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2 14:14
随着各国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日益增多的非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退化,甚至在局部地区和领域内表现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极大破坏,最终产生了环境问题。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负外部性,而为消除环境的负外部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则构成了环境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实施的环境政策,不仅对本国而且还将对与本国有经贸往来的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开放经条件下的环境政策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对中国的开放经济与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以文献评述的方式概括性地对环境问题、开放经济与环境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以及环境政策现状进行综述与评价,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探讨国家在环境问题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制度建设责任。第三章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冲突、环境政策类型和最适环境政策的选择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环境政策的基本问题。第四章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主要类型的环境政策的特征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五章对都涉及环境与贸易问题的WTO与国际多边环境协议(MEA_S)之间的潜在冲突予以深度地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可能方式。第六章,以具体的环境政策措施,即污染税及直接污染处理,分析其对一国出口的影响,同时又探讨关税政策与进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七章以贸易小国为例,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应选择何种最适环境政策,保证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八章介绍OECD环境税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九章从长期经济增长的考虑,分析一国最适污染税的选择。第十章针对中国的开放经济与环境政策,比较全面地探讨对外开放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中国环境政策的内容及评价,最后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应实施的环境政策及参与WTO的谈判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的观点和结论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环境问题中,国家不仅应承担对现在生存人类的保护责任,而且还应承担隔代保护责任,避免压缩或剥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二)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各有其优缺点,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相比之下,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在市场机制下更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最适环境政策应该是环境税费政策。(三)解决WTO与MEA_S潜在冲突的可能方式为:援引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原则、修改GATT第20条的有关规定、修正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等。(四)征收污染税和制定直接污染处理标准这两项最常见的环境政策对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数量及国际收支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一国进口产品的环保质量高低、环保成本、进口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及进口关税的升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小国制定最适环境政策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实施单一环境政策与同时实施组合环境政策的福利效果及最适环境政策略的可能差异;其次则应进一步分析在产业结构外生化与内生化之下,不同环境政策的作用。(六)OECD环境税改革的启示为:中国环境税制改革应坚持税收中立的原则;降低环境税的累退效果;循序渐进、审慎选择环境税开征时机和建立绿色税制委员会。(七)政府将污染税收用于不同目的时,最适污染税率有所不同。(八)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中国的环境政策主要是环境污染控制政策与 生态保护政策,而在实施环境政策时,过多地使用命令控制型的环境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的环境政策应向以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为主的方 向转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应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绿化进出口关税、制定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标准及法规;作为 wTO成员,中国参与WTO谈判时,应建议修改GATT第20条的有关规定、修 正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协调环境标准差异、确定跨国投资适用的环境标准以 及加工与生产方法、修正与环境有关的补贴规定。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在环境问题中国家应承担隔代保护责任,应避免 压缩或剥夺后代人在环境利益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 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在许多方面优越于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 下,最适环境政策应该是环境税费政策;以数理和模型的方式证明了环境政策与 出口、关税政策与进口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作为国际价格接受者的贸易小国在开 放条件下制定最适环境政策的原则;论证了一个追求效用的国家,在维持长期经 济增长的前提下,污染税收使用的目标不同,其最适污染税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 的关系不同。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一些问题纳入博弈论 的分析框架,希望对某些问题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解释。由于政策信息和有关资料 的不足,加上该课题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特点,因此,本文的分析与探讨还只 能是探索与尝试性的,在这一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课题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留出空 间。
【学位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X196
本文编号:2817731
【学位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X19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尹艳冰;吴文东;;循环经济条件下政府环境政策的博弈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庆;中国企业环境规制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吴文东;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天津大学;2007年
3 孙熠;金融稳定视角下中东欧转轨国家资本账户自由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仁东;FDI对中国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肖志贤;征收汽车排污税的可行性探讨[D];暨南大学;2011年
3 高志敏;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戴育琴;污染产业跨国转移分析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6年
5 成华;环境保护导向下的中国区域限批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高晓红;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环境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7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1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