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铅、镉离子印迹吸附剂制备及其富集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23:4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大气、水体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环境中只要有微量的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因此对于环境样品中痕量重金属的分离、富集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的新型分子识别技术,利用该技术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可高选择性地区分印迹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目前,分子印迹技术已在生命科学、环境检测、天然药物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建立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检测新方法为目的,合成了几种重金属镉和铅离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对合成的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它们对模板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能,同时对铅离子表面印迹吸附剂分离识别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探讨,对不同合成方法制得的铅离子印迹吸附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采用悬浮聚合技术,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合成了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交联剂、反应温度和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物分离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镉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d(Ⅱ)的结合性质和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合成的产物粒径均匀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温度为70℃,模板离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0时合成的产物有较高的结合量和选择性;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d(Ⅱ)的最大饱和吸附量是12.6 mg·g~(-1);在Cu(Ⅱ)和Zn(Ⅱ)存在下,其相对选择性因子分别为3.3和3.5。在此基础上,利用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剂,建立了分离富集测定痕量Cd(Ⅱ)的分析新方法,检出限为0.76μg·L~(-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为环境样品中痕量Cd(Ⅱ)的测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2.采用表面印迹方法结合溶胶-凝胶过程,在中孔硅表面上印迹合成了Pb(Ⅱ)离子表面印迹中孔吸附剂,并采用红外、比表面孔分布测定仪对其进行了结构和表面性能表征。考察了Pb(Ⅱ)离子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吸附速率、吸附容量以及吸附选择性。研究表明,Pb(Ⅱ)离子表面印迹中孔吸附剂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速率很快,吸附量较大,最大吸附量为221 mg·g~(-1)。建立了以该吸附剂作为固相萃取剂,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分离富集测定水样中Pb(Ⅱ)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低,选择性好,可应用于复杂环境样品中Pb(Ⅱ)的痕量分析。 3.研究了Pb(Ⅱ)离子表面印迹中孔吸附剂对Pb(Ⅱ)离子吸附的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结果发现,Pb(Ⅱ)离子表面印迹吸附剂对溶液中Pb(Ⅱ)的吸附速率很快,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中模板离子浓度高时的吸附速率高于浓度低时的吸附速率;高浓度时,液膜扩散成为吸附速率的主控步骤,而在低浓度时吸附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步骤控制;Pb(Ⅱ)离子表面印迹吸附剂对溶液中Pb(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Pb(Ⅱ)离子表面印迹吸附剂吸附Pb(Ⅱ)的吸附焓ΔH~0大于0,表明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各种条件下ΔG~0都小于0,而ΔS~0都大于0,说明该吸附分离过程是能够自发进行的。 4.采用双印迹溶胶-凝胶法,以Pb(Ⅱ)和表面活性剂CTAB为双模板剂,制备了Pb(Ⅱ)离子印迹杂化吸附剂,探讨了各种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比表面孔分布测定仪对其结构和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分离富集Pb(Ⅱ)的影响以及双印迹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与其它印迹材料和非印迹吸附剂相比,双印迹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在Cd(Ⅱ)存在下,Pb(Ⅱ)/Cd(Ⅱ)的相对选择性系数α_r>100。吸附剂稳定,在吸附-脱附5次后,双印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降低。利用双印迹吸附剂作为固相萃取剂,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测定Pb(Ⅱ)的方法。测定过程所需试剂少,减少了对样品的污染和转化损失,可直接用于环境样品中Pb(Ⅱ)的测定。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言军,余建华,黄启斌,林原;分子印迹纳米膜的制备及其在检测神经性毒剂沙林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3年07期

2 于京华;葛慎光;戴平;谭云;李波;程晓亮;;巯基葡聚糖分离富集催化动力学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镉[J];分析化学;2008年04期

3 杨永兴;李晓林;李玉兰;谈明光;陆文忠;张桂林;李燕;;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空气颗粒物中铂族元素[J];分析化学;2009年03期

4 王玲玲;闫永胜;邓月华;李春香;徐婉珍;;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研究[J];分析化学;2009年04期

5 张进;徐岚;王亚琼;吕瑞红;;基于分子印迹电聚合膜的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J];分析化学;2009年07期

6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urfactant Template from MCM-41 and Implant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into Mesopores with Supercritical Fluid[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2年05期

7 ;An ion-imprinted polymer supported by attapulgite with a chitosan incorporated sol-gel process for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Ce(Ⅲ)[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9年08期

8 王妍;荆涛;包学伟;王鹏;宗绪晨;林雁飞;周宜开;梅素容;;本体聚合法制备2-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评价[J];分析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9 王进防,周良模,刘学良,王清海,朱道乾;分子烙印手性固定相分离过程热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张淑琼,杨黄浩,庄峙厦,王小如;分子印迹SiO_2纳米管膜的制备及其生化分离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建都;分子印迹分离技术[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98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798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