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喀斯特地区AMD中二价铁氧化耦合砷锑迁移转化机制

发布时间:2020-07-26 13:35
【摘要】:酸性矿山废水(AMD)具有低pH、高Fe(Ⅱ)浓度和富含有害重金属元素的特点,已对矿区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能与AMD反应,能提高AMD的pH,使Fe(Ⅱ)快速被氧气(O_2)氧化,可能会产生羟自由基(·OH)等活性氧化物种和铁(氢)氧化物,从而促进As、Sb等低价重金属元素的氧化、沉积,改变重金属元素在AMD中分布规律。而目前对以上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还不清楚。为此,本文通过室内静态实验研究了碳酸钙(CaCO_3)与模拟AMD反应,促进Fe(Ⅱ)被O_2化学氧化产生·OH过程中,pH、Ca~(2+)和CO_3~(2-)对Fe(Ⅱ)化学氧化生成·OH的影响机制;然后进一步考察该反应过程对As(Ⅲ)和对氨基苯磺酰胺的氧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CaCO_3与模拟AMD(8.93 mmol/L Fe~(2+),pH 3)反应引起Fe(Ⅱ)被O_2化学氧化过程能产生·OH。当CaCO_3投加量为0.67~2.78 g/L时,Fe(Ⅱ)的氧化速率随CaCO_3投加量的增加而递增;当CaCO_3投加量为1.39 g/L,其24 h累积·OH浓度达到59.3μmol/L,为最大的累积·OH浓度。通过对Fe(Ⅱ)形态的分析发现,·OH主要来自于吸附在纤铁矿和水铁矿表面的吸附态Fe(Ⅱ)、与碳酸根络合的Fe~(2+)(如菱铁矿)的氧化。同时,适宜的pH(如5~6)使Fe(Ⅱ)的氧化速率适中,有利于·OH的生成。另外,CaCO_3溶解释放的CO_3~(2-)和Ca~(2+)也促进了·OH的生成。通过对污染物的氧化实验可见,AMD氧化过程中产生·OH能氧化As(Ⅲ)和对氨基苯磺酰胺等污染物,因此对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碳酸盐岩诱导AMD中Fe(Ⅱ)氧化对As和Sb在AMD中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本文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在石灰岩作用下,AMD中As和Sb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和As、Sb在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在石灰岩作用下,低流速和高pH有利于Fe(Ⅱ)被O_2化学氧化产生活性氧化物种(如O_2·-、·OH和Fe(IⅤ)等)和铁(氢)氧化物,促进As(Ⅲ)、Sb(Ⅲ)被氧化、沉积;而Fe(Ⅱ)为100~500 mg/L时,不同的Fe(Ⅱ)浓度对As(Ⅲ)、Sb(Ⅲ)的氧化沉积无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同流经距离间的AMD中As(Ⅲ)/Sb(Ⅲ)、总As/Sb浓度差异都不断缩小,并且逐渐趋近于AMD出口中的浓度。在石灰岩与AMD反应过程中,Fe(Ⅱ)被O_2化学氧化产生活性氧化物种和铁(氢)氧化物都能氧化As(Ⅲ)和Sb(Ⅲ),促进As(Ⅲ)、Sb(Ⅲ)的氧化沉积。通过对沉积物中As、Sb的赋存状态分析发现,As、Sb从AMD转移至固相中后,主要与铁(氢)氧化物共存。沉积物中As总量随AMD迁移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递增,并与总铁含量显著相关;而Sb总量在沉积物中的表现出平均分布的特征,且与总铁含量无显著相关性。通过对沉积物中的As和Sb进行连续提取发现,沉积物中的As和Sb主要以无定型铁(氢)氧化物共沉淀态为主,其次为强吸附态、离子结合态;As和Sb的三种赋存形态中,均分别以As(Ⅴ)和Sb(Ⅴ)为主。在室内模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依托贵州省兴仁县交乐村高砷AMD污染区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验证室内模拟实验结果。结果表明,AMD在地表迁移过程中,总As和As(Ⅲ)都随AMD迁移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且总As与Fe(Ⅱ)浓度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R~2=0.941),尤其是在AMD出口附近更为显著。通过室内控制实验发现,在无其它环境介质作用下,AMD中的As(Ⅲ)主要被微生物氧化,其氧化速率非常缓慢。在AMD形成初期,土壤中的碳酸盐岩促进Fe(Ⅱ)快速氧化产生活性氧化物种和铁(氢)氧化物,加快As(Ⅲ)的氧化、沉积过程。在AMD形成的后期,As(Ⅲ)主要被附着在沉积物上的微生物氧化,进而被铁(氢)氧化物吸附去除。由此可见,土壤和沉积物都显著加速了As(Ⅲ)的氧化沉积过程。与AMD中的总As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AMD沉积物中的总As含量也随AMD迁移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因生物或非生物氧化作用,沉积物中的As主要为As(Ⅴ)。但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沉积物中,Fe(Ⅲ)矿物与As(Ⅴ)都能被还原,使As可能再次释放到水相中,增加沉积物中As释放的环境风险。对AMD沉积物的连续提取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的As主要是与无定型的铁(氢)氧化物共沉淀态As,尤其在AMD出口更为显著。随着AMD迁移距离的增加,无定型的铁(氢)氧化物共沉淀态As的含量和相对比例都逐渐降低,其它As形态种类和含量都增加,沉积物中的As赋存形态更加多元化。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沉积物中强无定型铁(氢)氧化物共沉淀态As逐渐转变为弱无定型铁(氢)氧化物共沉淀态和强吸附态。在铁矿物的这种转变过程中,As的赋存形态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它们都是稳定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751;X142
【图文】:

