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钛基催化剂催化氧化气相氯苯以及二噁英的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0:05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出的各种氯代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由于其较强的毒性以及对环境生态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及时地将这些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已迫在眉睫。催化降解技术,因其可以将氯代芳烃类有机物进行彻底矿化,而不只是像传统吸附法那样仅实现污染物的相态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污染物末端控制方法。本文以氯苯类和二噁英类物质作为目标有机污染物,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来提高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对这两类物质的催化活性,并对催化反应过程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和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实验结论,主要包括:(1)对以TiO2为载体,VOx、MnOx和CuOx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开展氯苯类有机物的降解实验研究时发现,MnOx负载量为12 wt%的MnOx/TiO2以及CuOx负载量为4 wt%的CuOx/TiO2催化剂都对二氯苯有较高的催化降解活性,在较低温度条...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符号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氯苯和二噁英
1.2.1 定义及理化特征
1.2.2 氯苯及二噁英控制技术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1 常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低温活性的提升方法
1.4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2.1 催化剂制备方法
2.1.1 催化剂粉末制备
2.1.2 催化剂薄膜制备
2.2 催化剂活性实验及检测系统
2.2.1 氯苯热催化降解及多途径耦合催化降解试验系统
2.2.2 在线热诊断系统
2.2.3 催化耦合臭氧降解气相二噁英试验系统
2.2.4 实际烟气中气相二噁英催化降解实验系统
2.3 检测和分析方法
2.3.1 催化剂表征方法
2.3.2 氯代有机物样品检测方法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QA/QC)
3 钛基催化剂降解氯苯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钒钛催化剂
3.2.1 催化剂表征
3.2.2 催化剂性能检测
3.3 锰钛以及铜钛催化剂
3.3.1 催化剂表征
3.3.2 催化剂活性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改性钛基催化剂降解二氯苯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预实验部分
4.3 催化剂表征
4.4 催化剂反应活性以及反应中间产物的检测
4.5 本章小结
5 钛基催化剂耦合臭氧/紫外降解气相二氯苯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表征
5.3 臭氧辅助氧化1,2-DCBz
5.3.1 臭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
5.3.2 催化剂耦合臭氧降解气相邻二氯苯
5.4 臭氧、紫外和催化剂协同降解二氯苯
5.5 本章小结
6 改性钛基催化剂耦合臭氧降解二噁英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二噁英初始浓度确定
6.3 空气气氛下的反应
6.4 臭氧气氛下二噁英的催化反应
6.5 实际烟气条件下改性催化剂降解气相二噁英的实验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引言
7.2 全文总结
7.3 本文创新点
7.4 本文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研究进展[J]. 刘国瑞,郑明辉. 中国科学:化学. 2013(03)
[2]Synthesis of a magnetic micro/nano FexOy-CeO2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degradation of hexachlorobenzene[J]. JIA ManKe,SU GuiJin,ZHENG MingHui,ZHANG Bing & LIN ShiJ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cotoxi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0(06)
[3]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痕量有机氯农药残留[J]. 黄文军,高丽荣,弓爱君,李成,王璞,付珊,肖珂,张兵,刘文彬. 色谱. 2010(05)
[4]不同形貌TiO2的水热合成及对苯酚的降解研究[J]. 石金娥,闫吉昌,王悦宏,闫福成,陈大伟,王莹,赵凯,李晓坤,崔晓莹,翟玉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08)
[5]铜、锰氧化物的表面过剩氧及其甲苯催化燃烧活性[J]. 王幸宜,卢冠忠,汪仁,吴善良. 催化学报. 1994(02)
博士论文
[1]多孔碳材料对二噁英吸附特性的机理研究[D]. 周旭健.浙江大学 2016
[2]钛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氯苯和二噁英的基础研究[D]. 王秋麟.浙江大学 2015
[3]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降解芳香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基础研究[D]. 余量.浙江大学 2011
[4]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陈彤.浙江大学 2006
[5]垃圾和煤燃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排放和控制机理研究[D]. 陆胜勇.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臭氧在二恶英催化氧化中的应用[D]. 金东东.浙江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29646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符号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氯苯和二噁英
1.2.1 定义及理化特征
1.2.2 氯苯及二噁英控制技术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1 常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低温活性的提升方法
1.4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2.1 催化剂制备方法
2.1.1 催化剂粉末制备
2.1.2 催化剂薄膜制备
2.2 催化剂活性实验及检测系统
2.2.1 氯苯热催化降解及多途径耦合催化降解试验系统
2.2.2 在线热诊断系统
2.2.3 催化耦合臭氧降解气相二噁英试验系统
2.2.4 实际烟气中气相二噁英催化降解实验系统
2.3 检测和分析方法
2.3.1 催化剂表征方法
2.3.2 氯代有机物样品检测方法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QA/QC)
3 钛基催化剂降解氯苯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钒钛催化剂
3.2.1 催化剂表征
3.2.2 催化剂性能检测
3.3 锰钛以及铜钛催化剂
3.3.1 催化剂表征
3.3.2 催化剂活性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改性钛基催化剂降解二氯苯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预实验部分
4.3 催化剂表征
4.4 催化剂反应活性以及反应中间产物的检测
4.5 本章小结
5 钛基催化剂耦合臭氧/紫外降解气相二氯苯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表征
5.3 臭氧辅助氧化1,2-DCBz
5.3.1 臭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
5.3.2 催化剂耦合臭氧降解气相邻二氯苯
5.4 臭氧、紫外和催化剂协同降解二氯苯
5.5 本章小结
6 改性钛基催化剂耦合臭氧降解二噁英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二噁英初始浓度确定
6.3 空气气氛下的反应
6.4 臭氧气氛下二噁英的催化反应
6.5 实际烟气条件下改性催化剂降解气相二噁英的实验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引言
7.2 全文总结
7.3 本文创新点
7.4 本文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研究进展[J]. 刘国瑞,郑明辉. 中国科学:化学. 2013(03)
[2]Synthesis of a magnetic micro/nano FexOy-CeO2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degradation of hexachlorobenzene[J]. JIA ManKe,SU GuiJin,ZHENG MingHui,ZHANG Bing & LIN ShiJ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cotoxi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0(06)
[3]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痕量有机氯农药残留[J]. 黄文军,高丽荣,弓爱君,李成,王璞,付珊,肖珂,张兵,刘文彬. 色谱. 2010(05)
[4]不同形貌TiO2的水热合成及对苯酚的降解研究[J]. 石金娥,闫吉昌,王悦宏,闫福成,陈大伟,王莹,赵凯,李晓坤,崔晓莹,翟玉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08)
[5]铜、锰氧化物的表面过剩氧及其甲苯催化燃烧活性[J]. 王幸宜,卢冠忠,汪仁,吴善良. 催化学报. 1994(02)
博士论文
[1]多孔碳材料对二噁英吸附特性的机理研究[D]. 周旭健.浙江大学 2016
[2]钛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氯苯和二噁英的基础研究[D]. 王秋麟.浙江大学 2015
[3]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降解芳香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基础研究[D]. 余量.浙江大学 2011
[4]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陈彤.浙江大学 2006
[5]垃圾和煤燃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排放和控制机理研究[D]. 陆胜勇.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臭氧在二恶英催化氧化中的应用[D]. 金东东.浙江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29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2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