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镉、镍在海洋浮游食物链上的传递及其生理生化效应

发布时间:2020-08-26 01:50
【摘要】: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是修复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必需手段,虽然常规的化学和物理等监测手段是环境监测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由于该手段不能提供生物信息,继而不能满足当今环境监测的目标。由于可提供环境污染的生物信息,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在现代化环境监测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所以在环境监测中大规模应用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选择桡足类为研究对象,进行重金属(镉或镍)对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a)、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和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borneoensis)急性毒性的测定;同时采用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为期12 d的不同浓度重金属(镉或镍)暴露对日本虎斑猛水蚤和双齿许水蚤体内多种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乙酰胆碱酯酶(AChE)、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比值(GSH/GSSG)}的影响,以探讨镉或镍对桡足类的毒害效应以及动物的应激机制,同时筛选出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也进行重金属(镉或镍)不同暴露时间(1、4、7和12 d)对日本虎斑猛水蚤体内金属硫蛋白(MT)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该种桡足类体内MT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诱导模式和应激机制;本文还选择重金属暴露12 d后的双齿许水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对该种桡足类肌肉组织和卵巢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重金属对动物的毒性效应。同时,本文定量分析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双齿许水蚤和婆罗异剑水蚤)生殖力在重金属胁迫下发生的变化,阐述重金属污染下桡足类种群变化的应对策略。最后,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不同氮水平和氮源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吸收镍与该金属在藻类亚细胞和各生化组分中分布的影响,即探讨环境营养盐水平和来源对藻类吸收镍的影响机制;同时也研究氮或磷添加对镍在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胞内吸收和累积的影响;并将其分别投喂中华哲水蚤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后,探讨镍在桡足类体内的吸收和生理周转,即探讨不同营养盐浓度对镍在海洋食物链上传递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镉对桡足类的24和48 h半致死浓度均小于镍对应的半致死浓度,因此桡足类对镉的敏感性大于镍,即镉更具有毒性;在镍对各种桡足类24和48 h半致死浓度的比较中,日本虎斑猛水蚤最大,中华哲水蚤和双齿许水蚤最小(两者相差不大),而在镉对各种桡足类24和48 h半致死浓度的比较中,婆罗异剑水蚤最大,日本虎斑猛水蚤次之,中华哲水蚤最小,因此重金属对桡足类的毒性与金属类别和生物种类均相关。 2.不同浓度的镉或镍均引起桡足类体内各种生化指标(SOD、GPx、GST、GSH和GSH/GSSG)的显著变化,该类指标的变化与重金属暴露剂量和时间均相关,因此提示该系列指标可作为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GSH.在12 d的重金属暴露过程中,GSH总是最先受到影响的,而且基本上处于抑制状态,因此该指标有望成为桡足类体内指示重金属污染的良好标志物。同时,镉和镍对桡足类均有神经毒性效应,因为不同浓度重金属均诱导桡足类体内AChE活性的显著变化,但重金属更多是通过AChE活性的提高而呈神经毒性。经过12 d的镉或镍暴露后,桡足类体内MDA含量更多地与该金属处理无相关性,因此该指标作为生物体氧化损伤程度的标志物时,需要慎重,应该辅以其它生物标志物才能更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氧化损伤水平。 3.在12 d的暴露过程中,镉或镍既可诱导日本虎斑猛水蚤MT的合成,也可表现为抑制效应,即MT的变化与暴露剂量和时间均有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双齿许水蚤肌肉组织和卵巢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在12 d的暴露过程中,镉和镍已对该种桡足类造成氧化损伤,因为肌纤维受到氧化损伤的迫害,同时生殖细胞发生凋亡。 4.不同浓度镉或镍均可影响桡足类的生殖力,而且其影响与金属类别和生物种类均相关,特别是不同浓度镉或镍均显著抑制日本虎斑猛水蚤的生殖力,说明重金属可影响日本虎斑猛水蚤的种群繁衍。 5.通过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表明,东海原甲藻培养在高浓度和低浓度镍下,不同氮水平和氮源均可显著影响其对镍的吸收,该吸收随着硝酸氮的升高而增加,同时以尿素为氮源时可显著促进藻类对该金属的吸收。当东海原甲藻吸收镍后,不同氮水平和氮源均可影响镍在藻类亚细胞中的分布,如细胞壁和可溶性物质中镍的百分含量随着硝酸氮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细胞器中镍的百分含量随着硝酸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且尿素可提高镍在细胞壁中的分配率:同时,绝大部分镍(>70%)分布在细胞的可溶性物质中。不同氮水平和氮源也可影响镍在藻类各生化组分中的分布,如碳水化合物中镍的含量随着硝酸氮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蛋白质中镍的含量却随着硝酸氮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尿素可显著提高镍在蛋白质中的分布然却降低该金属在碳水化合物中的百分含量,脂类中镍的含量与不同氮水平和氮源均无显著相关;镍主要分布在蛋白质中(>50%)。 6.经过24 h暴露后,氮或磷均显著影响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对镍的吸收,且高浓度氮或磷均能促进镍在这两种藻类细胞内的吸收和累积。中华哲水蚤和真刺唇角水蚤对镍的吸收随着藻类培养液中营养盐(氮或磷)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然而镍在中华哲水蚤或真刺唇角水蚤体内的生理周转率却不受氮或磷浓度的影响,似乎更受动物个体的生理状态的影响,如摄食不同磷浓度培养下的硅藻镍后,食物镍在中华哲水蚤体内的生理周转率均是真刺唇角水蚤的2倍左右。桡足类对镍的吸收率与藻类细胞内镍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证明了“桡足类只吸收饵料细胞内‘水相'金属库中的金属”的假说。由此可见,近海富营养化可促进浮游植物对镍的吸收,进而影响该金属在浮游食物链上的传递。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830
【图文】:

诱导机制,金属硫蛋白,重金属,配体


A扩,Bi3+》c子+>Pb2+>z矛+>co2+,表明锌可被许多金属(包括最有毒性的重金属)替代[’8‘】。因此,Roesijadil’82]提出一个模型,该模型认为重金属对MT合成的诱导是细胞内zn2+水平提高的结果(图1)。如福侵入细胞后,由于具有更高亲合力,锅可与zn一llgand结合形成cd一llgand并置换出z矿+,接着游离zn2+与金属转录抑制因子 (metaltranscriptioninhibitors,简称为 MTI)结合,继而使得金属转录因子 (metaltranscriPtinnfactors,简称为MTF)处于活性态,最后通过转录因子与MT基因上相关金属调节元素 (metalregulatoryelement

虎斑,生化指标,显著相关,对照组


不同锅浓度无显著相关,除100林叭-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添加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浓度锅对日本虎斑猛水蚤体内AChE活性的影响见图2一。由图可知,第ld的AChE活性与不同锅浓度有显著相关(P<0.05),10和100林叭两添加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添加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第4d的AChE活性与不同锡浓度有显著相关(P<0.05),除100林叭一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添加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第7d的AChE活性与不同锡浓度有显著相关(P<0.05),除10“留Les添加组外,锡处理对AchE活性均有诱导作用

虎斑,生化指标,还原型,浓度


嵋恍壚写 JSVO.ExPosu代舫me(d)Exposurctime(d)0一祠.比O的501工50官魁.

本文编号:2804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04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