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河道人工生态系统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04 06:41
   在我国的一些老旧城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污水收集处理率不高及污水直排进入河道的现象,由此形成的河道黑臭问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城市整体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为解决河道黑臭问题,基于河道天然生态系统及其演变,衍生出河道人工生态系统理论,并根据该理论在温州乐清某未完全截污河道上进行工程实践——在河道内构建人工生态系统。第三方检测机构水质检测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半年后,水质由劣Ⅴ类上升为Ⅳ类,治理效果显著。
【部分图文】:

示意图,生态修复,马路,曝气


整个河道人工生态系统的布置见图1。如图1所示,曝气系统包括1台空压机、8台曝气机以及自沉式气管1 350m;人工生态浮岛布设在排污口附近,共8座,共50m2,浮岛上种植大量狐尾藻和千屈菜;治理河段两端桥头处安装有两个喷泉,以提升景观效果。设备全部安装好后,向河道内投放鲢鱼鱼苗。2018年8月3日,投放微生物菌剂,共投放25kg,待其完全溶于水后,泼洒于曝气盘附近。3.2 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趋势图,理化指标,马路,趋势


马路渎河各理化指标的变化趋势见图2。由图2可知,系统运行后,马路渎河各理化指标均呈现变好趋势,至2019年4月17日,监测断面水质已从治理前的劣Ⅴ类上升为Ⅳ类。具体表现为:(1)总磷。治理初期,总磷浓度不降反升,这是微生物刚开始作用于底泥时的正常反应,微生物大量繁殖扰动底泥,使底泥中的P释放到水体中,参数出现一定反复,一段时间后开始衰减,总体呈下降趋势。(2)总氮和氨氮。二者变化趋势一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7~11月之间,下降幅度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周边学校开学,排污量迅速增大,河流污染负荷骤然增大导致。(3)COD。治理后,马路渎河治理段COD出现显著下降趋势,在11月底至次年1月间出现反弹。这是由于11月开始进入枯水期,河道中的流量下降,无法有效稀释有机物,超出了微生物的净化能力,从而使河流COD浓度升高。春季降雨量增加,河道流量增加,COD浓度再次呈现下降趋势。(4)水体透明度。水体透明度在短时间内出现下降,后逐步升高,这与总磷的变化趋势相符,由于微生物刚开始作用时扰动底泥,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后期系统运行正常,形成良性循环,水体中的藻类、悬浮物减少,水体透明度上升。最后一次水质监测在雨后进行,受天气影响,在水流、波浪等外部因素的扰动下,泥沙容易重新悬浮进入水体,使水体的浑浊度和悬浮物浓度上升,透明度有所下降,属于正常现象。4 结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翔;;植物在河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区域治理;2019年39期

2 李永光;;朝阳市喀左县大凌河河道健康综合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年12期

3 刘丹;;基于大凌河凌海段河道生态整治与环境修复方案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年12期

4 舒秋香;;采沙对河道生态及水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年02期

5 郭创;;污染河道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年02期

6 张瑜;;某市河道A、河道B河道底泥污染综合整治工程[J];环境与发展;2019年12期

7 张红燕;;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J];环境与发展;2020年02期

8 杨天彬;马小萍;;浅谈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河道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年04期

9 葛海跃;;霞浦县崇溪河道生态整治探讨[J];陕西水利;2020年03期

10 韩梦君;;拦河闸对河道生态的影响分析及运行优化探讨[J];陕西水利;202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昌发;上海市城郊结合部河道水环境研究和整治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盛彦清;广州市典型污染河道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有机硫化物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徐后涛;上海市中小河道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治理效果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4 潘扎荣;淮河流域河川基流对河道生态需水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岳思羽;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

7 徐志侠;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真;河道生态治理方法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2 滕华国;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与案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周其其;水电开发项目中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罗梅;城市景观河道净化的技术研究与示范评估[D];湖北大学;2016年

5 徐伟;杭州河道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廖美霞;深圳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鞠瑾;植物湿地床对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中氮磷的净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安志鹏;城市暴雨径流控制与河道排蓄优化调控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朱丽青;杭州主要城区河道的污染特征与生态危害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沈乐;苏州重污染河道底泥疏浚程度对水环境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9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69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