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地质灾害防治新常态
发布时间:2020-12-03 01:28
【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已由"基础减灾阶段"进入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康养减灾阶段",阐述地质灾害康养减灾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地貌演进过程与生态景观研究方法,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地质灾害防治新常态。【结果】从4个方面进行生态文明视角下地质灾害防治:1)充分发挥灾害体自愈能力,实施地质灾害物理演进模拟理论研究;2)着眼于景观保护与生态修复,研发环境友好型地质灾害减灾新技术;3)遵循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原则,实施地质灾害治理与国土资源再造;4)面对海量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生态文明视角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服役性能综合研究。【结论】融合治理工程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于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已成新常态,研究结果对广泛开展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积极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51-56+2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9 分区填筑同步排水造地型护岸技术
1.1 充分发挥灾害体自愈能力,实施地质灾害物理演进模拟理论研究山区公路泥石流、危岩崩塌、库岸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防治,必须避免大开挖、大填筑、大荷载,充分发挥灾害体的自愈能力,据此开展地质灾害物理演进模拟理论研究。例如,关于危岩崩塌灾害物理演进问题,应从对崩塌源危岩及危岩聚集体的地质成因、变形破坏、崩塌落石运动冲击与停积全过程进行物理过程及力学描述[17]。对于库岸滑坡灾害物理演进问题,需充分考虑库水位一年一度升降变动对库岸岩土体的浸泡软化和渗流驱动,并开展库岸老滑坡复活机制与新滑坡形成机制研究,科学预测库水浪蚀作用下库岸再造宽度及稳定时限[18]。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治理的目的在于保护地质环境、提升治理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地质灾害康养减灾阶段必须遵循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原则,重视地质灾害治理与国土资源再造[23]。如重庆市巫山宁江岛填土护岸工程,就是在进行水库岸坡防护过程中合理化开发的约7.3hm2土地。该工程运用了分区填筑同步排水新技术[24],消除了库区水位升降条件下在岸坡内产生且不利于岸坡稳定性的渗透力问题(图9),治理工程完成后治理区已开发成五星级酒店(图10)。对于三峡水库、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下游岸坡城镇而言,都存在库岸城区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问题,美丽中国行动也包括河库岸坡城市的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开发,如滨江路、滨江住宅区开发建设等,就必然要求地质灾害治理与国土资源再造相结合,这也是地质灾害康养减灾行为的必然需求。图9 分区填筑同步排水造地型护岸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 陈洪凯,方艳,吴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S2)
[2]抗滑桩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J]. 易丽云,唐红梅,陈洪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03)
[3]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J]. 许强,黄润秋,殷跃平,侯圣山,董秀军,范宣梅,汤明高.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4)
[4]酸-应力耦合作用下抗滑桩性能试验[J]. 陈洪凯,易丽云,鲜学福,唐红梅. 重庆大学学报. 2009(01)
[5]三峡库岸城区滑坡治理与沿江公路建设一体化模式——以重庆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J]. 陈洪凯,唐红梅. 山地学报. 2003(06)
[6]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锚固工程优化设计[J]. 殷跃平,康宏达,张颖. 岩土工程学报. 2000(05)
[7]链子崖T11—T12缝段危岩体开裂变形机制[J]. 刘传正,张明霞. 地学前缘. 1996(02)
本文编号:2895763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51-56+2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9 分区填筑同步排水造地型护岸技术
1.1 充分发挥灾害体自愈能力,实施地质灾害物理演进模拟理论研究山区公路泥石流、危岩崩塌、库岸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防治,必须避免大开挖、大填筑、大荷载,充分发挥灾害体的自愈能力,据此开展地质灾害物理演进模拟理论研究。例如,关于危岩崩塌灾害物理演进问题,应从对崩塌源危岩及危岩聚集体的地质成因、变形破坏、崩塌落石运动冲击与停积全过程进行物理过程及力学描述[17]。对于库岸滑坡灾害物理演进问题,需充分考虑库水位一年一度升降变动对库岸岩土体的浸泡软化和渗流驱动,并开展库岸老滑坡复活机制与新滑坡形成机制研究,科学预测库水浪蚀作用下库岸再造宽度及稳定时限[18]。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治理的目的在于保护地质环境、提升治理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地质灾害康养减灾阶段必须遵循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原则,重视地质灾害治理与国土资源再造[23]。如重庆市巫山宁江岛填土护岸工程,就是在进行水库岸坡防护过程中合理化开发的约7.3hm2土地。该工程运用了分区填筑同步排水新技术[24],消除了库区水位升降条件下在岸坡内产生且不利于岸坡稳定性的渗透力问题(图9),治理工程完成后治理区已开发成五星级酒店(图10)。对于三峡水库、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下游岸坡城镇而言,都存在库岸城区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问题,美丽中国行动也包括河库岸坡城市的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开发,如滨江路、滨江住宅区开发建设等,就必然要求地质灾害治理与国土资源再造相结合,这也是地质灾害康养减灾行为的必然需求。图9 分区填筑同步排水造地型护岸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 陈洪凯,方艳,吴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S2)
[2]抗滑桩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J]. 易丽云,唐红梅,陈洪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03)
[3]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J]. 许强,黄润秋,殷跃平,侯圣山,董秀军,范宣梅,汤明高.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4)
[4]酸-应力耦合作用下抗滑桩性能试验[J]. 陈洪凯,易丽云,鲜学福,唐红梅. 重庆大学学报. 2009(01)
[5]三峡库岸城区滑坡治理与沿江公路建设一体化模式——以重庆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J]. 陈洪凯,唐红梅. 山地学报. 2003(06)
[6]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锚固工程优化设计[J]. 殷跃平,康宏达,张颖. 岩土工程学报. 2000(05)
[7]链子崖T11—T12缝段危岩体开裂变形机制[J]. 刘传正,张明霞. 地学前缘. 1996(02)
本文编号:2895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9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