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不同基质中放射性同位素锶活度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06:18
   在核裂变众多产物中,放射性同位素锶被认为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核素,这是由于锶的两种常见放射性同位素Sr-89和Sr-90不仅具有较高的裂变产额,而且容易沉积在人体的骨骼内。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环境监测还是在核事件应急监测中,快速准确地对Sr-90和Sr-89活度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环境中放射性锶的活度分析方法主要基于1989年出版的《环境辐射监测分析方法及管理标准汇编》(简称国标方法)。国标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分离提纯已达到平衡状态的Y-90后,使用低本底总a/β测量仪测量Y-90活度,以推算其母体Sr-90的活度。由于需等待Sr-90和Y-90达到平衡,国标方法耗时较长,而且只能对Sr-90单一核素的活度进行分析,并不能满足核事故应急监测中对多种放射性锶同位素(如Sr-89和Sr-90)活度同时进行快速分析的需求。本论文通过对放射性锶的特性进行研究,在分析了国内外现有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设计了针对水体、土壤、生物样品以及沉积物等不同基质中放射性锶活度进行快速分析的新方法。本文提出的快速方法采用冠状醚Sr树脂对Sr2+离子进行分离和提纯,再使用液闪探测器对待分析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测量,最后采用谱分析的方法来同时计算确定Sr-90和Sr-89的活度。为了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和探测性能,本文首先对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进行了性能研究,分析了 Sr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跟酸度、温度、震荡时间、流速、洗脱液、解吸流速、洗脱液用量等因素的关系,探索了使用液体闪烁探测器时液闪小瓶种类、闪烁液体积、样品体积、PSA值、效率刻度和淬灭校正曲线等参数的影响。然后,本文介绍了三种谱分析方法:最小二乘逆矩阵法、剥谱法以及谱拟合法,通过计算直接得到待分析样品中各核素的活度。最后,针对环境样中常见的四种基质,液态、生物灰样、土壤和沉积物,本文系统地提出了不同的快速测量放射性锶的实验分析方法。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液体闪烁探测器在切伦科夫计数模式下测量锶活度的相关方法,用作快速方法的补充。实验材料性能实验结果体现出Sr树脂在酸性条件下对Sr2+的吸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酸性越强,树脂吸附能力也越强。在弱酸或去离子水氛围下可以有效地将Sr2+的从树脂上解吸,且整个分离过程不受速率影响,因此分离时间较短。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快速测量方法,我们进行了多轮实验。在几种基质中,我们选取了多组环境样和已知活度的加标样,对每一份样品分别采用快速分析方法、国标方法和切伦科夫法进行重复测量,然后比较相关实验数据。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平均相对偏差在10%以内。这些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快速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此外,通过比较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并验证了国标方法无法除尽样品中的铋,提出了改进方法。最后,本文还简单介绍了环境加标样品中Sr-90和Pb-210两种核素的联合测量,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快速法的最小可探测活度为2.1mBq/L(Kg)。与传统国标方法,本文所提出的快速方法有以下特点:1)整个分析过程仅需要6个小时,与国标方法相比时间缩短了约60倍;2)为减少固态待分析样品量使用了微波消解品进行预处理并且使得整个前处理过程更加快速、清洁和完全且避免了国标方法中利用酸进行预处理过程中,酸雾对操作人员身体以及环境的危害;3)采用具有谱学性能的液体闪烁探测器对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可以更直观的观察是否将待分析核素纯化完全,同时可以通过谱分析的方法对多种放射性核素活度进行分析,避免重复的化学前处理操作。总而言之,本文提出的不同基质环境样中放射性核素锶的快速分析方法显著减小了所需时间,简化了化学处理流程,并且能够同时探测多个不同核素,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环境监测和核事件应急监测的需求。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L751
【部分图文】:

