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10:17
  生态补偿是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目前我国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和多学科研究的对象。本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时,突出从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角度,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层面和实物层面分析并重的方法,对生态补偿问题进行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学界对生态补偿概念的内涵普遍存在偏重价值层面理解的现状,本文对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做了从人际补偿到人地补偿的拓展和重新界定,为同时开展实物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生态补偿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其次,本文对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做了基于新概念内涵的重新审视和建构,提出并论述了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不能仅仅局限于相关经济学理论,而应该同时包括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分异和区域关联理论、环境公平与正义理论等的看法。第三,基于对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决策的多尺度特性的认识和国内外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本文对生态补偿的核心理论问题,即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的机制和模式、补偿的额度标准等都做了动态的、具有时空流变特点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必须与生态系统多时空尺度的自然特性相匹配...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其与人类福利之间的联系19.1Fig.2·1TherelationshiPsbe仁刀eeneeosystemservieesandhumanwell一being

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联系,并由此导致区际功能的空间流转。这是生态服务的自然过程和内在机理,也是生态补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流转是指一些服务功能可能会通过某些移到系统之外的具备适当条件的地区并产生效能【‘431。以森林生态服转为例,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改善土壤状况、养分循环等生态服务n一site)产生价值,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地面径流、调节气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可以在域内产生价值,更可以通过河流、大气等外(。ff-site),对一定距离内的农田、城市、水利设备等人类活动的实害影响,这种空间流转往往具有非可控性,是一种客观规律。森林效能之所以具有超越地面同质生态系统(景观元素)尺度的空间关联是由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流转所引起的。

轨迹图,计量模型,典型环境,演替


GHA一H横坐标为人均GDP指数(以1952年为100)图5一2福建省人均GDP与各典型环境指标的计量模型及演替轨迹图Figs·2TheregressioneurvesofPereaPitaGDPwithv州oustyPicalenvironmentalindexesinFujianPr0VlnCe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1986一2005,福建环境统计年报1986-2005-9l..破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要水源地水质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J]. 黄少燕.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04)
[2]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J]. 姜德文,郭孟霞,毕华兴,刘鑫,李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06)
[3]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闽江流域为例[J]. 胡熠,黎元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4]闽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与测算方法[J]. 胡熠,李建建.  发展研究. 2006(11)
[5]根溪河小流域的崩岗特征及其治理措施[J]. 陈志彪,朱鹤健,刘强,钟炳林,岳辉.  自然灾害学报. 2006(05)
[6]福建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 丛澜,徐威.  环境保护. 2006(19)
[7]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刘某承.  自然资源学报. 2006(05)
[8]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及其政策建议[J]. 郑海霞,张陆彪,封志明.  资源科学. 2006(05)
[9]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J]. 孙新章,谢高地,张其仔,周海林,郭朝先,汪晓春,刘荣霞.  资源科学. 2006(04)
[10]环境正义——一种新的正义观[J]. 张登巧.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博士论文
[1]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格局信息图谱研究[D]. 武国胜.福建师范大学 2006
[2]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石建平.福建师范大学 2005
[3]花岗岩侵蚀山地生态重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陈志彪.福建师范大学 2005
[4]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汤小华.福建师范大学 2005
[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 张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6]水源涵养林环境效益经济补偿研究[D]. 吴水荣.中国农业大学 2003
[7]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关琰珠.福建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模式研究[D]. 程艳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941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41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