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4:31
本研究在分析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水源保护区沟渠纵横,河网密布,作物种植类型较多,轮作模式多样等特点,利用区域尺度多点位成组样本试验、渗漏池试验和径流池试验等方法,通过对采集水样中NO_3—N、NH_4—N、TN和水溶性TP测试分析,并综合考虑降雨过程、施肥、作物类型、种植模式等影响因子,研究了水源保护区内的农田氮磷运移规律,同时对该区域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表明用区域尺度多点位成组样本的方法,可以了解作物类型、生长季节对氮磷流失影响。此研究方法与径流试验和渗漏试验方法相结合,可以较为准确量化点位条件下的氮磷流失潜力。 集约化菜地农田总氮和水溶性总磷流失系数分别为7.32%和0.27%,而大田作物稻麦轮作模式的氮磷流失系数分别为0.442%和0.12%,即集约化菜地的氮磷流失系数是稻麦轮作的15倍和2倍;本研究的另一个试验证明,集约化菜田田面水的TN和水溶性TP的浓度同样高于大田作物。两个试验结论证明集约化菜田的氮磷流失潜力要大于大田作物田块;本研究渗漏试验表明,农田氮渗漏流失系数不超过2%,水溶性总磷流失系数不超过0.3%。 试验表明总氮和水溶性总磷流失与降雨季节相关。点位特征试验表明,降雨量相对集中季节总氮和水溶性总磷浓度高于降雨相对分散季节,如田面水水溶性总磷,前个降雨条件导致的流失浓度是后者的2~5倍,河水约为2倍;径流试验也有类似结论,不过不排除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对流失的影响。 初步获得了水源保护区农田径流系数和渗漏系数,证明了NO_3—N是氮流失的主要形态。试验表明水源保护区单季作物径流系数从10.15~49.39%,西岑、朱家角和马桥三个点位径流系数分别为15.1%、30.6%和22.4%,本研究还表明小麦生长季节径流系数要小于水稻生长季节。塌菜、卷心菜和大麦三季作物的渗漏系数分别为55.1%、54.6%和56.6%,三者差异不大,这也表明水源保护区约有一半以上的降雨通过渗漏途径进入地下水,其携带的氮磷是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化的重要原因。径流试验中NO_3—N占总流失氮量的24~53%,渗漏试验NO_3—N占总流失氮量的23~70.5%,两个试验都表明NO_3—N流失量在总氮中比例要远高于NH_4—N在总氮中的比例。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后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X52
【部分图文】:
根据上述基本原则本试验共选择97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见图3),在同一点位共三次采集样本,即分别于2003年6月下旬一8月上旬、2003年n月中旬、2004年6月中旬一7月上旬进行,为便于描述,分别简称为03年雨季、03年旱季和04年雨季。每一个点位每次分别采集上述水体中的水样各2瓶,每瓶500ml。水样采集后每瓶水样滴入2一3滴浓硫酸,水样带回实验室后放入4o的冰箱中冷藏以待测定分析。每次采集的各类水样样品数见表4。十迸嵘☆农田☆水样取样位置图2点位成组样本取样示意图 Figure2Sketch一 mapofsitesgrouPsamPleeolleetion.淤声序,滋浦、‘乍泛查,哪丫斑深貂佬比毛放滋称-邵确怡r扭找测一
浓度影响这里分作物类型统计不同形态水体中的氮磷四种主要形态的浓度变化情况,图4是TN浓度变化情况。三次取样监测结果表明:大田作物田面水TN浓度皆低于相对应的沟渠水TN浓度,也就是说在田面水不断进入沟渠水体同时,TN浓度不降反而增加,2003年旱季沟渠和河道水飞N浓度分别是田面水水溶性TN浓度的3倍和4倍,这可能意味着,TN除了径流途径流失外,其还可以通过侧1412睡日面次.掩韶术O润水份货。,户移J,,‘几叮︵之︶赵暇仁);暇鹅:大功瀚毕畴桨术生亩果洲琳帷作跳关璧大日麟攀地班菜水生蔑类朋称你必玫作协类蟹大可作协甲场劝某术生决滚猫衬娜术举庄俘份舜盛图4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形态水体TN浓度 Figure4rl, NdensityunderdifferentcroPsandwaterbodies
