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长江上游生态敏感度与水电开发生态制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4:05
   长江上游分布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占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86.8%。开发长江上游水电资源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但当前大规模的水电开发速度,导致水电开发面临众多且纷繁复杂的问题。如流域水生生境受损、部分水体污染、纳污能力改变、湿地功能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问题已明显制约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影响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此,针对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的重点领域研究现状,本论文选择在大尺度的流域层面开展生态环境敏感度与水电开发生态制约研究,为水电开发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该研究是当今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区信息数据收集、分析与辨识。在对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涉水重要水生态等各类生态敏感区资料收集及现场查勘基础上,分析与辩识长江上游区重要生境和生态敏感区的类型、位置、级别、数量、面积等。此外,利用GIS和RS技术在上游区1:25万等比例尺的全要素地形图上制作了各生态敏感区分布图。 (2)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敏感度等级划分。在研究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类别、敏感因子、指标、变量等层次。利用构建的权重判断矩阵计算得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其它重要栖息地等9个敏感因子的权重结果为0.21、0.07、0.08、0.08、0.09、0.12、0.16、0.12和0.07。 同时,在专家咨询、论证和实证数据演算等方法的基础上,将长江上游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等级定量划分为5级:①极度敏感;②高度敏感;③中度敏感;④轻度敏感;⑤不敏感。 (3)长江上游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计算与综合评价。在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长江上游区生态环境敏感度值,并根据计算结果集成生态环境敏感度综合评价图。 长江上游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占据了长江上游区大部分面积,极度和高度敏感区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流域上游和长江上游干流区、赤水河流域,中度敏感区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流域中游、岷沱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的支流白水江和涪江水系。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最高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区最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因子,是长江上游区水电开发最主要的生态制约因素。此外,采用叠图法,并结合生态环境敏感度的综合分析,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4)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典型因子的制约影响研究。在上述理论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二维紊流水动力学模型和纵向一维河道水温模型,定量模拟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建设对水库和坝下河流水温的叠加影响,提出梯级出口下泄水温的叠加影响主要表现为年内水温均匀化、时间滞后,对下游河道水温产生影响区段延长、水温呈现总体上升趋势、支流汇入利于水温恢复的结果;建立植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模拟三峡水库成库前后,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造成的代表性陆生生物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水库建设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TV72;X171.1
【部分图文】:

生态环境敏感度,长江上游,评价图,敏感度


图4 - 3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综'合评价图4.4敏感性综合分析根据划分的敏感度等级标准、敏感度计算结果与敏感度综合评价图,从不同敏感区所占上游区面积比例、分布的敏感因子、不同水系的敏感性、敏感度与水电开发的制约与协调性分析等方面对长江上游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4. 4.1不同敏感区所占上游区面积分析长江上游不敏感区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76.45%,敏感度计算值区间为0?0.48,栅格数34150个。长江上游轻度敏感区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4.91%,敏感度计算值区间为0.56?2. 46,栅格数2192个。长江上游中度敏感区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8.77%,敏感度计算值区间为2. 52?7. 98,栅格数3916个。长江上游高

长江上游,面积比例


图4-4长江上游不同敏感区面积比例图4. 4. 2不同敏感区分布的敏感因子分析本节主要分析生态环境敏感度总体水平中等以上的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不对轻度敏感区、不敏感区作详细分析,敏感区标注见图4一5。(1)极度敏感区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综合评价图可知,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上游、长江上游干流区等区域,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图4一5所列的A、B、C、D、E、F、G、H、I 等 9 个区位。A、B、C、D、E、F区域分布在金沙江流域上游,为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不同的核心区,该保护区面积15230000hm2,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动物、湿地、森林、高寒草甸、冰川等,类型内陆湿地,六个区域主要敏感因子是自然保护区。A区涉及的保护区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索加一曲麻核心区,坐标位置北炜33°

生态环境敏感度,长江上游,综合评价


图4-5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综合评价标注图G区在嘉陵江流域四川省阿现藏族自治洲若尔盖县境内,主要敏感因子为涉水自然保护区,涉及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6670. 7hm2,保护对象主要为高寒沼泽湿地、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该保护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H区分布在金沙江流域雅袭江水系,主要敏感因子为自然保护区,其次是森林公园。涉及的自然保护区包括白坡山和二滩水库两个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白坡山保护区面积16300hnf,保护对象野生动植物,涉及四川省米易县;二滩水库保护区面积10321hra%保护对象湿地生态系统,涉及四川省盐边县。涉及的森林公园包括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和四川省大黑山森林公园,二滩国家森林公园面积54546. 67hni2,大黑山森林公园面积1200hin2。此外涉及珍稀瀬危植物扇蕨分布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秀亮;刘艳红;;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2 贺秋华;钱谊;李昌平;刘青;;贵州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3 莫建飞;卢远;韦亮英;;基于GIS的南宁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07年05期

4 曹文宣;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5 吴豪,虞孝感;长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功能区划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6 陈正洪,万素琴,毛以伟;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降雨时空分布特点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7 陈进,黄薇;梯级水库对长江水沙过程影响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8 黄峰;魏浪;李磊;朱伟;;乌江干流中上游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9 黄薇;陈进;王波;;梯级开发对河流径流过程和水温过程均化作用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10 李红清;;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生态保护[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可;面向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