化钛的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3 袁湘君;含钛高炉渣作人工湿地基质处理含抗生素污水的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任光福;改性含钛高炉渣中金红石相的分离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许宇宙;真空碳热还原—酸浸联合工艺制备碳化钛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刘璐;含钛高炉渣结晶行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易小祥;碳氮化处理攀钢含钛高炉渣及其分选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晓华;改性含钛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9 龚银春;含钛高炉渣及其盐酸浸取液中主要组分的分离提取[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裴玲芳;四川某地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途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7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67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