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有机物高灵敏电化学传感策略、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09 04:44
酚类有机物是化学化工,石油工业以及钢铁冶金等行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因其高毒性、分布广泛性、难降解性以及生物富集性,酚类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不仅会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即使痕量级别的酚类污染物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建立灵敏、快速、简便的酚类污染物检测新方法非常必要。电化学传感器具备操作简便、所用仪器简单便携、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最有希望实现环境污染物的实时在线监测。对于电化学传感而言,传感界面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实用性等。本文构建了球磨石墨烯,球磨石墨烯/MOFs复合物,纳米金三种不同的电化学传感界面,探究了敏感材料结构形貌与其电化学传感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阐述了显著提高电化学传感性能的作用机理;以酚类污染物为检测对象,构建了三种高灵敏的电化学传感平台,并用于实际样品测定。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简单、环境友好、结构形貌易调控的石墨烯纳米片(GS)球磨制备方法。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辅助剂,通过湿法球磨剥离原始石墨粉制备出GS,发现C...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地表水中五氯酚,2,4-二氯酚和2,4,6-三氯酚的空间分布
所得石墨烯是制备电子器件的良好材料。然而,成步骤繁琐,生产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大量合成石墨烯过剥离石墨原料,利用外力来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方便并且避免了有毒害试剂的大量使用。自上而下的方,球磨剥离以及电化学剥离等,直接利用物理或化学的力,从原始石墨得到石墨烯,更有可能实现石墨烯的大法,通过磨球滚动期间施加的剪切力或碰撞力,可将大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造成石墨 C-C 骨架键断裂,诱终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石墨烯(图 1.2)。以剪切力占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在高效剥离的同时,也到的石墨烯具有更完整的 sp2结构,非常有利于用于实认为是优良的机械剥离途径[44]。
层数从两层到几十层的调控。由于在球磨过程中或垂直冲击是次要的力,会使已经剥离的石墨烯晶体结构性质,形成无定形或非平衡相,产生高高质量和大尺寸的石墨烯,应当尽量最小化二次冲薄片与不同固体稀释剂预混合,再通过干法球磨入能有效防止所得石墨烯片的再聚集,并在干磨在没有稀释剂保护的球磨过程中,石墨片连续碎在有稀释剂保护的研磨中,稀释剂吸收部分冲击墨烯片(图 1.3)。再通过用合适的溶剂洗涤过滤高品质的石墨烯产物。León[47]等人探究了苯衍生的能力。结果表明,完全共轭芳香族化合物的分 π-π 相互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剥离效率,最大形碳的形成,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大规模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中14种酚类化合物浓度分布特征[J]. 宋瀚文,王东红,徐雄,王海亮,陈锡超,罗茜,王子健,杜迎欣.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2)
[2]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J]. 周文敏,傅德黔,孙宗光. 中国环境监测. 1990(04)
博士论文
[1]松花江水体中酚类污染物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过程研究[D]. 高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06296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地表水中五氯酚,2,4-二氯酚和2,4,6-三氯酚的空间分布
所得石墨烯是制备电子器件的良好材料。然而,成步骤繁琐,生产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大量合成石墨烯过剥离石墨原料,利用外力来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方便并且避免了有毒害试剂的大量使用。自上而下的方,球磨剥离以及电化学剥离等,直接利用物理或化学的力,从原始石墨得到石墨烯,更有可能实现石墨烯的大法,通过磨球滚动期间施加的剪切力或碰撞力,可将大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造成石墨 C-C 骨架键断裂,诱终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石墨烯(图 1.2)。以剪切力占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在高效剥离的同时,也到的石墨烯具有更完整的 sp2结构,非常有利于用于实认为是优良的机械剥离途径[44]。
层数从两层到几十层的调控。由于在球磨过程中或垂直冲击是次要的力,会使已经剥离的石墨烯晶体结构性质,形成无定形或非平衡相,产生高高质量和大尺寸的石墨烯,应当尽量最小化二次冲薄片与不同固体稀释剂预混合,再通过干法球磨入能有效防止所得石墨烯片的再聚集,并在干磨在没有稀释剂保护的球磨过程中,石墨片连续碎在有稀释剂保护的研磨中,稀释剂吸收部分冲击墨烯片(图 1.3)。再通过用合适的溶剂洗涤过滤高品质的石墨烯产物。León[47]等人探究了苯衍生的能力。结果表明,完全共轭芳香族化合物的分 π-π 相互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剥离效率,最大形碳的形成,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大规模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中14种酚类化合物浓度分布特征[J]. 宋瀚文,王东红,徐雄,王海亮,陈锡超,罗茜,王子健,杜迎欣.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2)
[2]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J]. 周文敏,傅德黔,孙宗光. 中国环境监测. 1990(04)
博士论文
[1]松花江水体中酚类污染物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过程研究[D]. 高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06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0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