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双污泥诱导结晶磷回收机理与工艺节能减排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1 23:35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现代水处理技术应同时具有水质改善、低能耗和实现污染物资源化等功能。传统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由于存在碳源竞争、泥龄矛盾以及节能与减排目标相对立等问题,其出水水质难以稳定达标排放。另一方面,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但也属于稀缺资源,而城镇生活污水中含有“较丰富”磷,回收潜力巨大。如果能将污水中的磷回收再利用,不仅能避免水体富营养化,还能实现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由生物脱氮除磷和诱导结晶磷回收耦合的污水处理工艺(A2N-IC)不仅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特性,还能实现磷资源的回收。然而,该组合工艺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诱导结晶单元发生均相沉淀而导致磷回收效率较低;生物脱氮除磷和化学除磷相互作用机理尚未阐明;诱导结晶单元的引入,增加了系统的曝气量和药剂消耗,使得工艺能耗较高。因此,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磷的回收效率、揭示化学诱导结晶单元的引入对工艺性能及活性污泥系统影响机理、降低组合工艺运行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溶液处于介稳区是结晶反应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高品质结晶产物的保证。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羟基磷酸钙(Hydroxyapatite,HAP)结...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双污泥诱导结晶磷回收机理与工艺节能减排研究


图1.3?A20工艺流程图??Fig.?1.3?The?flow?chart?of?A20?process??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工艺


3)?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是由美国水务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图1.5)。与空间分割的连续式脱氮除磷工艺相比,SBR??工艺是通过时间上的交替来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整个运行过程。它具有工艺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沉淀性能好、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和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优点,??在活性污泥脱氮除磷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缺点主要包括[18]:①处理容量??有限,连续进水时,对于单一?SBR反应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②设备的闲置率??较高;③污水提升水头损失较大;④无法达到连续进水、出水的要求。??cfc>?c£>?cp?cp?cp??4^???????〇°?°?°?"T"??个一>?〇?°?°0°0°?—>?—>?丄??0〇O?°°〇?_EWuea,??一?J-?O?〇?〇?0?了二|??—i—?O?—Jaaa?S?aaJLa?各?一一??进水?反应?沉淀?出水?闲置??图1.5?SBR工艺流程图??Fig.?1.5?The?flow?chart?of?SBR?process??4)?CASS工艺??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工艺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通常CASS工艺分为三个反应区: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图1.6)。??生物选择器是设置在工艺前端厌氧或兼氧条件下的小容积区,其基本功能是防止??污泥膨胀,同时还具有促进释磷和反硝化的作用。缺氧区和好氧区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场所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工艺


?二?Y剩余??图1.4?UCT工艺流程图??Fig.?1.4?The?flow?chart?of?UCT?process??3)?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是由美国水务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图1.5)。与空间分割的连续式脱氮除磷工艺相比,SBR??工艺是通过时间上的交替来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整个运行过程。它具有工艺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沉淀性能好、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和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优点,??在活性污泥脱氮除磷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缺点主要包括[18]:①处理容量??有限,连续进水时,对于单一?SBR反应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②设备的闲置率??较高;③污水提升水头损失较大;④无法达到连续进水、出水的要求。??cfc>?c£>?cp?cp?cp??4^???????〇°?°?°?"T"??个一>?〇?°?°0°0°?—>?—>?丄??0〇O?°°〇?_EWuea,??一?J-?O?〇?〇?0?了二|??—i—?O?—Jaaa?S?aaJLa?各?一一??进水?反应?沉淀?出水?闲置??图1.5?SBR工艺流程图??Fig.?1.5?The?flow?chart?of?SBR?process??4)?CASS工艺??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工艺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通常CASS工艺分为三个反应区: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图1.6)。??生物选择器是设置在工艺前端厌氧或兼氧条件下的小容积区


本文编号:2911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11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d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