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臭氧时空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及近地面臭氧估算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15
【部分图文】:
TOMS/SBUV数据(a)星地散点图,及(b)星地误差频数分布直方
- 31-图 2-4. TOMS/SBUV 和地基站点数据绝对误差分布图. (a)为随月份变化图,(b)为随纬度变化图.图中上下两个误差棒表示±1.96 倍的标准误差.图 2-4a 所示为 TOMS/SBUV 对流层臭氧和地基站点数据之间绝对误差随着月份分布结果,TOMS/SBUV 数据总体月平均绝对误差主要分布在-3DU 到-0.5DU 之间,总体来看 TOMS/SBUV 数据的平局绝对误差为负,也即TOMS/SBUV 卫星数据相对地基数据存在低估,其中春夏两季节误差波动较大,秋冬两季误差分布较平稳波动较小,需要对 TOMS/SBUV 数据误差校正,以消除误差随月份波动的现象和卫星数据系统性低估偏差。图 2-4b 所示为
中纬度三个纬度带,也即图 2-4b 中的红绿蓝三个矩形框所代表的纬度范围。其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卫星数据平均绝对误差波动较大,误差主要在-8DU~2DU 范围内波动,热带地区除了个别站点对应的卫星数据平均绝对误差较大以外,大部分站点的误差分布较集中,大多在±2DU 以内波动,而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站点较少,误差分布较为集中,因此,考虑对 TOMS/SBUV 数据分纬度带进行误差校正以消除偏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文刚;张雨荷;;中美雾霾应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灾害系统结构体系理论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期
2 陈希;黄富祥;夏学齐;曹静;徐晓斌;;华北地区对流层臭氧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J];科学通报;2015年27期
3 Shen Wenbin;Ding Hao;;A case study of detecting anomalous signals prior to the great 2010 Maule earthquake[J];Geodesy and Geodynamics;2013年01期
4 沈路路;王聿绚;;基于TES观测的2005~2010年间中国3个代表性区域对流层臭氧浓度变化分析[J];科学通报;2012年16期
5 王千;王成;冯振元;叶金凤;;K-means聚类算法研究综述[J];电子设计工程;2012年07期
6 Jae H.KIM;Hyunjin LEE;;What Causes the Springtime Tropospheric Ozone Maximum over Northeast Asia?[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0年03期
7 徐晓斌;林伟立;;卫星观测的中国地区1979—2005年对流层臭氧变化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2期
8 刘懿;鲍德沛;杨泽红;赵雁南;贾培发;王家钦;;新型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5期
9 李莹;赵春生;方圆圆;余环;;利用卫星资料分析对流层臭氧柱总量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J];应用气象学报;2007年02期
10 徐晓斌;林伟立;王韬;孟昭阳;王瑛;;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变化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840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4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