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从头合成机理以及硫基抑制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X51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焚烧法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二恶英
1.2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机理
1.2.1 高温气相合成PCDD/Fs(500-800℃)
1.2.2 PCDD/Fs的异相合成
1.2.3 水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1.3 硫基抑制剂对PCDD/Fs合成的影响
1.4 本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本文实验装置、分析检测方法以及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2.1 本文的实验装置
3催化剂和模拟灰的制备'> 2.2 SO3催化剂和模拟灰的制备
2.3 样品预处理和分析检测方法
4
2-、无机氯、有机氯的检测方法'> 2.3.1 SO4
2-、无机氯、有机氯的检测方法
2.3.2 PCDD/Fs的检测
2.3.3 PCBs的检测方法
2.3.4 PCBz的检测
2.4 试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QC/QA)
2.5 量子化学基础
2.5.1 分子轨道理论
2.5.2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三章、氯酚高温气相合成PCDFs的机理模型研究
3.1 前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
3.3.1 2,4-二氯酚基(2,4-DiCPL·)和2,4-二氯苯氧基(2,4-DiCP·)的合成
3.3.2 2,4-二氯酚基(2,4-DiCPL·)和2,4-二氯苯氧基(2,4-DiCP·)的分解
3.3.3 合成PCDFs的分子-基反应途径
3.3.4 合成PCDFs的基-基反应途径
3.3.5 PCDFs的合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2O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机理研究'>第四章 氧形态和H2O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氧形态对PCDD/Fs合成的影响
4.2.1 试验工况设置
4.2.2 不同氧形态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2O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机理的试验研究'> 4.3 H2O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机理的试验研究
4.3.1 试验工况设置
2O对有机氯合成的影响'> 4.3.2 H2O对有机氯合成的影响
2O对碳催化氧化的影响'> 4.3.3 H2O对碳催化氧化的影响
2O对从头合成PCBz的影响'> 4.3.4 H2O对从头合成PCBz的影响
2O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4.3.5 H2O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2O对从头合成PCBs的影响'> 4.3.6 H2O对从头合成PCBs的影响
2O对从头合成影响机理的分析'> 4.3.7 H2O对从头合成影响机理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2和SO3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第五章 SO2和SO3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5.1 前言
5.2 试验工况设置
2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5.3 SO2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3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5.4 SO3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4合成的研究'> 5.5 CuSO4合成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2抑制从头合成PCDD/Fs的机理研究'>第六章 SO2抑制从头合成PCDD/Fs的机理研究
6.1 前言
6.2 试验安排
6.3 试验结果和讨论
2对有机氯合成的影响'> 6.3.1 SO2对有机氯合成的影响
2对碳催化氧化的影响'> 6.3.2 SO2对碳催化氧化的影响
2对从头合成PCBz的影响'> 6.3.3 SO2对从头合成PCBz的影响
2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6.3.4 SO2对从头合成PCDD/Fs的影响
2对从头合成PCBs的影响'> 6.3.5 SO2对从头合成PCBs的影响
2抑制从头合成PCDD/Fs的机理分析'> 6.4 SO2抑制从头合成PCDD/Fs的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从头合成产物PCDD/Fs、PCBs和PCBz的关联
7.1 前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样品数据来源和数据设置
7.2.2 统计分析
7.3 结果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不足之处
全文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论文发表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科;二恶英从头合成机理以及硫基抑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吴海龙;焚烧炉二恶英排放特性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严密;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抑制和焚烧炉环境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牛军峰;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界面的光化学行为[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苏珊珊;二噁英环境多介质分布、焚烧释放及减量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韩见龙;浙江省二恶英、多氯联苯污染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谢荣;整体式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梦侠;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恶英排放的环境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刘慧;水环境中卤代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形成过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任路平;高果糖、高脂饮食致小鼠脂肪肝机制的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丹;典型工业地区及流域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苏青;广州市大气环境中二噁英环境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爱丽;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成与降解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果宇;NS5B蛋白以不同HCV基因型负链3'末端RNA为模板时的复制活性分析[D];南华大学;2007年
5 谈琰;烧结工艺二恶英的过程控制与末端处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孙敬龙;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二噁英合成机理及拟制方法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晓翔;飞行时间质谱仪在线检测二恶英指示物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珏;长江三角洲二噁英类物质大气输送、沉降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应媛媛;上海市典型区域大气和土壤样品中二噁英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春雷;我国某城市大气中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9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