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鼠李糖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00:40
  由于石油开采工业形成的石油污染土壤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其治理迫在眉睫,而生物修复因其突出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石油烃治理技术。但石油烃的生物可利用性低是限制其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的一个有效方法。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大石油烃等有机物的溶解度,并能改善细胞表面的性质从而增加传质速率和生物可利用性。本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菌株,以此为出发点,系统研究了其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结构、发酵培养基及优化的培养条件、其物理化学性质等内容,开展了鼠李糖脂应用于多环芳烃菲的微生物降解和植物修复作用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以此为指导,开展了鼠李糖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的技术方法研究,旨在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产生菌在石油污染场地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为陕北石油污染土壤规模化生物修复奠定技术基础,以保障农田土壤安全和流域水体用水安全。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筛选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高效菌;分离鉴定出所产鼠李糖脂同系物中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从油田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通过...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鼠李糖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多数由细菌、酵母菌、真菌(霉菌)等产生

排油,石油,菌种,发酵液


表 2.1 分离得到的菌株溶血及排油活性菌株编号 溶血圈大小 排油圈直径( cm)BD-1 ** 3.6BD-2 ** 3BD-3 *** 4.3BD-4 **** 5.1BD-5 ***** 6.2BD-6 *** 4.5BD-7 ** 3.8BD-8 **** 5.2BD-9 *** 4.1BD-10 **** 5.6附注:*表示溶血程度和直径大小, *越多表示溶血圈越大

鼠李糖脂,总离子流


图 3.9 P. aeruginosa BD-5 产鼠李糖脂 HPLC-MS 分析总离子流图表 3.1 假单胞菌 BD-5 (P. aeruginosa)所产鼠李糖脂同系物中组分结构及相对含量鼠李糖脂结构表征 保留时间((min) 分子量[M-H]- (m/z) 相对含量Rha-C8 18.496 321.2 3.8Rha- Rha-C8-C10 21.202 621.5 20.5Rha- Rha-C8-C12 23.632 677.5 11.7Rha-C10- C8 25.989 475.4 15.8Rha- Rha- C10- C10 26.756 649.5 24.1Rha- C10-C12 29.567 529.5 3.5Rha- Rha- C10-C12 32.643 675.5 5Rha- C10- C10 34.725 503.5 15.65 鼠李糖脂的理化性质用于生物修复中的表面活性剂须满足以下条件,具备了低表面张力,以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多环芳烃的生物富集[J]. 李天云,黄圣彪,孙凡,查金苗,乔敏,王子健.  环境科学学报. 2008(11)
[2]人为石油污染土壤紫花苜蓿田间修复试验[J]. 张松林,董庆士,周喜滨,田侠,赵首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3]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根际修复研究进展[J]. 许超,夏北成.  生态环境. 2007(01)
[4]稠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应用研究[J]. 牛明芬,郭书海,李风梅,杨雪莲,冷延慧,牛之欣.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5]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筛选[J]. 李方敏,姚金龙,王琼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9)
[6]动电技术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 黄健,邱胜鹏,魏榕,曾睿.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08)
[7]土壤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J]. 王红旗,陈延君,孙宁宁.  地学前缘. 2006(01)
[8]电喷雾质谱法分析假单胞菌的代谢产物鼠李糖脂[J]. 沈薇,李校堃,杨树林,宁长发.  分析化学. 2006(01)
[9]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 蔺昕,李培军,台培东,巩宗强,张海荣.  生态学杂志. 2006(01)
[10]高羊茅对微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影响的研究[J]. 欧阳威,刘红,于勇勇,张丹,Valentina P.Murygina,许增德.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01)

博士论文
[1]鼠李糖脂的菌体吸附及其对菌体表面的改性作用研究[D]. 钟华.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13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13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