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外源物质对除草剂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及除草剂快速降解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01 01:49
   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因而除草剂大量使用的环境污染问题亦日益突出,如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威胁性影响,引起农副产品农药含量超标,或者即使不超标也由于食物链的生物富集最终进入人体而危害健康等等。针对除草剂面源污染的特点以及自然土壤中微生物的特性,我们认为通过添加有机、无机营养物质等农业措施激发土壤自然微生物的活性应是行之有效的除草剂污染土壤修复的途径,但这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报道甚少。本研究以弱碱性的莠去津(三氮苯类除草剂)和弱酸性的甲磺隆(磺酰脲类除草剂)两种不同性质的常用除草剂为例,在三种不同性质的水稻土中,通过添加外源有机、无机营养物质,依靠土壤自然微生物活性的提高而快速修复除草剂污染土壤,对提高土壤和水环境的质量,保证农副产品的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外源营养物质对除草剂污染土壤中表征土壤质量的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甲磺隆污染的三种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对外源有机、无机营养物质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1)莠去津除草剂施入土壤后(22.5kg·ha~(-1)),明显降低了三种水稻土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含量。不同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降低程度不同。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淡涂泥田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平均降低了13.51%、10.12%和11.05%;在青紫泥田中分别平均降低了7.35%、6.01%和10.81%;在黄筋泥田中分别平均降低了7.30%、9.75%。甲磺隆除草剂施入土壤后(22.5kg·ha~(-1)),也极显著地降低了三种水稻土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淡涂泥田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平均降低了12.37%、11.79%和11.94%;在青紫泥田中分别平均降低了10.70%、8.43%和13.66%;在黄筋泥田中分别平均降低了8.55%、11.95%(因其酸度较低,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方法与前两种土壤的不同,所以未测定其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含量)。 (2)就同一土壤而言,无论是莠去津还是甲磺隆除草剂污染的土壤,添加有机、无机物质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其中以添加有机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大于施用无机物质。在有机物质中以腐熟猪粪的作用最 大,其次是紫云英,影响最小的是水稻秸秆,并且相同有机物质不同施用量对微生物 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施用量越高对微生物生物量提高的促进作用越大,特别 是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更明显。添加的无机肥料中以氮磷配合施用对微生物 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施氮肥,再次是单施磷肥。但是,随施用量 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减趋势不一,并且不同施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添 加有机、无机物质可以减缓或消除劳去津、甲磺隆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毒害,对除 草剂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恢复起促进作用,提高土壤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活性, 从而为原位快速生物修复除草剂污染土壤打下基础。 (3)就供试的三种土壤而言,不同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幅度不尽相同。总的 来说,在养去津除草剂污染土壤中添加有机、无机物质后,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幅度 在淡涂泥田中为2.59一130.61%;青紫泥田中为7.93~71.59%;黄筋泥田中为3,39~ 105,65%。微生物生物量氮增加幅度在淡涂泥田中为4.26~58.11%;青紫泥田中为 6.39~62.62%;黄筋泥田中为9.65~95.10%。微生物生物量磷增加幅度在淡涂泥田 中为12.40~175.77%;青紫泥田中为3.67~154.02%。 在甲磺隆除草剂污染土壤中条件有机、无机物质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淡涂 泥稻土中增加幅度为0.23~113.14%;青紫泥田中为0.30~46.48%;黄筋泥田中为 1,82~83.7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在淡涂泥稻土中增加幅度为4.27一67.87%;青 紫泥田中为5.43一58.36%;黄筋泥田中为5.05~95.4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在淡 涂泥稻土中增加幅度为6.03一139.59%;青紫泥田中为4.09~141‘26%。 (4)添加有机、无机物质后,劳去津除草剂污染的三种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 氮随培养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即0~7d微生物生物碳、氮降低,但第7d时, 添加有机、无机物质的处理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高于仅加养去津的处理和空白对 照;7~14d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迅速增加;14~42d又下降,42d后变化较小。但微 生物生物量磷对外源有机、无机物质的动态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施用无机肥料的处理 土壤微生物磷比施用有机物质处理的微生物磷先达到最大值,施用有机物料处理的土 壤微生物量磷在第14d达到最大值,而施用无机肥料处理的在第7d就已达到了最大 值。甲磺隆除草剂污染的三种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随培养时间变化的趋势 基本一致,与养去津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随培养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 即O~1.4d微生物生物碳、氮和磷降低,第14d时,添加有机、无机物质的处理中微 夕 生物生物量碳、氮均高于仅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X174
【文章目录】: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除草剂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1.1 莠去津除草剂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1.1.1 莠去津除草剂的特性
            1.1.2 莠去津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1.1.3 莠去津除草剂的生态风险评价
        1.2 甲磺隆除草剂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1.2.1 甲磺隆除草剂的特性
            1.2.2 甲磺隆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1.2.3 甲磺隆除草剂的生态风险评价
    第二章 外源营养物质对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2.1 外源营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2.2 外源营养物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 外源有机无机营养物质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第三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