微生物氧化,硫铁矿,机制,黄铁矿


是指在矿山环境下,因矿业开采或自然原因暴露的硫化矿、黄铜矿等)氧化形成的 pH<5 的水体。黄铁矿是产生12, 16]。件下,黄铁矿可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被氧化。在大气、三价铁(Fe3+)等非生物因素氧化(方程 1.1,1.2)[4]慢,主要受 pH、温度、黄铁矿暴露面积等各种因素影AMD 的 pH 逐渐降低,嗜酸微生物不断发育,当 AMD由化学氧化转变为以生物氧化为主导,氧化速率也相应S2+15/4 O2+ 7/2 H2O→Fe(OH)3+2SO42-+4H+(1S2+15/8O2+13/2Fe3++17/4H2O→15/2Fe2++2SO42-+ 17/2H+(1.对黄铁矿的氧化可以从以下 2 个方面进行,具体机制如可以直接与黄铁矿作用,氧化黄铁矿;另一方面可以通形成 Fe3+,促进反应 1.2 的进行,加速黄铁矿的氧化。在化速率比其仅被 O2氧化快 6 个数量级[17],因此微生物显。

过程图,喀斯特地区,迁移转化,二价铁


微生物与化学机制作用下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嗜酸细菌,系统进化树,黑体,原核微生物


图 1.3AMD 和生物浸矿液中嗜酸细菌(黑体表示)系统进化树[65]MD 中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核微生物上,但这些原核微生物的主要集中在 Proteobacteria、Nitrospira、Actinobacteria、Firmicuteteria 五个门(图 1.3),其中能氧化 Fe(II)的代表性细菌有:氧化亚铁errooxidans)[66]、铁氧化钩端螺旋菌(Leptosirilum ferrooxidans)[67, 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恒熹;“三废”与环境污染[J];益阳师专学报;1988年05期

2 龚宇阳,江德爱;国外土水系统中氮转化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J];环境科学丛刊;1988年01期

3 林茂楠;;铬的迁移转化及对环境和人体的作用[J];皮革科技;1988年08期

4 常青 ,刘重业;环境中的锌(3)——锌的迁移转化(土壤、水体、生物、人体中的锌)[J];干旱环境监测;1989年03期

5 ;第四章 迁移转化求创新──创新导引[J];语文世界;2000年09期

6 容群;罗栋源;边鹏洋;高何凤;陈何潇;狄瑜;金晓丹;;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8年02期

7 严登华,何岩,王金达,邓伟;满洲里市环境中氟的迁移转化[J];农业环境保护;2000年04期

8 戴建华;;有机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李宏艳;李凤明;彭永伟;;土壤中挥发性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两区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9期

10 阮晓红,王超,朱亮;氮在饱和土壤层中迁移转化特征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偁;罗付香;吴彦瑜;彭晓春;;铅在环境中的形态迁移转化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舒喜;申智勇;孙尊强;叶毅科;李志强;;燃煤中痕量元素迁移转化研究分析[A];2016年燃煤发电清洁燃烧与污染物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金小君;刘元;刘鸿;;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现含氮废水产电过程中氮素的迁移转化[A];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杜娟;潘婷;谭剑聪;陈军;刘颖;;长江宜宾段总磷的迁移转化特征分析[A];四川省第十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雨;贾永锋;;缺氧条件下土壤As的迁移转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罗盛旭;贾振亚;杜兵兵;;铅、镉、铜和锰在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姜雨泽;王彬;苏建鹰;;煤燃烧过程汞的迁移转化及排放特性[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8 匡耀求;黄宁生;邹毅;王德辉;李超;;论二氧化碳在大气-海洋-沉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夏文青;黄亚继;查健锐;刘长奇;夏志鹏;;垃圾焚烧过程中铅和镉的排放控制研究进展[A];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能源转型与创新——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席北斗;韦尚正;姜永海;于会彬;赵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研究进展[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西省上饶市委组织部 胡军;打造干部专业能力“升级版”[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喀斯特地区AMD中二价铁氧化耦合砷锑迁移转化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2 梁秀娟;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水土环境中氟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秦雨;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转化机理及模拟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永杰;长江河口潮滩沉积物中砷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成方;金属硫化物矿区稻田土壤中硫素的迁移转化及次生硫酸盐矿物中重金属的溶出机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钱轶超;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素迁移转化特征与生物作用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谭小飞;生物炭原位修复作用下土壤和底泥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8 孙明洋;燃煤电厂脱硫石膏中汞的形态转化规律及稳定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肖菡曦;废弃印刷线路板高温燃烧特性及溴迁移转化特性[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洪有为;典型多环芳烃在红树林湿地模拟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及其毒性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爽爽;生物炭制备过程中养分元素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陈桂明;微生物活动对砷污染湖泊沉积物中砷迁移转化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6年

3 杜耀;填埋场内铁的迁移转化对H_2S的内源削减行为[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张学润;渗流带中油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模型及其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7年

5 宋秀辉;土壤—作物系统中碘的迁移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甘露;污水灌溉与施肥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动态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7 王鹤名;水库(湖泊)水体中“三氮”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8 何晓锋;地下水饱和带硝酸盐迁移转化的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邢万丽;生物质与煤混燃过程中硫与氯对碱金属迁移转化的竞争机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郭媛媛;铬在地下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0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70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