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近海沉积物中几种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3:47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天然环境中的具有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稳定性强、生物富集率高、难于生物降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PAHs在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去除,包括光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等。 本文选择三环和四环PAHs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菲、蒽、芘和屈作为目标物。其中菲和蒽是由三个苯环连接而成,有着具有致癌作用的湾区结构,芘和屈是PAHs的四环代表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它们常作为检测PAHs污染的指示物。 为探讨PAHs的环境行为,以污染较为严重的李村河口沉积物为基质,选择菲、蒽、芘和屈进行实验室好氧微生态培养,对其在沉积物自然菌群作用下的降解行为及降解机理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 (1)优化了用超声萃取-柱层析-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法测定污染严重的河口沉积物中菲、蒽、芘、屈的方法。在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下,菲、蒽、芘和屈的空白加标回收率在76.9%~9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11%~7.74%之间。基质加标回收率在72.7%~8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50%~6.57%之间。满足US EPA标准的要求。 (2)6个月的好氧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中菲、蒽、芘和屈的本底值分别由569 ng·g~(-1),72.1 ng·g~(-1),408 ng·g~(-1),230 ng·g~(-1)降至423 ng·g~(-1),68.0 ng·g~(-1),343 ng·g~(-1),212 ng·g~(-1),降解率分别为25.6%,5.70%,16.1%,7.80%。降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菲、芘、屈、蒽,主要与PAHs的本底浓度、结构以及水溶解性等因素有关。而在添加了PAHs的沉积物中,菲、蒽、芘和屈的浓度分别由641 ng·g~(-1),208 ng·g~(-1),485 ng·g~(-1),395 ng·g~(-1)降至437 ng·g~(-1),168 ng·g~(-1),385 ng·g~(-1),337 ng·g~(-1),降解率分别31.8%,19.2%,20.6%,14.8%。添加PAHs后沉积物中PAHs的降解率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PAHs的添加为沉积物中降解菌提供了丰富的碳源,使其经过诱导和驯化后逐渐成为优势菌。 (3)从李村河口沉积物中分离纯化出四种纯菌,研究了四种目标物在这四种混菌作用下的微生物降解。菲、蒽、芘、屈在液体培养基中降解84 h后测得的降解率分别为91.7%,85.7%,79.6%和70.0%,明显高于自然菌群作用下的生物降解。PAHs在驯化微生物作用下降解趋势与自然菌群作用下的趋势相似,都经历了诱导期、稳定降解期和缓慢降解期,但降解周期明显缩短。对降解过程中PAHs的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结果表明,PAHs在降解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 (4)将GC-MS和CSIA相结合,对菲和蒽的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菲的降解途径为:菲在双加氧酶作用下,生成菲的顺式3,4-二氢二醇,然后脱氢转变为3, 4-二羟基菲,再开环形成1-羟基-2-萘酸,然后分别以邻苯二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途径代谢。蒽的降解途径为:蒽先转变为蒽酮,然后再转化为9,10-二蒽醌,之后降解为芳香酸、酯,最后开环生成小分子酸。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X50;X172
【部分图文】:

结构图,多环芳烃,难降解性,低流动性


1 文献综述1.1 多环芳烃简介多环芳烃是一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苯环的有机污染物,它们通常以三种方式排列:弯接,簇聚和线性排列。这一类物质由于高毒性、低流动性和难降解性使其在环境保护领域备受关注。美国环保局在 1976 年提出了“优先污染物”的概念,在这些污染物中多环芳烃就占了 16 种,它们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多环芳烃,分子,光致毒效应,人体


图 1-2 多环芳烃分子中的 K 区和 L 区Fig.1-2 K region and L region of PAHs外光能够被多环芳烃所吸收,紫外光的波长大约在环芳烃亦可以吸收波长大约在 400 nm-760 nm 的生强烈的光致毒作用,若是人类暴露在这种环境下同时人体的 DNA 亦被伤害,人体的遗传信息由此于能够产生基因突变。我们需要注意其光致毒效应光化学反应[2]。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 具有低溶解性和高疏水性,很容易分配到非水相中

分布图,采样点,入海口,胶州湾


口环境概况河发源于石门山南侧卧龙沟,最终经胜利桥进入胶州湾,,全长 167 km,是青岛市主要的防洪河道。来,由于干旱等原因,李村河已经没有自身径流,成为工放通道[141,142]。水清沟、张村河和大村河的污水都经李村因此,李村河入海口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143],对李村河得我们关注。间及采样点分布位于李村河入海口胶州湾大桥东岸。及上覆海水样品采集于 2010 年 5 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秀艳,丁永生;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及其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胡健,张国平,刘丛强;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多环芳烃[J];地球与环境;2004年Z1期

3 麦碧娴,林峥,张干,盛国英,闵育顺,傅家谟;珠江三角洲河流和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研究——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4 巩宗强,李培军,王新,张海荣,张春桂,许华夏;真菌对土壤中苯并[a]芘的共代谢降解[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5 刘福寿,王揆洋;胶州湾沿岸河流及其地质作用[J];海洋科学;1992年01期

6 杨永亮,麦碧娴,潘静,殷效彩,李凤业;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7 郭楚玲,郑天凌,洪华生;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J];海洋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8 刘虎威,肖宁宁,李润锴;河流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监测;2001年05期

9 吉云秀,邵秘华;多环芳烃的污染及其生物修复[J];交通环保;2003年05期

10 彭先芝,张干,陈繁忠,刘国卿;好氧生物降解中烷烃单体稳定同位素分馏及其环境意义[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明忠;硫化亚铁—水体系下六六六的非生物转化及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本文编号:2813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13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