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海藻酸钠对土壤中锑形态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4 02:58
  采用室内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浓度海藻酸钠对土壤锑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是残渣态>弱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添加海藻酸钠促进了土壤中锑的其它形态向弱酸可溶态的转化,但主要形态仍旧是残渣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没有添加海藻酸钠的土壤中锑的弱酸可溶态有所下降,但是添加了海藻酸钠的土壤中锑的弱酸可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了土壤中锑的生态风险。 

【文章来源】:广东化工. 2020年17期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海藻酸钠对土壤中锑形态分布的影响


不同培养时间下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土壤pH的影响Fig.1Effect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sodiumalginateonthepHinsoil

形态分布,海藻,污染土壤,浓度


炷冢?BM2、BM5相对BCK,pH有所降低,培养第60天后,处理BM1、BM2的pH值比对照分别提升了0.36、0.14个单位。土壤pH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沉淀-溶解、吸附-解吸、络合-解离、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化学及生化过程,从而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进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13]。图1不同培养时间下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土壤pH的影响Fig.1Effect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sodiumalginateonthepHinsoil3.2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土壤锑形态分布的影响图2为添加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后土壤中锑形态的百分含量分布情况。在CK中,土壤中锑形态分布是残渣态(87.76%~90.50%)>弱酸溶态(3.88%~6.27%)>可还原态(2.60%~4.45%)>可氧化态(1.52%~1.80%)。土壤弱酸可溶态锑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有所下降,第5天,土壤中锑的弱酸可溶态含量为最高,第60天为最少。但是在相同时间内,与对照相比,土壤中弱酸可溶态锑含量随着添加海藻酸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5%海藻酸钠的处理下,土壤弱酸可溶态锑含量为最高,其原因可能是锑为两性金属元素,它的沉淀物Sb(OH)3或Sb(OH)5在较高的pH值下能生成可溶性的Sb(OH)3-6、Sb(OH)-6[20],而且含氧酸根的锑溶出量更多[21],加入海藻酸钠使土壤pH升高,锑由沉淀物转化为可溶态锑,因此弱酸可溶态锑含量增加。而土壤中锑的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有升高和降低的现象,这主要是培养条件是在含水率70%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条件时刻发生变化所致。在添加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后,土壤中锑的赋存形态仍以残渣态为主,培养时间对土壤中锑的残渣态含量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但是


本文编号:291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1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