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硅藻指数(CDI)的建立及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07 17:37
着生硅藻是一类生长在水中各种基质(石头、植物、砂砾等)上的硅藻,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分布广泛、繁殖周期短、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质量监测中。本研究以着生硅藻为研究对象,在长江下游选取34个湖泊,设置116个采样点,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进行样品采集。为了研究季节变化的影响,在鄱阳湖选择20个点进行四季采样,为了研究基质的影响在千岛湖和太平湖放置人工基质进行样品采集,同时测定水体的环境因子。分析了长江下游湖泊着生硅藻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着生硅藻基于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的传递函数模型,并建立适用于长江下游湖泊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的硅藻指数。为基于硅藻指数的生物监测法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鉴定着生硅藻75属354种(含变种及变型),主要以双壳缝目的硅藻为主,共有184种,占总种数的52%,其次是管壳缝目硅藻9属61种,占总种数的17%,圆筛藻目硅藻15属36种,占总种数的10%,无壳缝目硅藻9属32种,占总种数的9%,单壳缝目硅藻8属31种,占总种数的9%,短壳缝目硅藻种类数最少,...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长江下游湖泊采样点分布图
2图 3-1 环境因子的 PCA 排序图Fig. 3-1 PCAordination plot of all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图 4-4 长江下游湖泊着生硅藻群落 NMDS 排序图(stress=0.16)Fig. 4-4 Ordination plot of sites based on Periphytic diatoms community dissimilarity in the lake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漪湖春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彭水秀,张坤,邓道贵,何平,李晓明,郭红会. 生物学杂志. 2019(01)
[2]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划分[J]. 张真,胡忠军,史先鹤,任丽萍,盘家永,崔亮,陈来生,何光喜,刘其根.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1)
[3]洮滆水系湖泊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生物学评价[J]. 蔡琨,陆维青,牛志春,李旭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8(03)
[4]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化分析[J]. 黄学辉,陈传红,袁轶君,余志坚,金卫根. 江西化工. 2018(02)
[5]底栖硅藻应用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J]. 谭香,张全发. 水生生物学报. 2018(01)
[6]尚湖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杨金艳,徐勇,高晓平,张舒雯,朱德龙. 江苏水利. 2017(12)
[7]鄱阳湖浮游藻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价[J]. 程新,黄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0)
[8]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周彦锋,王晨赫,刘凯,尤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9]巢湖水质现状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 李怀国,杨长明,王育来.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2)
[10]硅藻指数对浑河水生态健康的评价[J]. 田英. 东北水利水电. 2017(05)
博士论文
[1]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D]. 沈蓉蓉.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淮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D]. 朱为菊.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东江流域底栖硅藻多样性及集合群落的研究[D]. 刘静.暨南大学 2013
[4]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D]. 尤庆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D]. 钟成华.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安徽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及水质评价[D]. 熊莲.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长江中下游湖泊附生硅藻及其环境意义[D]. 刘彩.聊城大学 2016
[3]南四湖和东平湖浮游硅藻种群分布及硅藻指数适用性研究[D]. 韦洁琳.山东大学 2015
[4]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底栖硅藻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 任红叶.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路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王兰.安徽大学 2015
[6]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分布与水质的关系[D]. 刘双爽.聊城大学 2014
[7]巢湖春夏季节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水质评价研究[D]. 孟小丽.淮北师范大学 2011
[8]安徽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徐慧琴.安徽大学 2011
[9]乌江中上游底栖硅藻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定量研究[D]. 郭云.贵州师范大学 2008
[10]千岛湖富营养化评价及其模型应用研究[D]. 全为民.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03645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长江下游湖泊采样点分布图
2图 3-1 环境因子的 PCA 排序图Fig. 3-1 PCAordination plot of all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图 4-4 长江下游湖泊着生硅藻群落 NMDS 排序图(stress=0.16)Fig. 4-4 Ordination plot of sites based on Periphytic diatoms community dissimilarity in the lake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漪湖春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彭水秀,张坤,邓道贵,何平,李晓明,郭红会. 生物学杂志. 2019(01)
[2]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划分[J]. 张真,胡忠军,史先鹤,任丽萍,盘家永,崔亮,陈来生,何光喜,刘其根.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1)
[3]洮滆水系湖泊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生物学评价[J]. 蔡琨,陆维青,牛志春,李旭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8(03)
[4]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化分析[J]. 黄学辉,陈传红,袁轶君,余志坚,金卫根. 江西化工. 2018(02)
[5]底栖硅藻应用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J]. 谭香,张全发. 水生生物学报. 2018(01)
[6]尚湖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杨金艳,徐勇,高晓平,张舒雯,朱德龙. 江苏水利. 2017(12)
[7]鄱阳湖浮游藻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价[J]. 程新,黄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0)
[8]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周彦锋,王晨赫,刘凯,尤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9]巢湖水质现状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 李怀国,杨长明,王育来.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2)
[10]硅藻指数对浑河水生态健康的评价[J]. 田英. 东北水利水电. 2017(05)
博士论文
[1]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D]. 沈蓉蓉.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淮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D]. 朱为菊.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东江流域底栖硅藻多样性及集合群落的研究[D]. 刘静.暨南大学 2013
[4]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D]. 尤庆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D]. 钟成华.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安徽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及水质评价[D]. 熊莲.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长江中下游湖泊附生硅藻及其环境意义[D]. 刘彩.聊城大学 2016
[3]南四湖和东平湖浮游硅藻种群分布及硅藻指数适用性研究[D]. 韦洁琳.山东大学 2015
[4]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底栖硅藻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 任红叶.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路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王兰.安徽大学 2015
[6]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分布与水质的关系[D]. 刘双爽.聊城大学 2014
[7]巢湖春夏季节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水质评价研究[D]. 孟小丽.淮北师范大学 2011
[8]安徽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徐慧琴.安徽大学 2011
[9]乌江中上游底栖硅藻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定量研究[D]. 郭云.贵州师范大学 2008
[10]千岛湖富营养化评价及其模型应用研究[D]. 全为民.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03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0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