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0:01
   解决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是国内外环保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为此,各种废塑料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利用焦化工艺与装备处理废塑料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处理过程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论文以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和首钢的炼焦配煤为原料,分别使用热天平、热重-红外光谱仪、2kg和200kg焦炉等实验室设备以及首钢焦化厂4#焦炉,围绕废塑料与煤共焦化的关键技术,从配料组成、混合方式、热解制度直到工业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打破了国际上“炼焦配煤添加废塑料与提高焦炭质量不可兼得”的研究现状,开发出焦化和环境效益双赢的“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在满足焦炭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扩大了炼焦配煤中添加废塑料的比例,而且在限定废塑料添加比例的条件下提高了焦炭质量,为科学、合理、经济地治理“白色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经验,为钢铁厂与环境友好城市化功能的实现开辟了新途径。 1.利用热天平进行废塑料、炼焦配煤单独热解和两者按不同方式、不同比例混合共热解的失重实验,研究了单独热解与混合热解时的热失重特性。结果表明:炼焦配煤的热解失重缓慢,废塑料的则相对迅速激烈;炼焦配煤的热解失重温度区间较宽,而废塑料的则相对较窄;废塑料与炼焦配煤热解存在相互重叠的失重温度区间,并在此温度区间内产生“协同效应”,其强度可以用σ=D×sum from|△r_i|来表示;废塑料与煤混合共热解的热失重特性与废塑料的添加比例及其与煤的混合方式密切相关,并将直接影响共焦化时的热行为;废塑料预先与煤混合熔融处理后,再按一定比例与煤混合共焦化有望获取较好的焦炭质量。 2.利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分别考察了纯聚氯乙烯(PVC)、炼焦配煤(BC)以及2%PVC+98%BC热解时氯元素的逸出与残留特征,研究废塑料与煤共焦化过程中氯元素的变迁规律。结果表明:废塑料与煤共焦化过程中超过85%的氯元素以HC1形态析出,验证了新日铁“废塑料与煤共焦化过程中大部分氯以氯化氢的形式被氨水吸收并生成氯化氨”的结论;我国焦炉中可添加[0,4.75%-6.33%]的废塑料与炼焦配煤共焦化,残留在焦炭中的氯不会对高炉设备腐蚀造成影响。 3.利用首钢2kg实验焦炉与200kg实验焦炉进行了废塑料与煤共焦化中试试验,研究废塑料与煤混合熔融制塑料型煤(简称为废塑料WP_2)后按不同比例与炼焦配煤共焦化所得产物分布及其组成特性。结果表明:与炼焦配煤单独焦化相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X705
【部分图文】:

曲线,热解动力学,曲线,废塑料


00铆1+99%Be图2.1不同n(e)1%铆2+99,00Be(勺l%WPI+2ooo/+A97%BC值所得热解动力学曲线(部分)Fig.2.1TheP,Tolytiekinetieeuvresofdifl七rentvaluesof‘n,为更好讨论添加废塑料对煤热失重特性的影响,文中将不同物料热解过程中

热解,聚氯乙烯,FTIR谱


聚氯乙烯热解FTIR谱图

FTIR谱,热解产物,红外吸收光谱


810仍乞BC热解的FTIR谱图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海英;孙明;;废塑料配煤炼焦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3期

2 魏国侠;刘汉桥;蔡九菊;;冶金技术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J];工业炉;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军旗;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的应用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振国;废塑料配煤炼焦基础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2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2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