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8-25 20:43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化与城市化进展加速,城市化促使社会人口和经济密度剧增、建筑物与各种基础设施高度集中。一般说,城市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水能与其他物质资源供应及其他自然条件较好,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因此,有利于生产组织和实现社会联系与分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便于人群就业和居住。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于人口和建筑物高度密集,危险因素种类复杂、数量多、存储密度大、分布广,污染物排放量大、种类也多,而开敞空间和自然生态用地稀缺,道路容量相对不足,对人群的安全与健康风险大大增加。在人为和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后果更严重,采取应急措施紧急疏散人口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无论是老城市改造或新的区域建设规划中如何强化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区域规划对区域发展的控制和引导,使人们注意到规划与风险的密切联系,但是如何在规划中规避和预防人群安全与健康风险,仍是不足的。通过规划的风险评价来调控与缓解区域的风险是改善现行区域规划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的意图是探讨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以期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对区域发展带来的风险,为在规划中采取预防性的规避与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途径发挥引导作用。从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控制一种污染物的暴露到以区域集成的对多种污染物累积风险的预防与治理。将风险评价方法和内容集成到规划环境评价的框架中,是建立人群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关系的纽带。 本文首先建立了区域规划的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框架。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内涵和特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区域规划的内容和制定过程与不足,以及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实践的分析,确定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是一种以对比风险评价为基础,将战略环评与累积风险评价集成的评价。鉴于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是规划环评的延伸,提出了以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为基础,将风险评价集成于其中的工作程序。基于区域规划可能带来的风险,从区域和区域规划的角度,提出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框架包括了三个部分。规划分析和规划风险分析,以规划不确定性分析和比较风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820.4
【图文】:

杨浦区,区位


全区土地总面积为60.6Ikm2,其中黄浦江岸线(包括复兴岛)15.skm。杨浦在上区海位的区图9一1杨浦区区位图9.1.,.2气象与气候本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七一九月经常受到热带气旋的侵袭,高温与暴雨往往同时出现,又为台风影响的盛期,极大风力大于11级,年平均风速3.1米/秒,全年平均气温15℃左右,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40.2℃和一12.1℃。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4.4mm,降雨日132天

等值线图,杨浦区,风险,致癌风险


图94杨浦区瘤症风险等值线图《每10万人增加的病例数)图9一5杨浦区非致瘤风险等值线图(HI)文章后面的杨浦区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空间分布图(图9一6一图9一13),其中致癌风险分布图的表达的是个人最大风险分布,即该区域由这些有毒污染物引起的个人患癌症的最大概率。非致癌风险分布图表达的是区域非致癌风险指数Hl的分布。图9一6和图9一7显示了该区域所有固定源和移动源产生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空间分布。虽然移动源构成了本地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主要部分,但是其仅限于与主要道路临近的地区。三分之二的区域的致癌风险在8%0以下,非致癌风险HI指数在18以下。

等值线图,杨浦区,风险,致癌风险


图94杨浦区瘤症风险等值线图《每10万人增加的病例数)图9一5杨浦区非致瘤风险等值线图(HI)文章后面的杨浦区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空间分布图(图9一6一图9一13),其中致癌风险分布图的表达的是个人最大风险分布,即该区域由这些有毒污染物引起的个人患癌症的最大概率。非致癌风险分布图表达的是区域非致癌风险指数Hl的分布。图9一6和图9一7显示了该区域所有固定源和移动源产生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空间分布。虽然移动源构成了本地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主要部分,但是其仅限于与主要道路临近的地区。三分之二的区域的致癌风险在8%0以下,非致癌风险HI指数在18以下。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许世卫;李志强;李哲敏;王启现;李干琼;;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预警类别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祉熹;我国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情景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令国;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环境风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04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04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