季可能是农田TN流失的主要季节。作为TN中的组成部分,三次取样测定不同作物不同形态水体中NO3入浓度变化情况见图5。NO3一浓度的2003旱季和2004雨季取样监测结果显示大田作物田面水中N03一N浓度低于相对应的沟渠和河道水体中的NO3一N浓度,这表明与TN相似,NO犷N浓度通过地表径流途径流失外,渗漏途径可能也是NO3一N流失的主要方式之一,至于2003年雨季监测田面水浓度高于沟渠和河道水体,.翻粗滩.钩至本口阿孟甲|愚么氢一一、;︶侧衡:三产之:︸侧长曰!习目大班瀚攀姗毅某术幼条只树居木毅作伪灸弓大咬株,曦砚显众快茱畏娜冬拿膝改推物灸翅大盛作钧早艳蔺圣水生肠莱早目.木.攻作均袭截自呀月‘口份S月,口J伟心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5893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后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X52
【部分图文】:
根据上述基本原则本试验共选择97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见图3),在同一点位共三次采集样本,即分别于2003年6月下旬一8月上旬、2003年n月中旬、2004年6月中旬一7月上旬进行,为便于描述,分别简称为03年雨季、03年旱季和04年雨季。每一个点位每次分别采集上述水体中的水样各2瓶,每瓶500ml。水样采集后每瓶水样滴入2一3滴浓硫酸,水样带回实验室后放入4o的冰箱中冷藏以待测定分析。每次采集的各类水样样品数见表4。十迸嵘☆农田☆水样取样位置图2点位成组样本取样示意图 Figure2Sketch一 mapofsitesgrouPsamPleeolleetion.淤声序,滋浦、‘乍泛查,哪丫斑深貂佬比毛放滋称-邵确怡r扭找测一
浓度影响这里分作物类型统计不同形态水体中的氮磷四种主要形态的浓度变化情况,图4是TN浓度变化情况。三次取样监测结果表明:大田作物田面水TN浓度皆低于相对应的沟渠水TN浓度,也就是说在田面水不断进入沟渠水体同时,TN浓度不降反而增加,2003年旱季沟渠和河道水飞N浓度分别是田面水水溶性TN浓度的3倍和4倍,这可能意味着,TN除了径流途径流失外,其还可以通过侧1412睡日面次.掩韶术O润水份货。,户移J,,‘几叮︵之︶赵暇仁);暇鹅:大功瀚毕畴桨术生亩果洲琳帷作跳关璧大日麟攀地班菜水生蔑类朋称你必玫作协类蟹大可作协甲场劝某术生决滚猫衬娜术举庄俘份舜盛图4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形态水体TN浓度 Figure4rl, NdensityunderdifferentcroPsandwaterbodies
季可能是农田TN流失的主要季节。作为TN中的组成部分,三次取样测定不同作物不同形态水体中NO3入浓度变化情况见图5。NO3一浓度的2003旱季和2004雨季取样监测结果显示大田作物田面水中N03一N浓度低于相对应的沟渠和河道水体中的NO3一N浓度,这表明与TN相似,NO犷N浓度通过地表径流途径流失外,渗漏途径可能也是NO3一N流失的主要方式之一,至于2003年雨季监测田面水浓度高于沟渠和河道水体,.翻粗滩.钩至本口阿孟甲|愚么氢一一、;︶侧衡:三产之:︸侧长曰!习目大班瀚攀姗毅某术幼条只树居木毅作伪灸弓大咬株,曦砚显众快茱畏娜冬拿膝改推物灸翅大盛作钧早艳蔺圣水生肠莱早目.木.攻作均袭截自呀月‘口份S月,口J伟心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根祥;王振旗;钱晓雍;朱英;张豪;;上海大莲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旭;上海市典型都市农业区域非点源磷素污染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余萍;粤西地区天然降雨条件下农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春玲;武汉市两种菜地土壤施磷的增产与环境效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振旗;大莲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5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7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