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大气污染类型以煤烟型为主;在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类型已由单纯的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发展,构成双重负担。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则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均已证实,大气污染与居民一系列从发病到死亡的健康效应终点变化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未来能源消费方式、大气污染和人群健康效应综合考虑,无疑将对我国各大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课题采用健康危险度评价结合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上海市现在和未来不同能源场景下大气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危害及其经济价值。本研究的结果可为上海市相关能源、环境决策以及大气污染改善措施的优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题在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包括危害认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和危险度特性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气污染环境流行病学得出的暴露-反应关系,提出了定量评价大气污染健康损失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我国各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 采用能源优化模型(MARKAL)对上海市现阶段(2000年)和未来(2000-2020年)不同能源场景下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情景研究,然后将排放情景传递给用于大气污染暴露水平的转移矩阵(transfer-matrix)。结合上海市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上海市居民2000年和未来(2010、2020年)不同能源场景下暴露于大气PM10的情况。结果发现,上海市2000年人口加权的大气PM10暴露浓度为100.9μg/m3,能源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改善上海市居民对大气PM10的暴露水平。 本课题的暴露-反应分析包括上海市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以及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暴露-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季节趋势、“星期几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城区2000年6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与居民每日死亡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污染物模型下,大气PM10,SO2和NO2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居民总死亡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3 (95%可信限1.001-1.005),1.014 (95%可信限1.008-1.020)和1.015 (95%可信限1.008-1.022);多污染物模型下,引入其它污染物会降低大气PM10和NO2对死亡率的作用,对SO2则影响不大。 同时,为获取适合我国情况的颗粒物-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在联机检索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流行病学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估计了从发病到死亡各个健康效应终点上,大气颗粒物浓度每升高一定单位,人群不良健康效应发生的相对危险度。该meta分析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我国其它城市大气污 WP=5 染相关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估算了上海市目前的大气污染水平对居民健康的定量危害。结果表明,2000年上海市大气PM10污染与8,220例居民超死亡相关,同时还与16,870例新发慢性支气管炎、5,240例呼吸系统住院、2,690例心血管系统住院、386,600次内科门诊、40,040次儿科门诊、540,300例急性支气管炎以及9,990例哮喘发作相关。同时,2000年长期暴露于大气PM10污染可使上海市各年龄层居民期望寿命减少0.61-1.00年不等,人年损失则为68,042年。 不同能源方案的实施,可以通过改善大气污染水平而显著影响上海市居民未来的健康状况。与基线(BC)场景相比,上海市不同能源方案的推行,可以分别减少650-5,470(2010年)和1,270-11,130(2020年)例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死亡;同时还可减少一定数量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住院和门诊人数。 在大气污染定量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支付意愿法结合疾病成本法的技术路线,将大气污染相关的健康效应货币化。首先,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采用成果参照法,提出了适合上海情况的大气污染相关健康效应终点的单位经济价值。对上海市2000年大气污染相关健康危害的经济分析表明,上海市目前的大气PM10污染相关的居民健康危害其经济损失达83.5亿元,占上海市当年GDP的1.84%;展望未来,在不同的能源方案下,由于居民健康状况改善而获得的经济收益在2010和2020年分别可达9.8-82.2和28.3-248.1亿元人民币。 在Analytica(r)软件的基础上,与智利天主教大学合作,建立了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及其货币化的计算机平台。该软件采用了简洁明了、易于升级管理的模块化管理方式,并可通过内置的Monte Carlo模拟抽样引擎,可估计出复杂模型运算的最终分布及其可信限,较好地解决了危险度评价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分析”这一难题。本课题健康危险度评价和经济分析的结果均在该软件上计算所得;同时,该平台可推广应用于我国其它城市和地区的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结果提示,上海市目前的大气污染水平已对居民健康构成一定负担;同时,积极的能源政策将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进而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课题建立的“能源→大气污染→健康→经济”这一综合评价分析的思路,以及大气污染健康危害评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X51
【部分图文】: 18图 1-2-1. 上海环境 GIS 系统网格(32×28)暴露人群居住在上海全市的户籍居民被视为本次研究的目标暴露人群。我们估计了市居民在每个 4 公里 X 4 公里方格内(共 487 个)的人口数目。由于上口的自然分布不按地理方格进行统计,我们采用了根据上海市街道、乡镇进行推算的替代方法来估计每个方格内的人口数。此外,本研究假定每个人口数将来以同等的比例增长,且每个方格内人口的年龄分布相同。人口加权暴露浓度计算为反映上海市居民暴露于大气 PM10的水平,我们提出了人口加权的10浓度水平(population-weighted exposure level,PWEL)概念,其计
式如下:∑∑ ×=PiPiCiPWEL()(i=式中 i 为网格数,P i 和 C i 分别为该网结 1. 上海市 2000-2020 年大气 PM10浓度1.1 上海市 2000 年大气 PM10浓度的空间我们采用上海市大气 PM10自然背景计上海市 2000 年大气 PM10年平均质量浓
耗相关大气PM10浓度的统计学分布。图1-2-4、图1-2-5分别描述了上海市2010、2020 年各场景下能源消耗相关的 PM10浓度。需要强调的是,此处描述的 PM10浓度远低于上海实际可能的浓度,这是因为本次评价仅仅分析了能源消耗来源的PM10,其它来源的颗粒物,如自然背景、建筑工地扬尘,并未包括在其中。表 1-2-1. 上海市不同场景下能源消耗相关大气 PM10浓度空间统计分布(2000-2020 年)(单位:μg/m3)网格数 均数 标准偏差 最小值 P(25) 中值 P(75) 最大值2000 487 15.76 8.63 3.40 9.22 13.36 20.26 39.162010BC 487 22.43 12.13 5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阚海东;上海市能源方案选择与大气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及其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蕴晖;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雄性生殖发育毒性及健康危险度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3 蔡薇;绿色船舶机理、指标体系、绿色度及船舶大气污染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向全永;环境中氟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朋军;若干气相含氮、硫、卤素的小分子自由基反应微观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卫华;1-溴丙烷健康危险度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7 黄中华;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有毒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王建平;基于GIS技术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宪民;沈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郦雅芳;晋城市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效军;资源利用造成环境负效应的经济损失估算——以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为例[D];新疆大学;2003年
3 石小雨;延安市大气污染治理规划及其Web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张永生;山西省大气污染的损害及经济评估[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5 陈红梅;GIS支持下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总量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6 巴雅尔塔;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现状、成因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7 马晶;大气污染、卫气理论与外感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韩明山;城市大气污染实时监测与控制系统中污染物的扩散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纪宇;武警部队干部人群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10 徐军;苏州市空气中SO_2、NO_2的人群健康危险度评价[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881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8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