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14:38
   公众参与是公众以一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行使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把公众参与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家事务、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公众参与,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保证公众在各领域的参与,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下,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解决生态问题,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人作为生态环境的组成成员,不可能脱离开生态环境而生存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惠及所有人的公共事务,因此,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事务既是公众的权利也是公众的义务。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的参与意识,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无疑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因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问题,对于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具体应用公众参与原则,践行马克思主义公众参与思想,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以近十年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单位发布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国公众参与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为主要分析样本,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进行较系统研究。论文从生态文明、公众、公众参与等概念界定入手,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下公众参与的要素和现实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公众参与思想、民主行政理论、环境权和环境公共财产信托等理论,阐述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权利的正当性,基于调查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主体、形式、内容的客观现状表现,并剖析制约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素,最后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建设二维视角,从主观意识和制度因素的维度分析制约因素的产生原因,提出强化公众参与理念以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完善NGO设立和运行机制以增强公众参与的主体力量,加强制度建设为公众高效有序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等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具体对策。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X321
【部分图文】:

被调查者,责任主体


被调查者认为毎个人都有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尽管如此,仍有70.?7%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和生态建设行政机关对"美丽中国"建设负主要贵任,被调查者认为企业、个??人、媒体对生态文明建设巧有责任的比例则分别为巧.1%、12.?7%和L那(见图5.1)。??-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莎;王曦;;公共信托理论与我国环保主体的公共信托权利和义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李锐;毛寿龙;;公共决策中公民的理性参与和非理性参与[J];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12期

3 费艳颖;王越;张万彬;;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众知情权制度的完善路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王灿发;程多威;;新《环境保护法》下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法律适用;2014年08期

5 王彬辉;;新《环境保护法》“公众参与”条款有效实施的路径选择——以加拿大经验为借鉴[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6 邬移生;;“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与目标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7 王玉华;;基于公众参与视角的环境群体性事件[J];经济师;2014年06期

8 王灿发;程多威;;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环境保护;2014年10期

9 俞可平;;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J];理论参考;2014年04期

10 周珂;;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2 黄海艳;发展项目的公众参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轶珍;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9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39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