        3.1 概述
        3.2 生物修复技术
        3.3 影响生物修复的因素
        3.4 应用生物修复的原则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四章 外源物质对莠去津除草剂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莠去津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1.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1.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1.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1.4 Cmic/Nmic、Cmic/Pmic比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2 莠去津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外源无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2.1 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2.2 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2.3 微生物生物量磷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3.2.4 Cmic/Nmic、Cmic/Pmic比对外源无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4.4 小结
    第五章 外源物质对甲磺隆除草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甲磺隆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1.1 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1.2 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1.3 微生物生物量磷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1.4 Cmic/Nmic、Cmic/Pmic比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2 甲磺隆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外源无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2.1 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2.2 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2.3 微生物生物量磷对外源有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3.2.4 Cmic/Nmic、Cmic/Pmic比对外源无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5.4 小结
    第六章 外源物质对莠去津在土壤中快速降解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外源有机物质对莠去津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6.3.2 外源有机物质的条件下土壤中莠去津的降解方式
            6.3.3 外源无机物质对莠去津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6.3.4 外源无机物质条件下土壤中莠去津的降解方式
        6.4 小结
    第七章 外源物质对甲磺隆除草剂在土壤中快速降解的影响研究
        7.1 引言
        7.2 试验材料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外源有机物质对甲磺隆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7.3.2 外源有机物质条件下土壤中甲磺隆除草剂的降解方式
            7.3.3 外源无机物质对甲磺隆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7.3.4 外源无机物质下土壤中甲磺隆除草剂的降解方式
        7.4 小结
    第八章 外源物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除草剂降解三者的关系分析
        8.1 前言
        8.2 外源物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除草剂降解的相关分析
            8.2.1 外源物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莠去津降解的相关分析
            8.2.2 外源物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甲磺隆降解的相关分析
            8.2.3 小结
        8.3 污染土壤生物快速修复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长水;齐会才;;除草剂产品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兰;外源物质对除草剂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及除草剂快速降解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兆君;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的风险评价及水稻对其响应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姚斌;控制条件下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4 侯宪文;铅—苄嘧磺隆/甲磺隆复合污染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贺永华;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除草剂快速降解及其生态化学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叶发兵;尿素对磺酰脲除草剂在三种土壤矿物上的吸附及与过氧化氢酶相互作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张伟;五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D];西南大学;2007年

8 岳霞丽;水华鱼腥藻在两种除草剂作用下的生长效应及超弱发光[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刘学勤;湖泊底栖动物食物组成与食物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10 娄远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的生物学、生态学与复配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基峰;甲磺隆降解菌的分离、降解特性与应用基础[D];浙江大学;2004年

2 方程冉;甲磺隆对根际微生物生态的影响及其降解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朱优峰;甲磺隆除草剂的测定方法及其在矿物和土壤中的吸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时国庆;甲磺隆压电免疫传感器及其土壤结合残留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5 许定平;麦田杂草日本看麦娘对氯/甲磺隆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机理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张新萍;水华鱼腥藻的超弱发光研究及甲磺隆抑制水华鱼腥藻生长的作用机理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祖钰博;青霉菌F12对甲磺隆的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尹艳凤;甲磺隆、大黄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湘潭大学;2007年

9 陆强;土壤中绿磺隆等三种磺酰脲除草剂残留量的生物测定及对水稻敏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赵永刚;呋喃丹等农药的电化学分析及甲磺隆等农药的毛细管电泳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64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64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