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流域农业面源氮素污染模拟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X592;X522
【部分图文】:
沟流域没有明显的分水岭,为保持流域完整性,同时兼顾行政区划特点,本研究所选研究区包括小清河流域以及北侧的淄脉沟流域(图 2.1)。流域内水系复杂,支流众多,其中一级支流 40 多条,沿河湖泊洼地较多,主要有白云湖、牙庄湖、青沙湖、麻大湖、巨淀湖等,历史上皆为天然滞洪区(马吉刚等,2003)。干流以南流域面积较大,支流众多,呈典型的单侧梳齿状水系分布。小清河是济南市主城区唯一排水出口,同时也是鲁中地区一条重要的排水河道,兼顾两岸农田灌溉的功能。小清河流域所在地区属于鲁北平原南部,是省内的重要工农业产区。流域内共拥有耕地 65.29万公顷,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号称“江北第一吨粮县”的桓台县,全国闻名的蔬菜生产区寿光都在此流域内。流域两侧还分布着许多大中型城市和工业企业,如山东省会济南、工业重镇淄博、石油城东营、齐鲁石化公司、寿光羊口盐场等。
海积层(中国地质图集编委会,2002) 。在胶济铁路北侧的冲积洪积扇和古河道,覆盖着较厚的卵石、砂砾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含量较高,是山东省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流域内地势南高北低,以胶济铁路为界,南部多为山丘区,北部多为平原洼地。山地丘陵区海拔大都在 400-600 米左右,其中鲁山海拔 1108 米,是流域分水岭上的最高峰。各支流下游至干流之间,主要由山前冲积扇和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海拔约 50-100 米。小清河干流中下游地区大多为冲积、洪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一般不超过 50 米。主干河流落差小,起始点睦里闸处的海拔仅为 30 米。由于该区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古河道、古三角洲和洼地,平原区的岗洼交错分布,地表形态和沉积物的结构都十分复杂。
4.2 亿立方米,产水模数 17.0 万米3/平方公里,小清河流域主要河道如图 2.5 所示。小清河流下水资源相对于省内其他地区较为丰富,1956-1988 年矿化度小于 2 克/升的多年平均地下水给量为 16.2 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量为 13.08 亿立方米,可开采模数 12.25 米3/平方公里(中业全书-山东卷编辑委员会,1994)。由于受到工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清河流域水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域内各测点 CODcr、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各指标均超过我国地质量Ⅴ类标准(GB3838—2002),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农村畜禽养殖和生活废弃物是造成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唐政等,20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丁愈;王庆安;佘红英;王东睿;张翔;;川中丘陵地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水环境容量研究——以黄腊溪小流域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2 孙洁梅;王丽媛;凌娟;;秦淮河流域农业污染源调查及入河量计算[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3期
3 刘洪涛;;农业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4 张琪;钟晖;;云南星云湖南岸生态整治规划[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3期
5 高惠明;崔惠敏;韩晓东;;王快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3期
6 郑松林;朱林飞;何春;;柴窝堡湖水质12年变化及改善措施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7 胡浩云;张学英;;浅谈人工湿地对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8 黄秀梅;申广荣;周培;;基于模型的上海郊区地下水氮素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懋芳;小清河流域农业面源氮素污染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邱卫国;农业氮素流失规律及河网污染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壮行;不同宽度森林河岸带对土壤氮素截留转化效率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陈莉薇;垃圾渗滤液中氮素和重金属在弱透水层迁移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杨卫斌;施肥和降雨对伊通河流域农业种植区水中氮含量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4 丁森;位山灌区农田氮淋溶过程与地下水污染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虞波;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专家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张宏华;重庆渝北区御临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郭鹏;基于Geodatabase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郑丽银;城市河道水源中氮素脱除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董凤丽;上海市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滨岸缓冲带体系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罗琼芳;一株氨氧化菌的分离、生物学特性与系统发育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1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