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同步硝化反硝化设计案例——以沁阳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发布时间:2020-10-15 12:28
   沁阳市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规模为3×10~4 m~3/d。针对进水水质碳源较低、脱氮除磷效果不佳以及运行过程中调控技术的缺陷,本次提标改造采用AAO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结合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通过改进预处理设施、强化生物处理段和增加深度处理来提高出水水质,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部分图文】:

工艺流程图,沁阳,污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体的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该厂通水至今经历了调试、培菌、试运行等阶段, 最终实现稳定生产,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当时要求的标准。但是,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该厂目前的出水水质暂不符合国家一级A的标准,现对该厂经行改造,以提高出水水质。1.1 进水水质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生化,污泥


污水厂原主要采用接触氧化工艺,该工艺在去除有机物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国家对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接触氧化工艺由于没有混合液回流和污泥回流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不佳[7]。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本次通过改进预处理设施、强化生物处理和增加深度处理来提高出水水质,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8]。进水经格栅后,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新建沉砂池,然后重力自流至初沉池(原水解池改造);初沉池出水重力自流至厌氧池(原一级反硝化池改造);再自流至缺氧池(原生化池前段改造,取消原生化池中填料),而后进入好氧池(原生化池后段改造,增加曝气系统,提高曝气量);再流至2个二沉池(其中1个为原一沉池改造);2个二沉池的出水汇流至混凝池(原消毒池改造),再新建过滤间,最后出水经紫外线消毒,以达到一级A的出水标准。新增混合液回流、污泥回流系统。新增污泥离心脱水机,处理含磷的剩余污泥。具体改造如图2和图3所示。图3 改造后的生化部分平面简图

平面图,生化,设施,平面


改造后的生化部分平面简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阮辰旼;;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关键因素探讨[J];净水技术;2015年S1期

2 王文斌,丁忠浩,董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与机理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3 肖静;高艳娇;;低P/COD进水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J];净水技术;2017年09期

4 贾艳萍;张兰河;王山山;;碳氮比与氨氮负荷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J];化学工程;2012年05期

5 傅金祥;张羽;杨洪旭;刘守勇;;连续流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J];供水技术;2011年01期

6 张可方;方茜;曹勇锋;;温度和溶解氧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潘伯宁;;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2期

8 黄海燕;;基于同一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进展[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冯辉;徐海津;;味精废水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5期

10 张朝升;范建华;张可方;方茜;荣宏伟;;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俊峰;异养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王冰;四级三相式生物流化床分段进水工艺脱氮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阮文权;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4 王玉兰;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兰;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杨新萍;污水处理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特性及固定化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高艳玲;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脱氮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杨麒;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其去除生物营养物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王强;磁强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生物脱氮机制与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暴瑞玲;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效能及其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丹逸;基于SBR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常海东;分区供氧与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的深度脱氮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3 郭洢含;强化SBR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脱氮效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4 顾霞;多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同步硝化反硝化与产电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韩松;基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流化床分段进水A/O工艺脱氮效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6 常子民;渗透压补偿溶质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细菌的抗逆协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7 牛鹏飞;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机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章文菁;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控制及动力学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9 范建华;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10 年永嘉;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42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42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