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广州大气降雨中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13:27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期间大气降雨中有机污染物组 成的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雨水和雨水颗粒物中有机质丰度组成特征,包括有 机碳的含量、烷烃、多环芳烃和脂肪酸的组成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等,并取得 了以下主要认识: 一、降雨中有机碳(TOC)含量变化范围在0.72-16.10 mg/l之间,可溶性有 机碳(DOC)含量在0.72.9-12 mg/l之间。雨水颗粒物中有机碳(POC)的含量在 0.44-13.76mg/l之间,元素碳(PEC)含量在0.02-3.02 mg/l之间。雨水中的TOC、 DOC含量以及雨水颗粒物的POC、PEC含量均显示出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湿季 降雨的平均TOC含量为8.35 mg/l,平均DOC含量为3.81 mg/l;雨水颗粒物的平 均POC含量为4.57 mg/l,平均元素碳(PEC)含量为0.92 mg/l。干季降雨的平均 TOC含量为5.65 mg/l,平均DOC含量为3.26 mg/l,平均POC含量为2.48 mg/l, 平均.PEC含量为0.48 mg/l。可以看出湿季降雨及其颗粒物中各种碳的丰度要明显 地高于干季样品。此外,降雨中的TOC、DOC含量与样品的pH值具有一定的负 相关性。 二,雨水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主要为单峰态前峰型、单峰态后峰型和平台型三 种分布模式,雨水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主要为双峰态前峰型和双峰态双峰型 两种分布模式。正构烷烃分布模式呈现一定季节变化,干季雨水主要为单峰态模 式分布,而平台型模式主要出现在春季的雨水中,夏季雨水则三种模式都有;干 季雨水颗粒物主要为双峰态前峰型模式,而湿季则以要双峰态双峰型模式为主。 降雨中正构烷烃的CPI值较低,并表现出干季稍大于湿季的特征。UCM在雨水 中主要呈单模态分布,而在雨水颗粒物中主要呈双模态分布。正构烷烃分布模式、 CPI值以及UCM的分布模式和季节变化规律表明,广州大气降雨中的烷烃化合 物主要为机动车尾气来源,高等植物对烷烃化合物的贡献很少。而且,湿季的有 机质的组成要较干季复杂,可能主要受季风和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细菌作用等影响。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X83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引言
    一、大气降雨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意义
    二、大气降雨中有机污染物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
        1.立题依据
        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3.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4.工作量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一、样品采集
        1.采样点概况
        2.样品采集
    二、样品前处理与仪器分析
        1.可溶有机质分析用实验器皿和材料的准备
        2.可溶有机质萃取与分离
        3.可溶有机质仪器分析及条件
        4.有机碳/元素碳丰度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广州大气降雨样品的基本特征
    一、pH值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1.pH值分布特征
        2.pH值变化规律
    二、碳丰度特征及变化规律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广州大气降雨中烷烃的主要组成、分布特征
    一、正构烷烃组成、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1.正构烷烃分布模式
        2.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的变化特征
        3.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
    二、难分离物质(UCM)的分布特征
        1.UCM的分布特征
        2.UCM的季节变化特征
    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1.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2.甾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广州大气降雨中多环芳烃的主要组成、分布特征
    一、多环芳烃的主要组成与分布
        1.多环芳烃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2.多环芳烃组成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
    二、多环芳烃的主要参数特征
        1.多环芳烃特征参数
        2.多环芳烃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3.雨水样品与雨水颗粒物样品多环芳烃特征参数对比
    三、含硫、氧等杂原子多环芳烃的主要特征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广州大气降雨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分布特征
    一、正构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二、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三、脂肪酸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
    四、雨水样品与雨水颗粒物样品脂肪酸特征参数对比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论文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文龙;徐爽;;乐亭凹陷泥质烃源岩初步评价[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2 李玉文;余朝丰;熊绍云;陈能贵;瞿建华;;伊犁盆地石炭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J];海相油气地质;2011年03期

3 黄籍中;吕宗刚;;碳酸盐岩烃源岩判识与实践——以四川盆地为例[J];海相油气地质;2011年03期

4 曾艳涛;文志刚;;霸县洼槽下第三系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潜力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5 何金先;段毅;张晓丽;吴保祥;徐丽;;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的生烃条件[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6 李向阳;苗建宇;胡永胜;;鄂尔多斯盆地延211井烃源岩评价[J];云南地质;2011年02期

7 蒋兴超;陈践发;唐友军;魏建设;姜亭;;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苦水沟地区白山组烃源岩生烃条件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8 胡广;胡文瑄;曹剑;姚素平;谢小敏;高玉巧;;东南沿海地区下白垩统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潜力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9 白雪峰;张海桥;;海拉尔盆地巴彦呼舒凹陷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J];世界地质;2011年02期

10 王飞宇;贺志勇;孟晓辉;包林燕;张慧;;页岩气赋存形式和初始原地气量(OGIP)预测技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涛;广州大气降雨中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国建英;黄骅坳陷孔南地区生烃机制及资源潜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黄文彪;松辽盆地南部中西部断陷带深层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4 薛军民;陕北地区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邱欣卫;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云献;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胡广;中国东南部下白垩统黑色泥页岩的时限、形成环境及生烃潜力[D];南京大学;2012年

8 王建;饶阳凹陷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特性与油气聚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9 慕小水;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陈小慧;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深层油气成因与成藏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燕;湖南张家界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沉积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肖萍;渤海湾盆地奥陶系中统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特征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王琛;黔西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超;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方法改进及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陈学海;长深17井单井地质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周小琳;西藏尼玛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培新;葵东构造带—燕南断裂带烃源岩评价及油气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8 陈立军;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永军;贵州遵义松林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下部烃源岩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延东;辽东湾海域辽中富烃凹陷古近系油气资源潜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0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60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