碱土金属,因子图,碱金属,树脂


图2?23-25"C,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酸性氛围下(Sr树脂)的容量因子图(Dietz?et?al.,??1991)??对图2是Sr树脂厂商提供的有关树脂的容量因子(k)图,容量因子也称分??配系数或分配比,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这两相中的质量比。k越小,表示组分被流动相保留的程度越大,??出柱速度也就越快;当k=0时,化合物全部存在于流动相中。它的表达式如下:??k?=?jh_=c£Js_?(?2-1?)??nm?CmVm??ns,Cs#Vs分别指核素在固定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类似的,nm,Cm??和^分别指核素在移动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从图2中可以看出,硝酸浓度越高时,Sr树脂对Sr2<的吸附能力越强。在??8mol/L硝酸的氛围中,Sr树脂容量因子可以达到将近〗00,然而当硝酸的浓度??降至0.?lmol/L以下时,其对Sr2+的吸附能力明显减弱。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碱金属还是碱土金属对Sr树脂的亲和力都没有Si^高

色层柱,硝酸,树脂,流动相


第二章实验内容和方法不同元素在在Sr树脂硝酸氛围时的容量因子图(Dieuet?al.,?199可以看到Bi3+、Y3+的容量因子都小于0.4,?Sr树脂对它们并,当流动相硝酸浓度等于8mol/L时,Sr树脂对大部分的元然而Pb2+在流动相为硝酸时,在一定的硝酸浓度范围内,Sr附性,^善要高于Sr2'?_??,丨.丨??

色层柱,树脂,树脂性能,可调速


第二章实验内容和方法不同元素在在Sr树脂硝酸氛围时的容量因子图(Dieuet?al.,?199可以看到Bi3+、Y3+的容量因子都小于0.4,?Sr树脂对它们并,当流动相硝酸浓度等于8mol/L时,Sr树脂对大部分的元然而Pb2+在流动相为硝酸时,在一定的硝酸浓度范围内,Sr附性,^善要高于Sr2'?_??,丨.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建华;雷颖;王佳音;汤金奎;崔朋波;;测井曲线活度法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6期

2 王晓峰;余青;周启甫;;高活度~(60)Co放射源退役问题探讨[J];核安全;2008年02期

3 安鸿翔;孙庆红;刘建琴;郭喜良;范智文;谷存礼;;高活度废放射源整备技术路线研究[J];辐射防护;2007年06期

4 郭清江;计算放射源活度的一点经验[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0年02期

5 黄在银;单独离子的活度无法测量吗[J];鄂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987年00期

6 牟翊文;徐祖耀;;Fe-C合金中C-C交互作用能[J];金属学报;1987年04期

7 吴学周,李作前,杨元弟,宋黎,王载勇;直接测量~(109)Cd活度[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8年06期

8 黄增住;硅酸钠炉渣中氧化铁活度的测定[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9 孙文豪 ,张丽姝 ,李兴义;高活度~(113)Sn—~(113m)In 发生器的生产工艺研究[J];核动力工程;1988年03期

10 周远田,任康;测井曲线活度及其应用[J];测井技术;198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灵婧;不同基质中放射性同位素锶活度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单健;大气颗粒物滞留时间的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华大学;2010年

3 王伟昱;不同活度的~(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兔VX2肝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刘诚;中低放射性废物改进型γ扫描技术及活度重建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汪金良;重金属短流程冶金炉渣活度研究与过程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9年

6 吴传东;异味活度值系数法及其在垃圾场异味评价中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7 边兆英;动力学信息导引的动态PET优质成像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马嫱;中国边缘海~(210)Po、~(210)Pb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13年

9 吴铖川;特殊钢精炼过程稀土合金化工艺及理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10 张蕾;人泪腺ACC的发病与转移机制及~(125)I粒子植入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强;基于热力学模型的硅液中杂质组元活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2 李泽西;氡活度的小立体角绝对测量方法研究[D];南华大学;2017年

3 罗召霞;管道内表面α活度监测系统研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应希?;由二元相图提取活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郑惠娣;受放射性污染的金属和环境的清洁解控研究及工程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6 张波;蜂王浆贮藏过程中品质和鲜活度的变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7 韩科龙;测井自动分层方法研究及其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任婕;~(125)I粒子植入对荷人纤维肉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杀伤效应[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9 潘文君;一种γ探测效率刻度方法及在核素活度分析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吉头杰;4πβ+4πγ计数法活度测量装置的建立及系统检验[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6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46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